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琦 董潔 于晶晶 田進海 王嘉 王立斌
【摘要】結直腸癌作為一種病情較為危重的惡性腫瘤,其發生與發展往往是一個多階段、多步驟以及多基因等共同參與的細胞遺傳性疾病。根據大量數據顯示,長鏈非編碼RNA是機體內常見的物質,該類核苷酸的長度一般超過200bp,雖然其不具有蛋白質編碼功能,但是卻可以有效地調節機體內廣泛的基因。該基因往往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結直腸癌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在該類惡性腫瘤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后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作為重要的特異性分子標志物以及治療靶點。本文研究與分析長鏈非編碼RNA與結直腸癌診斷、治療及預后的研究進展,以期為臨床診斷、治療以及預后等過程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長鏈非編碼RNA結直腸癌;診斷;治療;預后
結直腸癌是一種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根據大量數據顯示,該類疾病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是在臨床上關于此類疾病的致病原因還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與分析。在對結直腸癌疾病的死亡原因進行分析時,發現癌細胞的轉移以及侵襲是主要的因素,而癌細胞的發生與發展與長鏈非編碼RNA的異常表達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該類基因可以有效地調控結直腸癌的轉移與侵襲。本文研究與分析長鏈非編碼RNA與結直腸癌診斷、治療及預后的研究進展,情況公告如下:
長鏈非編碼RNA是機體內常見的物質,該類核苷酸的長度一般超過200bp,雖然其不具有蛋白質編碼功能,但是卻可以有效地調節機體內廣泛的基因。在對該類基因進行研究之初,很多學者認為該類疾病不具有生物學功能,僅僅是基因組的“噪音”或者“轉錄垃圾”。但是隨著國際生物研究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于長鏈非編碼RNA的研究有了新的認識,傳統的DNA-RNA一蛋白質經典遺傳學遭受了較大的質疑。根據新的檢測顯示,人類機體基因內的超九成的RNA被轉錄為RNA,但是在全序列中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占比不超過2%。該類基因具有較為廣泛的生物學功能,可以對染色體修飾、轉錄、轉錄后調控、翻譯調控等過程進行有效調控,同時還對很多疾病的病理以及生理過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在惡性腫瘤等疾病中參與很多過程,例如癌細胞的增殖、轉錄以及轉錄后水平調控。
根據大量數據顯示,患有結腸癌疾病的患者機體內的長鏈非編碼RNA往往會出現異常表達的情況,而在惡性腫瘤具體形成的過程中會產生與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相類似的作用與效果,因此對該類基因進行生物學行為確認,可以為結直腸癌疾病的識別提供科學依據。
2.1原癌基因性lncRNA
2.1.1 HOX基因的反義基因RNA:該類基因具有較為保守的特點,一般含有6個外顯子,該類基因是最早被發現具有反式轉錄調控作用的基因之一,且經過研究顯示,該類基因還具有一定程度的致癌作用。WU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對腫瘤組織以及癌旁組織進行研究與試驗時,發現HOX基因的反義基因RNA在其組織中往往會出現異常的情況,而這一結果往往與淋巴結和器官轉移、結直腸癌侵犯的深度、腫瘤組織血管侵犯等因素呈現較為密切的關系,一般呈現正相關,故該類基因可以作為新型的惡性腫瘤檢測標志物,可以在臨床上加以研究。
2.1.2肝癌高表達轉錄本:肝癌高表達轉錄本是一類機體基因的典型海綿體,一般由2個外顯子組成,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的癌細胞中表達較高,可能會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結直腸癌細胞的肝轉移過程,可以成為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新型評估指標。
2.2抑癌基因性LncRNA
2.2.1母系印跡表達基因3:該類基因是最為被發現可以對腫瘤進行有效抑制的長鏈非編碼RNA,該類基因在很多癌細胞中可以有效地啟動子區域CpG島異常的甲基化,使得相關基因的表達受到影響。吳佳燕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母系印跡表達基因3在癌細胞或者癌組織中出現表達水平較低的情況,但是其表達水平與癌細胞的轉移、浸潤深度以及組織學分型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該基因可以在結直腸癌的發生與發展等過程中發揮著抑癌基因的作用。
2.2.2 P21:很多學者認為經典的抑癌基因P53與該類基因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而經典的P53基因可以對IncRNA-P21的表達進行有效誘導,因此P21也可以發揮著相似的作用。
在對結直腸癌的治療方法中,最為有效的便是手術切除以及放療,而對于結直腸癌中晚期患者而言,放療則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但是經過長期J臨床實踐結果顯示,治療結直腸癌患者過程中,多重耐藥可能會帶來治療的失敗,而隨著生物技術的改進,很多研究結果顯示,長鏈非編碼RNA會對多種耐藥分析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臨床醫師與學者可以從此方面人手研究出新的治療方法,改善患者的耐藥情況,為臨床治療結直腸癌疾病提供新的靶點。
在臨床疾病檢驗領域,血液學標志物具有重大的作用,該檢驗具有創傷小、準確度高以及簡單安全等特點,在臨床上得以廣泛應用。但是很多血液診斷標志物往往缺乏特異性與靈敏性,直腸癌差異表達基因對于結直腸癌疾病的診斷準確度較高,特異性與敏感性均高達95%左右,可以作為結直腸癌疾病的診斷標志物。
隨著我國生物檢測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改進,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長鏈非編碼RNA與結直腸癌診斷、治療及預后等過程關系密切,但是很多方面的內容還尚不明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與解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長鏈非編碼RNA會有更有效的發現,為臨床診斷、治療以及預后結直腸癌疾病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