周家旺
項目學習這一教學模式是隨著新課標不斷推進而不斷發展成熟的。它是圍繞一定的項目展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來學習。項目學習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互助精神的培養,將促進學生終身的發展作為目標。項目學習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應該結合教學實際把它融入到初中物理的教學活動當中。
一、課前充分準備,優化項目開展的基礎
學生是項目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項目學習當中起著引導作用。在展開項目學習之前,教師應該理性而全面地認識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包括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特點、知識的水平與結構、性格特點等內容。例如,在教學“噪聲的控制與危害”一課之前,可以讓學生分別聽幾段音頻,讓他們判斷出哪個音頻播放的是噪聲,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噪音以及如何控制噪音方面知識的了解,掌握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情況和他們對學習的心理預期,把握學生知識儲備當中有待加強的部分,進行有針對性教學。
二、巧妙展開課程,創造良好的開端
初中物理課程的巧妙展開有兩種方法:巧設情境與拋出問題引起懸念。首先是巧設情境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階段創設出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通過逼真的感受引起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其次是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并留給他們一個懸念。采用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因此教師可以在進行項目學習開始,設置一些具有導向性的問題,根據課題的方向及目的對學生進行很好地啟發。也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形式,讓學生設定課程當中的各種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豐富的解答。這兩種方式可以分別使用,也可以在一次項目學習中綜合使用。
如在開始教學“噪聲的控制與危害”一課之前,可以讓學生置身在噪聲污染區體驗造成帶給他們的感覺,并總結出噪聲帶來的不適感,從而引起學生對噪聲危害。體會到造成的危害以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噪聲的危害。隨后可以向同學們提問“既然大家都感受到了噪聲帶給我們的不適感以及噪聲的其他危害,同學們知道有什么可以控制噪聲對我們的危害呢?”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對噪聲污染的項目學習進行積極探索。這一案例就是綜合運用巧設情景法和拋出問題引起懸念法的綜合運用。
三、探究性學習,提高項目學習效率
項目學習為學生設定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體驗貫穿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因此,項目學習還具有規范、嚴謹的特點。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項目學習的施行計劃。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有五到七個學生,并由學生推選出小組長,負責小組的項目學習。教師對項目學習小組進行輔導,引導學生正確確立研究內容和問題的框架結構,并對他們提出明確的項目目標。小組成員根據教師提出的項目目標制定可行的項目計劃,并對具體實施的各個模塊作出詳細的說明。其中包括項目的主題、組員分工、學習的目標與過程、所需資源、評價計劃、時間規劃等多方面的內容。通過項目學習的具體實施,不斷對計劃的各個環節進行完善或改進。其次是自主互動學習。以小組為單位的項目學習要求各個小組的成員能夠各司其職,通過主動的學習探究完成各自負責的部分。例如:知識信息收集、實驗材料準備、實驗數據記錄、實驗問題的解決等等。
如在“探究歐姆定律”的項目學習中,可以提出“電能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等問題確立項目研究的問題框架,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探究歐姆定律,并給學生確立明確的項目目標:通過項目學習,探究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而學生在制定項目學習的計劃時,應該包括具體全面的內容:①項目概述,簡明扼要描述項目學習的內容;②問題框架結構,提出具體的內容問題、單元問題、基本問題等;③項目實施,對項目的進程做具體描述;④評價計劃,包括評價的時間表、量規與方式;⑤所需資源,所需的設備資源、圖書工具、網絡資源等等;⑥教學調整,針對項目的內容和項目進行的具體步驟,對所遇得到的問題以及學生的特征的能夠方面做出敘述;⑦結果展示,記錄項目學習的方式結果進行展示。另外,在“探究歐姆定律”的項目學習中,小組遇到的問題如果沒有在小組內的討論中得到解決,可以展開小組件的討論,最終解決問題完成小組實驗。
四、多元化評價體系,展示成果
在評價中,注重客觀全面性,激勵學生對項目的學習探究。首先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掌握學生的需求。其次對學生進行階段性以及全面性的評價,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自主學習狀態。再次,通過自評、互評等多種評比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最后,根據結果進行反思,并對項目學習的成果進行展示。項目學習的借宿階段學生需要撰寫總結報告,通過板報或課件的形式將成果進行展示。在“噪聲的控制與危害”的項目總結報告中,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提出了有效的造成危害控制措施。
采用項目學習的教學方式適應新課標的要求,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創新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具體實施,并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完善這一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