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喆 張小露
摘 要:防水抗滲性能一直都是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所關心的重點問題,這關系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結構安全以及服務期限等。在混凝土中摻入一定劑量的防水劑能夠改善混凝土的防水抗滲性,但對混凝土的早期強度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目前混凝土結構自身防水還不能完全適應各種形式的需要,滲漏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如何防治高層建筑地下室滲漏水問題,提升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措施
1 地下室滲漏水原因分析
地下室滲漏與否,重點在于施工質量。從施工方案的編制,材料的選擇到施工段的劃分、施工程序等各個環節,如控制不好都可能造成滲漏。施工單位不重視特殊工程應采取特殊措施,沒有針對地下室防水功能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措施方案,仍按一般結構工程組織施工;關鍵工序質量控制不嚴,致使地下室結構防水性能達不到應有的效能。
1)施工前沒有進行混凝土設計配合比抗滲性能試驗(只作強度試驗),抗滲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影響實際抗滲性能。
2)混凝土澆注前未進行供料速度(產量)與施工澆注需求速度關系的計算,造成因供不應求而不能連續澆注,致使前后澆注混凝土之間(尤其加早強劑)形成冷縫,從而產生滲漏通道。 施工縫留設不合理,出現凹槎;鑿毛不規范,槽內清理不干凈;二次澆灌時又不事先鋪漿等。均造成抗滲性能下降而引起滲漏。
3)鋼筋密集處或預埋件集中處,未作坍落度調整并采用細石砼,仍用一種粗骨料和坍落度,導致下料困難,振搗不及或振搗不實,引起這些部位出現蜂窩、孔洞,形成抗滲的薄弱部位。地下室墻壁支模用的對拉螺栓和預埋穿墻套管,未在中間焊接止水環片,形成滲水通道。泵送混凝土澆筑段的上層砂漿較厚,沒有另加碎石振搗,致使施工縫處混凝土比重較輕,直接影響結構抗滲性能。
2 工程概況
某建筑工程地下室為一級防水等級,屋面為二級防水等級。選取C15混凝土(100mm厚)墊層作為地下室底板,預鋪反粘4mm厚度雙面自粘改性瀝青基防水卷材,選取C25結構抗滲底板作為基礎底板,室內部分做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因其為抗浮底板,需將240到270mm厚度的素土覆蓋到其上,且做好夯實施工及面層鋪裝。
3 高層建筑地下室關鍵施工技術及防水措施
1)施工要求。素混凝土墊層設置于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下方,在C15以上控制墊層混凝土強度,100mm以上為其厚度,當屬于軟弱地基土時,則混凝土墊層厚度控制在150mm以上,或將碎石(100mm厚)鋪設到下方,并在上方鋪設墊層,厚度約為100mm。針對地下室結構薄弱環節,如施工縫、后澆帶等,應做好嚴格審查工作。為防止穿墻節點受水壓影響,需將線纜、管道井設置到地下室墻外。
2)防水混凝土施工。為滿足地下室結構混凝土抗滲要求,需進行UEA-H(水泥摻加量5%)微膨脹劑地適當添加,以此達到收縮混凝土補償的目的。施工環節,模板需嚴密拼縫,避免漿液泄露,其還需具備良好平整性、剛度、強度等,一般選取竹模。穩固模板后,應防止因混凝土側壓力、增加施工荷載等原因,出現變形問題。模板固定環節都會選取止水螺栓進行施工,止水環和螺栓之間需緊密焊接,并將墊木設置到2端止水桿和2側模板間,隨后將模板、墊木去除,順著止水環平面割除螺栓,凹陷位置封堵時可選取膨脹水泥砂漿。
綁扎鋼筋時,應避免振搗情況下,出現松散問題,導致鋼筋裸露。此時不僅要確保能夠牢固綁扎,還需保證保護層厚度充足。要求鋼筋不能與模板接觸,如鋼筋架設時選取鐵馬凳,需將止水環焊接到鐵馬凳上,避免順著鐵馬凳向混凝土結構內滲入。
在符合混凝土澆搗需求后,應嚴格按照工程需求,進行混凝土泵車的合理選擇,且進行泵車、管道位置的合理布設。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將材料供給給混凝土泵車,確保能夠不間斷進行泵車施工。為對材料坍落度進行有效控制,需指派專人間隔2到3h進行一次測試,且對其坍落度值進行快速調整。要求充分進行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避免空洞、蜂窩等問題出現。在早期養護防水混凝土階段,在混凝土終凝環節需及時做好覆蓋工作,且在2周以上控制保濕澆水養護時間。拆除地下室墻板后,需及時進行下一階段施工,為回填基坑提供便利,防止因干縮、溫差等出現混凝土裂縫問題。
