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小燕,姚 文,錢夢華
上海市虹口區公務員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
亓小燕,姚 文,錢夢華
上海市虹口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82。
了解上海市虹口區健康促進場所中的機關公務員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2019年1—2月,對虹口區健康促進場所中的機關公務員共296名進行問卷調查。中醫藥健康文化總體素養水平為60.5%。基本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中醫藥文化常識和中醫藥信息理解能力四個維度水平分別為68.2%、64.2%、71.6%和70.3%,公眾適宜方法素養水平最低,為23.3%。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是總體中醫藥文化健康素養和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文化常識和信息理解能力四個維度水平的影響因素;女性高于男性。年齡是總體中醫藥健康素養和中醫藥基本理念、公眾適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的影響因素,年齡較大者素養水平均較高。受教育程度對中醫藥基本理念和文化常識有影響,受教育程度較高者素養水平較高。是否患慢性病是中醫藥基本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水平的影響因素,不患慢性病者素養水平高于慢性病患者。自評健康狀況對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和信息理解能力有影響。自評健康狀況較差者素養水平較差。在后續的中醫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中,應針對男性、年齡較小者、受教育程度較低者和患慢性病者多給予重點干預,同時對自評健康狀況好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中醫預防保健意識,從而提高該健康促進場所中公務員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
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公務員;影響因素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醫養生保健受到了社會公眾的積極關注并廣泛進入了公眾視野。國家健康與衛生政策對中醫養生保健的關注,其中“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學科觀念,對醫療行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實施方案》和《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均對中醫藥的發展做出了具體規劃和部署。切實加強全國范圍內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將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工程作為核心工作,對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推進工程起著引領與推動的重要作用[1-3]。2018年10月,虹口區發布“國醫強優”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中醫藥資源優勢,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打造擁有中國影響力的示范區域。機關單位是重要的健康促進場所之一,本研究以機關公務員為調查對象,旨在調查和分析其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以獲得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的基礎數據,為提高公務員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制定相應的公共衛生干預策略,改善機關公務員的健康水平,提供工作依據。
以轄區內健康促進場所中的機關單位的所有公務員為調查對象。
采用問卷調查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以調查對象自填問卷的方式完成調查。問卷采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組、北京中醫藥大學編制的《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和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
1.2.1 基本情況
包括調查對象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病患病情況、自評健康狀況等。
1.2.2 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
包括中醫藥基本理念、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中醫藥文化常識、中醫藥信息理解能力五個維度。問卷得分達到總分70%及以上,則判定為具備基本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得分達到該維度總分值70%及以上,則判定為具備該維度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具備率(%)=調查對象中具備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人數/調查對象總人數×100%。
在調查開始前對調查員進行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調查流程和調查要求。調查對象填寫完成問卷后,由調查員當場進行核對,確定問卷填寫內容無遺漏、無邏輯錯誤。質控員每天對當日完成的問卷進行復審,檢查問卷的完整性和邏輯合理性等,無誤后再進行問卷錄入。問卷錄入采用雙錄入進行數據一致性檢驗和邏輯性核查。

共調查298名機關公務員,回收有效問卷296份,問卷有效率為99.3%。其中,男性69人(23.3%),女性227人(76.7%);平均年齡40.6±9.2歲,受教育程度以大專/本科為主,占74.0%;家庭人均月收入以6,000~8,999元為主,占58.4%;患有慢性病者61人(20.6%);自評健康狀況比較好和一般者所占比較較高,分別為39.2%和44.9%。見表1。
中醫藥健康文化總體素養水平為60.5%,中醫藥基本理念、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中醫藥文化常識和中醫藥信息理解能力四個維度水平分別為68.2%、64.2%、71.6%和70.3%,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維素養水平為23.3%。
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和自評健康狀況公務員的總體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和中醫藥基本理念、公眾適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文化常識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不同性別公務員的總體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0.01)和中醫藥基本理念(<0.05)、公眾適宜方法(<0.01)、健康生活方式(<0.01)、文化常識(<0.05)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女性均高于男性。不同年齡間的中醫藥基本理念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年齡為50歲以上者,基本理念水平最高;20~29歲組最低。不同受教育程度間中醫藥基本理念、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和中醫藥文化常識水平不同,大專/本科者中醫藥基本理念水平最高,碩士及以上者的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文化常識水平最高。不同慢性病患病情況間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未患慢性病者健康生活方式水平較高。見表1。
以是否具備總體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中醫藥基本理念、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中醫藥文化常識和中醫藥信息理解能力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病患病情況和自評健康狀況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是總體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和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文化常識和信息理解能力四個維度的共同影響因素。與男性比較,女性總體中醫藥素養水平(=2.99)和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水平(=5.57)、健康生活方式水平(=3.42)、文化常識水平(=2.16)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2.54)均較高。年齡是總體中醫藥健康素養和中醫藥基本理念、公眾適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和信息理解能力的影響因素;與20~29歲比較,年齡50歲及以上者總體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3.94)、和中醫藥基本理念水平(=6.31)、公眾適宜方法水平(=5.98)、健康生活方式水平(=3.05)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3.15)較高。受教育程度是中醫藥基本理念和文化常識的影響因素,與高中/職高/中專者比較,碩士及以上者的中醫藥基本理念水平(=9.32)和中醫藥文化常識水平(=9.80)均較高;與碩士及以上者比較,大專/本科者的公眾適宜方法水平較低(=0.29)。是否患慢性病是中醫藥基本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與患慢性病者比較,不患慢性病者的中醫藥基本理念水平(=2.00)和健康生活方式水平均較高(=2.76)。自評健康狀況是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和信息理解能力的影響因素;與自評健康狀況比較差者比較,健康狀況好者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0.14)和水平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0.12)均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不是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的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中醫藥強調治未病理念指導下對疾病的早期干預,在養生、保健、治療與康復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是覆蓋人生命全周期的獨特資源。作為我國傳統醫學和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既有醫學的自然科學屬性,又有獨特的文化屬性[4]。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反映了個體獲取和理解中醫藥健康知識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以及對中醫藥文化常識的了解程度。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的高低不僅影響著中醫藥發展的傳承,還對公民的健康意識、健康水平和其所承受的疾病負擔有影響[5]。機關單位是重要的健康促進場所之一。了解機關公務員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現況,分析其影響因素,對充分利用中醫藥的資源優勢,針對公務員群體制定合理的中醫藥健康促進干預策略和提高其健康素養和健康狀況具有積極意義。
