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
摘 要:由于當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共享思想隨之出現,并不斷發展壯大。在經濟領域和互聯網科技融合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得到了一個全新的經濟業態,即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ics)。當前,共享模式比較盛行,我們所熟悉的有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行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由于受到市場激烈競爭、征信體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而遭遇了諸多問題和挑戰。本文主要是針對當前共享經濟模式下的金融風險和監管進行相關分析,同時也進一步探討了這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發表相對應的解決措施,這對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擁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關鍵詞:共享經濟;共享單車;金融風險;監管
1 引言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ics)的本質思想在于將物流管理科技和互聯網數據作為根基,進而分離出來產品的使用權和所有權,達到在使用權盈余者和使用權缺乏者之間進行產品剩余使用權的共享和轉移。人們在享受共享經濟讓生活更加方便的過同時,也隨之出現了一系列風險,進而讓金融研究領域對其今后發展狀況十分擔憂。所以,深入研究共享經濟模式下金融風險和監管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程度,有助于共享經濟未來的不斷發展。
2 共享經濟模式下金融風險和監管所存在的問題
2.1 經濟責任糾紛方面
一般情況下,在共享經濟模式中進行交易常常會發生賠償、違背合約等經濟責任糾紛現象,所以健全有關法律十分必要。共享經濟屬于全新的經濟模式,之前很多的法律法規對其都沒有突出的法律效應。在過去的經濟交易里,其使用權和所有權是一體的,同時聚集在商品之中,但是共享經濟的出現,分離其使用權和所有權,導致出現第三方事故責任人,進而使監管部門開展監管更為困難。并且現如今針對共享經濟領域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如果出現事故,有很大的風險會面臨三方主體進行責任推卸的問題,在提高公司營業外支出的過程中,導致金融市場運轉承擔著出現動蕩的風險。
2.2 信用風險方面
共享經濟實際上也屬于信用經濟的范圍,要想讓共享經濟實現平穩運轉,務必要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的作用。非銀行金融組織并不能隨意使用國內如今施行的征信體系,使得征信體系的作用無法最大程度地發揮。在這種情況下,供給共享經濟資源的一方無法充分了解消費者的信息資料,而且不具備相應的信用約束體系,導致失信者的失信門檻低,又進一步推動了失信率的提升。從有關數據信息能夠看出,對于國內共享單車而言,其大部分的損耗率都在5%到10%之間,如此巨額的維修費用和大量的損耗實際上從側面體現出共享單車行業的信用體系不健全。國內共享單車公司在投放共享單車的過程中沒有很好地使用實名認證,而因為征信體系的缺乏而導致寡頭壟斷的出現進而使消費者無法做到最佳選擇,推動了盲從心理的泛濫。而且,提高消費者的道德水平還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撐,但是國內征信體系的不健全、監管處罰手段不完善助長了消費者形成胡亂停放、隨意破壞等不良消費觀,使得共享單車市場難以保持供需平衡。
2.3 盈利模式風險方面
共享經濟屬于新型租賃手段之一,其在盈利過程中的所涉及到的安全方面和風險方面都擁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共享經濟的盈利手段是將盈余者的使用權轉移到缺乏者手上,通過短期租賃形式所獲得的利潤,然而共享產品的特征在于前期投資巨大、邊際利潤少以及折舊率大等,這就表明國內共享經濟收回成本慢、利潤渠道單一、起步階段難以盈利,有著很大的風險發生收支失衡而使得資金鏈斷裂。共享單車的理論大多都是消費者使用單車而產生的租賃費用,然而共享單車的前期資金投入、維修花費以及其他成本很大,如果只使用主營業務所帶來的利潤很難得在起步時期實現資金回籠,還有可能導致公司出現大量的欠款。共享單車企業的供應商還有可能開拓其他的盈利渠道,而單車押金所帶來的增值是一種快捷的盈利渠道。盡管單個顧客繳納的押金比較少,然而貨物被持續使用以及投資者和用戶總數增加之后,多次融資獲取的資金以及繳納的押金能夠匯聚成用十億為單位計量的資金池。截止到現在押金管制方面的法律還未到達明晰的境地,公司把這筆巨額款項從靜態監管改變成動態投資,這種再投資環節獲取的效益會比通過主營業務獲取的收入多很多,從而導致注冊金存在風險。倘若公司出現了資金周轉無效、投資失敗或者是資金挪用等現象,資金鏈以及現金流就會出問題,這樣一來極有可能引發大面積的保證金兌付風險。
2.4 金融市場兩極分化方面