3)地下室防水施工。(1)基層處理。平整、無灰及無蜂窩等為混凝土墻面施工要求,如缺陷問題存于局部位置,可進行批嵌處理,一般選取的材料為水泥砂漿(比例為1:2),進而保證防水涂料的質量。施工前期對拉螺栓位置內外端部需提前去除小墊木,通過1:2水泥砂漿在凹陷位置抹平,外層進行防水砂漿灰餅(10mm厚)設置。通過斬斧在墻面施工縫位置清理干凈其水泥漿,且及時鑿除混凝土外墻和承臺交接陰角位置殘存的混凝土,隨后利用水泥砂漿進行圓弧設置,在承臺邊通過防水涂料翻出200左右,在涂刷防水涂料環節,必須保證具有干燥的墻體。(2)防水涂料施工。配置防水涂料時應保證具有準確的計量,均勻的攪拌。禁止雨雪天進行防水涂膜施工。涂刷涂料時必須確保其具有統一性,避免涂層內進入氣泡,如存在需及時處理。涂刷每道涂層時應保證其方向成90°角,進而達到防水層整體性、均勻性提升的目的。在鋪設胎體增強材料時應有效控制其時間、部位,避免褶皺、翹起等問題出現。涂料也需均勻涂刷到胎體增強材料上,保證涂料能夠充分向胎體浸透,及時覆蓋,防止胎體露于外面。在回填土時應避免損壞保護防水涂料層,且將一層泡沫塑料層(厚30mm)設置到其上方,以此在壓實回填土時,防止損壞保護防水涂料。(3)防滲漏處理。首先,混凝土澆筑。選取一次性止水螺桿進行地下室外墻模板緊固,根據施工規定將施工縫、后澆帶留設到地下室外墻位置。選取鋼板網臨時封堵施工縫、后澆帶,且進行止水帶設置。清掃口預留到模板相應位置,合模前需及時清理干凈墻體內垃圾,且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合理控制。同時,在供給混凝土材料時,應避免施工冷縫的出來。模板拆除后需及時做好覆蓋、養護工作,且合理控制外墻模板拆除時間,在2周以上控制養護時間。完成養護作業后,需將一次性止水螺桿及時去除,且螺桿端頭及時通過聚合物水泥砂漿封閉。其次,處理對拉螺桿。固定地下室外墻模板所需的螺桿通常選取一次性止水對拉螺桿,并將止水片焊接到螺桿中部位置。錐形塑料墊塊用于一次性穿墻螺桿2端時,在完成養護作業后,應及時剔除墻體內外的塑料墊塊,隨后由孔口最深位置將螺桿割斷。在防水層施工前,可通過聚合物水泥砂漿把螺桿部位凹槽位置壓實、抹平。再次,修補缺陷。施工防水層前需認真修補混凝土外墻缺陷,確保基層與防水層施工需求相符。如混凝土表面裂縫、氣孔等寬度在0.2mm以下,填平時可選取混凝土修補膠進行施工。當裂縫寬度在0.2mmm以上,則需開槽混凝土表面進行埋管處理,通過壓力灌漿方式修補混凝土裂縫。最后,防水層施工。施工防水附加層前期,需先平整外墻基層,完成修補缺陷工作,且平整螺桿凹槽,隨后進行防水附加層施工。驗收防水附加層厚,進行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一般厚度控制在2mm以上。在聚苯板防水保護層施工環節,如具有較高地下室水位,在驗收環節,需進行防水保護層施工,通常進行120mm厚非粘土磚墻砌筑。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下室作為建筑工程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長期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往往會出現滲漏水問題。如果地下混凝土結構長期滲水,一方面會使混凝土中的鈣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會使混凝土中的鋼筋銹蝕,從而破壞了地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進而影響了主體結構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做好高層建筑物地下結構的防水,不僅會給住戶帶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而且對主體結構的使用壽命也是百年大計的事。要想解決地下室滲漏問題,首先要對地下室產生滲漏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出產生的原因,并對癥下藥,才能防止地下室滲漏。
參考文獻
[1]朱昱菡.高層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3(18).
[2]張鵬飛.高層建筑地下室結構綜合防水施工技術分析探討[J].四川建材,2009(03).
[3]譚振軍.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質量的防治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