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冬
【摘要】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是婦科的常見疾病,因其在發病中會出現打噴嚏、咳嗽后漏尿的現象,所以將其歸為泌尿性的疾病。這種疾病在發病率逐年增高的情況下已經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與正常的生產工作,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負擔,使患者出現不良情緒。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針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也層出不窮,所以,如何全面掌握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病原因,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該疾病進行預防與治療,就成為相關的醫學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相關治療;研究進展
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患者的盆底肌肉緊密組織功能減退,逐漸松弛,再加上尿道阻力的降低,導致患者腹部在受到一定的壓力后,無法控制尿的排出,在打噴嚏、大聲笑、或者運動時都會出現溢尿現象。隨著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升,這種疾病的就診情況與以往相比明顯增多,所以就需要相關的醫學工作者對以往多種治療方式進行深入性的探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弊端,并進行改善,最終獲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就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相關治療研究進展做以下分析。
壓力性尿失禁的引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臨床中最常見的發病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患者在妊娠的過程中,胎兒在逐漸的生長中對盆底肌肉產生過度的壓迫,再加上患者經陰道分娩中,受到胎頭吸引器或者臀位牽引的影響,導致在產后盆底組織松弛,最終患有壓力性尿失禁;第二、隨著年齡的增長,產后的身體機能逐漸減退,雌性激素分泌逐漸較少,從而導致患者盆底松弛,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第三、產后盆腔臟器的脫垂,患者一旦出現盆腔臟器脫垂,就會使盆底的支持組織平滑肌纖維顯現,并且排列發生紊亂最終形成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第四、盆底肌肉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第五,產后一部分婦女的有效尿道變短,尿道的關閉壓力降低;第六、產后盆底神經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另外,經臨床實驗證明,婦女通過剖腹產的方式進行生產時,也會出現產后壓力性尿失禁,但與經陰道生產相比,發生率較低,這是因為在經剖腹產生產的過程中,尿道與膀胱的位置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產后盆底的收縮力量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在女性經陰道分娩的過程中,隨著胎兒逐漸身體位置逐漸下降,產道就會被擴張,使盆底的正常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從而導致分娩者的盆底神經、盆底肌纖維以及結締組織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變化或者受到損傷,最終導致盆底肌肉萎縮,組織壞死或者盆底組織周圍的血管發生病變,造成結締組織的支撐作用無法發揮。在盆底肌肉與盆底神經受到損傷與變性的基礎上,就會使分娩者的尿道周圍組織無法正常發揮對尿道的支撐作用,從而使尿道閉合功能衰弱,最終形成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在運動、打噴嚏、咳嗽等腹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出現無意識的溢尿現象。
3.1電刺激康復治療
電刺激康復治療法在臨床中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中應用比較廣泛,其主要是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預防,同時也在發病后,針對患者盆底肌肉萎縮、盆底神經受到損傷進行治療的一種治療方式,其具體的治療機制為:通過對電刺激設備進行應用,該設備就會產生一定的脈沖,然后將其作用與患者的盆底肌肉組織細胞中,這樣一來,患者的盆底肌肉組織細胞就可以在脈沖的刺激下,產生被動的收縮,進而提高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功能,激發活細胞內的活性分子,從而促進新細胞的生成。同時,在患者盆底細胞被動收縮的過程中也會將體內存有的有害物質盡快排除體內,從而有效避免代謝物逐漸堆積而引起盆底肌肉萎縮的現象。
這種方式在對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進行治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作用為:①促進肌肉運動功能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恢復;②促進盆底肌肉的收縮功能,防止肌肉出現萎縮;③加快神經軸突的再生能力,促進新細胞的生長速度。經以往對電刺激治療產后壓力性尿萎縮的相關治療效果觀察時顯示,80%以上接受治療的患者在通過電刺激的治療方式經過13周以上的治療后,相關的臨床癥狀獲得明顯的改善,甚至還會有一部分患者達到痊愈的效果,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相比,存在明顯的差異。雖然這種方式已經在J臨床治療中被長時間的廣泛應用中,但是由于相關的技術水平有限或受相關因素的干擾,導致其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相應的弊端,所以這種方式也是相關醫學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課題,特別是對該治療方式的規范性指標與使用問題。
3.2盆底肌肉鍛煉治療
這種治療方式在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進行治療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引導患者對肛門以及陰道進行重復的收縮訓練,從而促進盆底肌肉收縮功能的恢復,有效改善盆底肌肉的收縮現象。首先,相關的醫學工作者要為接受治療的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講解該治療方式的具體操作內容以及治療的原理,然后引導患者進行自主性的陰道與肛門的收縮訓練,收縮的頻率大概為一分鐘15次,在收縮保持三秒后放松,每天堅持三十分鐘左右,并堅持做一個療程,也就是五周。同時,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也要對患者進行巡回的指導,針對患者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通過這種方式治療產后尿失禁患者,治愈率同樣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并能夠堅持訓練后,有效的改善盆底肌肉萎縮的現象,提升盆底組織的強度。這種方式的優勢表現為,不需要受儀器設備的限制,患者可隨時進行鍛煉治療,簡單方便,無不良作用。
3.3生物反饋康復治療
生物反饋康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是指將人體常見的心率、血壓、肌電、皮溫等多種生物信號在相關的醫療設備上進行反饋,并通過聲音、圖像等途徑反映患者面前,使相關的醫學工作者能夠對患者身體的各項指標進行觀察,幫助患者判斷集體活動的規范性,引導患者對其自身的各項指標進行有意識的控制,及時糾正相關儀器中所反映出來的,偏離正常范圍的身體指標。其對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具體作用機制為:相關的醫學工作者在判定患者的病情后,在患者的陰道處放置生物反饋儀器中的信號收集裝置,以此來獲取患者盆底組織機能的變化情況;患者在通過該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時,要始終保持安靜,并根據儀器的聲調變化對自身進行有意識的控制,并在治療不斷進行的過程中,相關的操作人員要對儀器的靈敏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以確保患者能夠適應,形成有效的條件反射,從而在沒有儀器設備的輔助下,也能夠進行有意識的訓練。這種方式在治療的過程中操作簡單,不會對患者的身體機能造成損傷,并因其針對性的優勢在臨床的應用中也比較廣泛。另外,生物反饋康復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在內分泌失調、痛經、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治療中也有一定的應用。
綜上所述,女性如果患有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疾病后,不僅對其生活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在心理上也會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所以,一旦確診為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后,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確保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盆底肌肉收縮功能,改善盆底神經、走出疾病的困擾。同時,由于發病率與就診率逐年增高,相關的醫學工作者也要對該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進行重點性的研究,以探究出更科學、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治愈疾病,并促進醫學事業的長久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