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瑞紅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在各個領域對外交往的快速發展,英語成了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社會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時對英語專業人才職業技能的要求也愈發增高。因此我們必須提升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英語能力,優化院校英語專業教學模式,深入調研真正適合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策略。職業英語翻譯能力是英語專業學生所必備的技能,是今后開展工作的基石,這其中包括英漢口譯和筆譯,都對英語翻譯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英語專業學生如何有效提升翻譯能力的問題也成為了英語專業教學中一項艱巨而又棘手的任務。本文將具體分析英語專業學生中國文化英語翻譯能力水平,對高職學生中國文化外語表達能力低下的原因進行總結,形成有利于提升學生中國文化外語表達能力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英語專業;翻譯能力;提升模式
基金項目:該論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基于漢英翻譯課程的學生中國文化英語翻譯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ZD1317047)。
1 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課程學習現狀
聽,說,讀這三項可以說是英語學習的最基礎所在,是學好英語的根本,而寫則包括了翻譯和寫作,可以說是英語學習的核心。翻譯是英語教學的實用手段,能夠很好地適用于英語教學實踐。總而言之,翻譯是英語專業教學最直接的目的之一,其重要地位無需置疑,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翻譯能力的培養卻常常被忽略。相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比較重視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而忽略了應當歸屬在寫作能力一類中的翻譯能力,因此出現了畢業生在英漢間翻譯能力不足而影響英語應用能力的現象。外語教師關注較多的僅僅是目的語文化輸入,對母語文化的對外輸出往往忽視,造成大部分大學生難以用目的語表達本國文化,這不僅影響學生整體語言能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很多學校并沒有將翻譯單獨列為一門課程,而僅僅是夾雜在其他課程中來教學,比如在《綜合英語》課程中讓學生做一些課后簡單的翻譯練習作為教師講授課文長難句的輔助手段,這種做法使得學生的翻譯能力僅僅停留在句子層面上,無法綜合性,系統性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
2 關于如何有效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幾點建議
2.1 培養英語專業學生對于翻譯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以需要為基礎的,如果學生們對翻譯課程學習感到需要,他們就會主動接觸和學習這項技能,并積極探索學習方法。這就需要英語教師著重培養學生對翻譯課程的學習興趣,比如選取一些熱門的英美劇或者名家著作等作為每節翻譯課的切入點,并將中國傳統文化中諸如”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扶危濟困”的公德意識,“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價值理念等的滲透,鼓勵學生參與英美劇字幕的制作,這樣不但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快速提升學生的視聽綜合能力,翻譯能力,對中外文化的貫通理解能力等等。對于學生們在翻譯學習中的進步,教師們要加以關注和激勵,并且定期組織小組互相討論,讓學生模擬教學,參演英語劇,舉辦英文電影配音大賽,口譯筆譯競賽等等,從而創造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魅力,對翻譯課程有著深刻的認識,畢竟,認識越深刻,情感就會越熾烈,興趣也就相應越發濃厚。
2.2 改變傳統翻譯課程考核形式
傳統的課程考核形式一般為筆試,是任課教師根據教材中所學內容進行改動而完成的,只是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教學內容,無法顧及到學生綜合翻譯能力的提高,因此院校應當轉變考核方式,變為真正的職業能力考核,注重翻譯技能的實際應用。通過對多所院校的調研和對任課教師意見的綜合,院校的結課考察應該以工作任務的形式出現,從而科學有效地考察學生的實用英語翻譯能力。總成績可以分為工作任務成績和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可以包括小組任務,小組合作翻譯成果,實際訓練項目成績。因為英語專業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不是僅僅靠這幾門翻譯課程能夠做到的,需要將課堂內的學習任務型教學與課堂外的實踐考察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不單是翻譯能力的提高,其他英語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借鑒此種培養模式,使課外實踐穿插進課內教學,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
2.3 創造性地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
以往的英語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控制課堂內容和課堂節奏,決定本堂課教學內容。但是英語教師不僅要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更應該做到的是鼓勵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們慢慢提高自己的思維創造能力,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自行探索知識,這樣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翻譯課程的精華所在,因為自己的消化理解一定勝于老師灌輸進的知識內容。因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英漢翻譯不僅僅需要詞匯量,句法文法知識,還需要發揮翻譯者的創造性能力。如果僅僅只是通過列舉大量優秀的翻譯作品來讓學生們學習其翻譯技巧,效果不見得如預期所想,因為學生們并不知道這些優秀翻譯作品的翻譯技巧是如何運用的,自然也就理解不了翻譯的內涵,只是囫圇吞棗地記住了表面知識,對實際翻譯技能的提高并無益處。而若是以學生為課堂中心,則可以有效避免此類情況的重復出現。教師可以效法國外,開展小組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將自己的課堂角色由領導者變為引導者,多采用一些引導性,啟發性的語句,同時布置難度合理的翻譯任務給各個小組,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問題的分析和討論,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的想法意見激烈碰撞,不要避免問題的產生,而要創造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給學生們一個應用自己翻譯技能的平臺,讓學生們在多次的鍛煉中熟悉各種翻譯技巧,同時培養學生們的技能自信心,再遇到類似問題時不再慌張,能夠順利拿出解決辦法。在討論式課堂的最后,還可以由教師主持進行一個問題的集中討論和評講,達到加深鞏固的效果。
3 結語
翻譯能力的提高是英語專業教學中一項長久艱巨的任務,對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講也是一項需要鍛煉和積累的能力,優秀的翻譯者不但需要對英語詞匯文法和翻譯技巧了解熟悉,更應該做到英漢表達方式,文化習俗等方面的綜合性掌握,這樣才能翻譯出文字的內涵,同時展現出英語和漢語的雙重魅力。翻譯能力的提升需要校方,教師和英語專業學生們的三重溝通和努力,校方需要積極改革教學和考核模式,應用滲透翻譯理論的英文教材,在學校積極開展各項與翻譯有關的競賽活動,創造良好的翻譯技能學習氛圍。教師則要在課堂開展創新,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探尋最適合學生的培養模式。而英語專業的學生自己則要建立起對翻譯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探索翻譯知識,鞏固翻譯技能。
參考文獻
[1]薄振杰.中國高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張林熹.動態系統理論視角下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綜合教學模式研究[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7(1).
[3]徐恒振.英語專業復合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共建翻譯實驗室試點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1,20(5).
[4]王春燕.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能力培養新途徑——任務型翻譯模式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