《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指出,在2016年年度,國內市場中實現了39450億元的共享經濟。作為各企業的領軍者,ofo以及滴滴出行等超過十家的共享經濟平臺在自身領域相繼實現多次融資,融資資金總額大概有31000萬元。目前和它相差很大的是,共享市場中大量新興企業因為市場剛性需求過于飽和而被迫關閉,不論是破產退市還是寡頭壟斷都存在于市場中,兩極分化十分突出。以共享單車所在市場為研究對象,摩拜和ofo兩大巨頭均獲取了10億元以上的融資金額。它們進入市場的時間最長,因為其商品涉及的范圍較廣、品牌文化基本成型、消費者數量多,所以可以吸引顧客長期使用以及投資者不間斷的進行資金投入,讓收回前段時間的成本并取得利潤的可能性增大,進而在整個市場中處于壟斷地位。和其它品牌相比,悟空單車在2016年6月宣告停業,緊接著酷奇單車以及小藍單車等大量相關企業面臨債務危機。對這些企業來講,他們不存在新型獲利模式,也未曾對市場剩余狀況和供應與需求間平衡進行準確評估,剛開始時投入大量資金但后期不能及時收回的狀況下,最終導致資金鏈損壞,不得不面臨“血本無歸”現象,讓顧客和投資者處于風險之中。
3 共享經濟模式下金融風險和監管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政府激勵監管
作為普遍惠及大眾的工作模式之一,共享經濟和現在的供給、生產端結構性改革的訴求相符,不論是減輕資源矛盾方面還是在保障整個社會的公平上都有顯著成果。然而從國內共享經濟帶來的利益來看,公司時常受到前期研發和后期維修所需高昂費用在短時間內難以收回的影響,極易導致公司資金鏈損壞或者是公司破產。從這種共享經濟對國家、人民、企業都有利的角度來看,政府有必要對此進行大力扶持,將優化共享經濟方面的法律制度作為基礎,給共享商品增加的成本提供一些補貼政策,另外要加強監管,讓效用達到最大。
3.2 健全信用評級制度和征信系統建設
對于共享經濟在信用方面的風險:1)優化信用評級體制。信用評級單位按照公司的現金流量、資產負債、規模等諸多指標完成上市公司信用狀況的動態性評級工作,能夠仿照證券所在市場從等級最高值AAA至等級最低值CCC的評價制度,BBB(亦或是Baa)及以上的公司有較小違約風險,而評級比BBB(亦或是Baa)還低的公司的違約風險較高。顧客能夠憑借公司的信用等級選擇出優秀者,規避盲目從眾現象的出現。2)完善社會征信體系。把公司、用戶的交易記載狀況和平常的借貸以及投資聯系起來,若顧客的信用等級比較低則與其進行金融方面的交易事項時應對它加以限制,可以對顧客的運用狀況進行一定的約束,減少公司的非運營費用。
3.3 建立責任保障機制
1)保險金機制。隨著共享經濟波及范圍的增大,交易總次數以及資金總額一定會大幅增加,伴隨它而產生的隱藏的風險也更有可能爆發。根據經濟社會中常見的“推拉力”思想,和經濟交易狀況銜接的社會征信系統以及信用評估等級體制只可當作約束群眾道德行為的“推力”,另外引入保險單位對顧客或許會采取的違法措施進行保險,這應該是應對共享經濟方面風險的必備“拉力”。共享商品公司和第三方負責保險的平臺實現合作,交由保險單位對交易時或許會出現的違反契約風險進行合理預期,并且確定適合的違約賠償金。進行交易之前保險公司會分別從公司和顧客賬戶里提取部分保險金,完成交易后按照使用狀況采取評價核實措施,如果交易實現的比較順利,那么保險金會被全部退還給原有賬戶;如果一方違反約定,第三方相關機構會自動扣掉其部分本息作為損失方的賠償費,進而對交易者的道德舉止進行規范。除此之外,公司還能夠對運用共享商品時出現的事故和保險公司簽訂協議,公司給顧客投入某些數額的基礎保險費用,當事故真的發生時交由保險單位供給賠償費用,從而實現避免違反約定風險的目的。2)押金存管機制。為了減少共享經濟方面的保證金風險,政府機構理應創建第三方存管單位來實現保證金的監管。顧客向共享商品公司繳納的保證金理應存進受銀行管控的專業賬戶或者是政府中,交由有關機構對保證金的收取和返還狀況做好明細賬記錄,從而實現嚴格監管,而且對公司向消費者返還保證金的期限做出明確規定,能夠讓保證金風險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3.4 創新驅動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為了規避由共享商品公司獲利方式風險導致的資金鏈威脅,公司理應對取得利潤的途徑進行創新,確立多元化的“一主多輔”獲利方式。共享商品公司能夠在進行主營租賃工作的時候,通過購買相關產品鏈亦或與別的公司聯合實現“跨界經濟”等業務,讓共享經濟獲利模式得以創新,讓其輔助業務得到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共享經濟的不斷發展,重點研究共享經濟模式下的金融風險與監管,我們能夠得出在當前環境下金融風險和監管過程中在經濟責任糾紛方面、信用風險方面、盈利模式風險方面和金融市場兩極分化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并對其所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即政府激勵監管、健全信用評級制度和征信系統建設、建立責任保障機制以及創新驅動的多元化盈利模式,進而推動共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海軍.共享經濟下互聯網金融發展探究——以P2P網絡借貸為例[J].金融經濟,2018(22):23-24.
[2]張興奇.淺析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理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0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