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中國紅”全國巡演
原劍音樂劇《國之當歌》
時間:5月24日-6月24日
地點:井岡山、延安、北京等
作曲:李瑞祥
編劇:李瑞祥、石俊
指揮:林友聲
導演:信洪海、石俊
執行導演:孫鵬
主演:李新宇、鄭瑤飾聶耳
吳軼群、謝楠飾田漢
馬穎、柴錦斐飾小莉
陳朝賓飾黎錦暉
演出介紹:
《國之當歌》講述聶耳與田漢從相識到相知直至共同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劇情起自“譜寫民眾苦難之聲”繼之“吹響民族救亡號角”,融匯都市風情與抗戰烽火,貫通歷史歌曲與當代劇樂,以史詩音樂劇之波瀾壯闊,激揚愛國主義的浩然正氣,輝映中華民族的偉大堅強!
《國之當歌》于2012年聶耳誕辰100周年首演,2013年被文化部選作第十五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演出,2014年國慶65周年晉京獻禮演出,2015年入選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全國70部優秀作品于云南、浙江、江蘇、上海巡演,2016年入選“第三屆跨越太平洋中國藝術節”赴美國西部巡演,同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創作資助;2018年應邀為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演出并赴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巡演,同年再度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
月色
海頓交響作品專場音樂會
時間:6月15日
地點: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指揮:張誠杰
雙簧管:吳子鳴
圓號:史維德奇科夫瓦蒂姆
演奏: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
曲目介紹:
歌劇《月亮的世界》序曲
《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
《D大調第一圓號協奏曲》
《D大調第104交響曲》
演出介紹:
作為古典音樂風格的杰出代表,被譽為“交響樂之父”的海頓善于將簡單的音樂主題擴展為宏大的結構,其作品音樂色彩濃烈飽滿。為紀念海頓逝世210周年,上海歌劇院推出的海頓交響專場音樂會,有蘊含科學幻想趣味的歌劇序曲,也有展現木管與銅管不同色調的協奏曲,還有作曲家的交響曲封筆之作“倫敦”。觀眾可在不同體裁中,全方位感受這位古典大家的器樂色彩。
民族歌劇 《江姐》
時間:6月30日-7月1日
地點:上海大劇院中劇場
復排導演:馬達
舞美設計:侯霄屹、薛嘉
燈光設計:沈倩、黃錚毅
服裝設計:黨曉斌、孫睿
主演:周琛、謝楠、鄭瑤、陳朝賓、王碧華、李新宇、
伍洲、于浩磊、張由吉、杜欣欣、曹琳、柴錦斐、
巴丹妮等
演出介紹:
歌劇《江姐》根據著名作家羅廣斌、楊益言的小說《紅巖>改編而成。1962年,由閻肅從中抽取“江姐”的故事改編成歌劇腳本后,在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的支持下,多次深入四川采訪小說作家,與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親友座談,經歷數十稿修改,最終形成了七場大型歌劇劇本。音樂上,作曲家羊鳴、姜春陽、金砂亦多次采訪,以四川民歌為藍本,吸取川劇、婺劇、越劇、杭灘、洋琴、四川清音、京劇等中國傳統音樂元素,在借鑒西方音樂體裁的同時,仍獨具鮮明的民族風格,在保證戲劇張力的同時,更留下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成為中國歌劇史上的經典之作。
自1965年上海歌劇院首次排演該劇至今,歌劇《江姐》已演出超過五百場,深受觀眾的喜愛。作為劇院每年“七一”的保留演出劇目,《江姐>先后造就了任桂珍、唐群、陳海燕、江燕燕、黃蕾蕾等五代“江姐”扮演者。2016年,上海歌劇院特別排演了全新版的《江姐》,全新的舞美、服裝,及以第六代“江姐”何曉楠、周琛等為代表的年輕演員陣容,都讓這部紅色經典更富現代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