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2009-2018年間CNKI數據庫收錄的842篇關于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核心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通過CiteSpace V分析軟件對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公共圖書館”、“知識服務”、“數字圖書館”、“學科館員”、“學科服務”、“移動圖書館”、“云計算”、“個性化服務”、“智慧圖書館”、“大數據”、“信息服務模式”、“讀者服務”以及“服務創新”是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關鍵詞。圍繞“圖書館”這一中心主題,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基本上可以歸納為“服務模式”、“智慧圖書館”、“高校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學科館員”、“參考咨詢”六大研究主題。
關鍵詞:科學知識圖譜;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進展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在中國知網(CNKI)檢索近十年來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文獻,檢索的主題為“圖書館服務模式”(精確),檢索文獻的時間范圍為2009年至2018年,只統計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檢索日期為2019年3月28日。共檢索到842篇文獻。
1.2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科學知識圖譜分析軟件CiteSpace V,對842篇近十年我國關于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文獻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和高頻關鍵詞可視化構圖,并且對文獻的被引用情況進行統計。全文閱讀前十位的高被引文獻,結合高頻關鍵詞,把握該領域主要研究內容,進行熱點分析和總結,并提出研究展望。
2 結果與分析
2.1 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文獻的年份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關于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文獻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在2014年之前是穩步增加的,其中2012年至2014年的三年間達到了發文高峰,其每年的發文量均超過了100篇。但是自2015年以來,我國關于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文獻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卻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其中2018年我國關于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文獻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只有59篇。這種趨勢值得引起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隨著信息科學的進步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的開展[1],圖書館服務在學習型社會中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而近年來我國關于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文獻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的減少說明了我們研究的短板所在,也為我國學者進一步深入開展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持和提示。
2.2 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熱點關鍵詞分布。
圖2顯示的是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貢獻網絡。表1列出了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文獻中排名在前20位的高頻關鍵詞。從圖2和表1我們可以看出:在去除“服務模式”、“圖書館”、“圖書館服務”、“模式”以及“服務”等概念模糊的關鍵詞外,“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公共圖書館”、“知識服務”、“數字圖書館”、“學科館員”、“學科服務”、“移動圖書館”、“云計算”、“個性化服務”、“智慧圖書館”、“大數據”、“信息服務模式”、“讀者服務”以及“服務創新”則成為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關鍵詞。對這些關鍵詞進行分析,不難發現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對象主要集中在“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這是由于我國的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開放程度最高[2],學者們對于“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關注度也自然最高;其次,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基礎的“數字圖書館”服務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廣發關注與研究,這與我國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密不可分,與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相比,利用信息科技可以大大增加圖書館服務的受眾和大大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效率[3],這方面的熱點關鍵詞包括“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信息服務模式”等;第三,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越來越重視學科服務,“學科館員”和“學科服務”這兩個關鍵詞說明了學科服務的重要性,隨著圖書館圖書資料的越來越多,其服務的各學科門類也越來越細分,傳統的圖書情報學專業館員可能不能滿足各細分學科的需要,因此,配備一定數量的“學科館員”對讀者進行“學科服務”勢在必行;第四,“知識服務”和“讀者服務”等關鍵詞則表示我國圖書館服務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這是我國圖書館服務的本質[4],也自然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點內容;第五“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等關鍵詞則表明我國圖書館服務的所采取的具體的手段及形式,“個性化服務”、“服務創新”等關鍵詞則表示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開展圖書館服務活動,由此可以看出,圖書館服務手段的集體化、個性化也是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內容之一[5]。
為了能更精確的提煉研究熱點,我們將文獻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通過聚類分析將雜亂無章的眾多關鍵詞進行歸類,將同一主題的關鍵詞歸為一類,將所有的關鍵詞分為若干組。圖3為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文獻的關鍵詞聚類分析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關鍵詞以“圖書館”為中心,基本上歸納為“服務模式”、“智慧圖書館”、“高校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學科館員”、“參考咨詢”六個大的主題,圍繞“圖書館”這一中心主題,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基本上是從這六大主體展開研究,其中,“服務模式”是最大最熱門主體。從這六大研究主體所反映的重要研究內容看,與前述熱門關鍵詞所反映的五個方面的主要研究熱點高度吻合。
2.3 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文獻的被引用情況
我國近十年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前十位高被引文獻基本上2014年以前發表的文章,而近幾年發表的文獻,由于看出時間較短,其引用量尚不足以進入前十位。對于這些重點文獻,我們進行了全文閱讀分析,理清其中的研究脈絡,以便于總結歸納我國近十年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研究熱點。從前十位高被引文獻可以看出:首先,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科學在圖書館服務模式中的應用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6]。陳廉芳的文章“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創新服務模式探討”以及陳全松的文章“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思考——以廈門大學圖書館為例”主要是對圖書館嵌入式服務模式進行了研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服務對象對于信息的需要,圖書館嵌入式服務模式較好的解決了讀者信息檢索的需要;王長全的文章“云計算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與服務模式創新”和李曉輝的文章“圖書館科研數據管理與服務模式探討”分別從云計算、大數據的角度對圖書館的服務模式進行了研究。其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廣大研究者的關注[7],也成為我國近十年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之一。肖金華的文章“基于微信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研究”和張蓓的文章“開發模式下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的設計與實現”均是從微信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和開發進行的研究。第三,智慧圖書館、MOOC等網絡課程等基于網絡的知識服務模式成為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內容[8]。其中,被引較高的文獻主要包括烏恩的文章“智慧圖書館及其服務模式的構建”、徐璟的文章“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探究”、于愛華的文章“MOOC時代背景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以及梁欣的文章“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治理模式研究”等。
3 總結與展望
通過對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文獻的熱門關鍵詞及高被引文獻的分析,發現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研究,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服務中應用、以“學科館員”和“學科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學科服務研究、以“知識服務”和“讀者服務”為關鍵詞的服務內容研究以及圖書館服務手段的具體化、個性化等方面是近十年我國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的熱點內容。近年來我國關于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研究文獻在核心期刊的發文量卻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值得引起學者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展望未來,信息化、數據化、新媒體以及個性化是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方向,建議相關研究可在以上方面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全松.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思考——以廈門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7):83-87.
[2]蔡麗珍.基于個人數字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模式探究——以360doc個人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2):151-153.
[3]袁靜.高校圖書館情景敏感服務模式的理論基礎解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21):22-29.
[4]尹克勤,張立新.基于智慧圖書館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9):109-113.
[5]宗一君,郭晶.高校圖書館微服務模式初探——基于典型案例的觀測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6(4):60-65.
[6]印蓉蓉,劉婧.基于用戶視角的高校智慧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8(23):69-75.
[7]丁玉東,許子媛,張春峰.高校圖書館預約講座服務模式的改進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271(9):119-123.
[8]白明鳳,匡惠華.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中輕應用模式的應用及其借鑒[J].情報資料工作,2014(4):78-81.
作者簡介
蘇紅燕(1981-),女,碩士學位,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