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熙
摘 要:當前,世界經濟兩大發展方向分別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它們二者之間的發展促使商品流通國際化。因此本文就以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進行分析,通過對兩者發展的過程所產生的原因與經濟影響進行闡述,從而為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制度性一體化;功能性一休化
目前,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來使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擴張,在原有信息全球化的基礎上陸續實現了商品、經濟以及貿易運輸的全球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區域經濟和地區內海陸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逐漸使得一體化、共同化的生產經營活動融入到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區域經濟作為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對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并且經濟全球化也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環境與前提。
在進入二十一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已然成為全球各國及地區發展經濟的重要部分,通過全球化的經濟交流、貿易流通、市場組合經濟全球化內容已經覆蓋了經濟內容的方方面面,并逐漸形成了貿易全球化、生產全球化與金融全球化三大發展階段,但是一些區域經濟的發展想要搭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快車還是需要一定的改進,區域經濟內容由于具有空間、文化、人文的約束在發展全球化時有一定的約束,因此對于區域經濟與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融合需要進行一體化的發展戰略,與此同時,各國家及地區想要普及經濟全球化也需要區域經濟一體化參與其中,即各個區域內的經濟內容都參與到國際經濟的大循環過程中。下面就以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產生原因與影響性進行全面分析,這樣一來,會讓每個人清晰地了解到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二者之間內在關聯。
1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二者產生與發展的因素
1.1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會進一步促進經濟的成長
生產力是國家工商業活動發展與人們生活提升的最核心內容,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與擴充才能使得人們有很多的資源財產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的話語權,馬克思曾經說過生產力是一些革命、經濟、生存發展的最活躍因素,因此我國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之中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社會生產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建設效果,我國在經歷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政策方向調整后,國家的生產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龐大的經濟積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了不計其數的商品已經逐漸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因此需要更加龐大、開闊的市場環境來提供更多的經濟發展機遇。但是單一經濟體在融入經濟全球化流程時還是存在一定的壁壘,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方式為生產力進步提供了更加全面、開闊的平臺。所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應該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有效促進。使得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更加強大、持久的發展動力。
1.2 為了維護地區經濟利益與公平發展的需要
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都是讓國家經濟與地區經濟在一個穩定適合經濟發展的前提,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對于國家與地區內的經濟壯大是一個機遇但對于經濟內容不足的經濟體也是一種威脅與挑戰。對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每個人都應該將自身的經濟力量匯聚到一起,從國家與民族的層面為實現國際經濟合作、聯合出發。很多情況下我們普遍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于每個經濟體來說都是促進作用,但是也會出現國家之間、區域之間的經濟壓制情況,無形之中影響到每個人的工作生活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就使得國家經濟主權變得更加堅固,同一地區內的經濟體為了共同的長治久安、穩定快速發展從而建立起經濟、市場、貿易協議。從而有效保證了經濟全球化環境下自身的經濟利益。以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陣地并形成世界經濟區域化的新現象。并且在區域內的經濟全球化在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等內容體現的更加穩定高效。
2 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在國際經濟環境下的影響
2.1 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首先在經過第三次工業革命后,人們的生產要素得到了全面的滿足,更多的經濟內容開始從外部尋求經濟內容的交換發展,因此產生出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內容,其目的就是為了個體的商品內容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共享使用。同時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革命使得以網絡信息為平臺的經濟全球化方式得到全面發展,人與人、國家間、地區間的經濟交流更加全面、方便、準確、快捷。經濟全球化創造了國際間經濟交流、貿易互通、經濟發展的新形式,并且形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型經濟發展形式。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為了追求經濟交流的更快、更穩定所產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是國際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雖然各個國家都有更加開闊的經濟發展視野,但是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制約、干擾問題自然存在。新時代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再是軍備競賽而是經濟效益的發展速度,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各個國家經濟提升的共同需求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所以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發展這一時代趨勢,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自身經濟發展的提升。經濟全球化環境下的經濟特點每個經濟體不再是單一存在,而且相比以前全流程覆蓋的生產模式更加強調對生產活動的拆分,使之不同部分的經濟活動更加專一又不會占有過大的資源。比如一個蘋果手機的制造設計理念與CPU在美國、內存在韓國、攝像頭在日本、電池在印度、組裝在中國,既提升了蘋果公司的生產效率同時也有效帶動了其它區域的經濟發展。
2.2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保證單一成員的貿易公平
當下根據國際大的經濟環境來看,每個經濟同盟體、國家經濟體由于經濟體量的不同往往是處于不同層次上對于國際經濟話語權也就不是同一等級。這也是國際間經濟全球化發展影響的一大因素,因此為了使每個經濟體都能夠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內容中來,需要經濟區域內的各個成員國取消在國界、文化、經濟體上差異,從而對不同國家經濟發展實行統一的經濟策略。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也使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更加公平、穩定、和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更為友好,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很好的解決了美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強行推進經濟發展而出現的不公平、不合理行為國際間的經濟格局逐漸由以前的一超多強演變為現在的共同發展的新局面。但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環境下的經濟局面還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比如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仍然影響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于世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公平、和平、穩定發展還需要不斷前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有一個最終目標就是使得每個成員國在穩定的環境中實現高效率的經濟增長,只有每個成員國的經濟利益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