國內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近幾年的相關文獻報道以社區居民為主,以公務員這一職業群體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報道鮮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公務員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整體水平為60.5%,高于郭穎報道的2017年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現況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公務員的素養水平(32.54%)[5-6]、季舒銘報道的2017年甘肅省15~69歲居民中公務員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51.5%)等[7-8]。五個維度水平中,中醫藥信息理解能力這一維度的水平最高,為70.3%,中醫藥基本理念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持平,為68.2%和64.2%,中醫藥文化常識為71.6%,而公眾適宜方法素養水平最低,為23.3%。良好的信息理解能力對居民整體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中醫藥基本理念考察調查對象的中醫藥整體觀、順應自然觀念等;健康生活方式維度包含飲食、起居等內容;文化常識考察調查對象對重要的習俗的了解程度。這四個維度水平均超過60%,說明機關單位健康促進場所中中醫藥健康教育在這四部分內容的成效相對較好。公眾適宜方法主要考察居民對簡易養生保健方法、保健穴位判別、中藥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注意事項等內容[6]。此次調查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水平遠低于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的其它四個維度,僅為23.3%。這提示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水平亟待提高。在后續的中醫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中,要著重加強公眾適宜方法和實踐的科普教育,利用新的媒體手段,開展易學、易用、易掌握的方法和實踐,提高公民對中醫藥基礎養生保健方法的掌握水平。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患慢性病和自評健康狀況是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的主要因素。女性的總體中醫藥文化健康素養和中醫藥公眾適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文化常識和信息理解能力四個維度水平均高于男性。年齡較大者總體中醫藥健康素養和中醫藥基本理念、公眾適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均較高。受教育程度較高者中醫藥基本理念和文化常識水平較高。不患慢性病者中醫藥基本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水平高于慢性病患者。這可能與女性、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關注自我保健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有關。自評健康狀況差者中醫藥健康生活方式和信息理解能力水平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健康狀況自評較差者,自身健康保健防治疾病的意識相對較強,會主動地獲取健康知識并應用到實踐生活中有關。根據多因素分析結果,提示在后續的中醫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中,應將男性、年齡較小、受教育程度較低和患慢性病者作為重點人群,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傳播,給予重點關注;同時對自評健康狀況好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中醫預防保健意識,對發揮中醫藥健康文化的優勢,從而提高該健康促進場所中公務員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 (2016-10-25) [2019-06-20]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 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EB/OL]. (2019-02-26) [2019- 06-2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26/ content_5046678.htm.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EB/OL]. (2017- 01-12) [2019-06-20] http://bgs.satcm.gov.cn/zhengce wenjian/2018-03-24/847.html.
[4] 方海平. 傳承中醫精髓和發揮中醫特色優勢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7, 25(8):174-176.
[5] 郭穎.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現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 北京: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8.
[6] 李芮. 2017年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結果公布[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9, 27(1):11.
[7] 季舒銘, 陸一鳴, 康國榮, 等. 2017年甘肅省15~69歲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及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健康教育, 2019(2):119-123.
[8] 鄒思梅. 深圳市社區居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2016, 11(6):407-410.
[9] 韓雪, 王棟, 劉偉, 等. 山西省不同人群中醫藥健康素養和普及情況調查[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1):21-22.
[10] 郭麗, 王英, 鞏建廠, 等. 泰安市泰山區社區居民中醫藥文化健康素養調查[J]. 社區醫學雜志, 2018, 16(17): 1324-1327,1331.
Analysis of Health Liter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ivil Servants in Hongkou District of Shanghai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ealth literacy of civil servants in health promotion places in Hongkou District, and to analyz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From January to February 2019,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96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health promotion places in Hongkou District.The overall level of health literary of TCM culture was 60.5%. The four dimensions of basic concepts, healthy lifestyle, general knowledge of TCM culture and understanding ability of TCM information were 68.2%, 64.2%, 71.6% and 70.3% respectively, and the level of public appropriate method literacy was the lowest (23.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sex had influence on the level of overall health literacy of TCM and suitable methods, healthy lifestyle, elementary cultural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TCM, and women had higher health literacy level. Age was also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n overall health literacy of TCM and basic concept, suitable methods, healthy lifestyle,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TCM, and the older had higher health literacy level. Education level was also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n basic concept and elementary cultural knowledge about TCM, the serva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 level had higher related health literacy level. Civil servants without chronic diseases had higher-level basic concept and healthy lifestyle. Worse self-assessed health status servants had higher-level literacy in healthy lifestyle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TCM.In the follow-up work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 TCM,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male, the younger, the less educated and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should be given focus. At the same tim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preventive health ca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CM health culture literacy of civil servants in the health promotion pla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ealth culture literacy; Civil ser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4010
中央轉移支付-中醫中藥中國行項目資助。
亓小燕(1986—),女,山東人,碩士,主管醫師,主要從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kaixuan2005@163. com。
錢夢華,副主任醫師, 2277517151@qq.com。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