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波,宋 斌,陳建強
2008—2017年上海市嘉定區真新社區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聚類分析
周 波,宋 斌,陳建強
上海市嘉定區真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201824。
探討手足口病在社區的流行病學特征。用聚類分析的方法對手足口病的發病時間、人群等流行特征進行分析。2008—2017年,上海市真新社區共報告14歲及以下的手足口病1,281例,年平均發病率148.9/105。不同年份、月份、年齡均可聚成3類。5—7月份為發病的高峰月份。人群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3歲。2008—2017年,真新社區手足口病正處于高強度流行狀態。流行特征具有時間、人群差異。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社區;手足口??;流行特征;聚類分析
手足口?。℉FMD)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HFMD是全球性疾病。我國各地全年均有發生,發病率為37.01/105~ 205.06/105。近年報告病死率在6.46/105~ 51.00/105[1]。我國于2008年將HFMD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近年來,HFMD在兒童中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報告病例數也居法定傳染病前列。根據上海市兒童醫院的研究,HFMD報告病例數排在該院所有法定傳染病的第1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3]。近年來,HFMD一直在社區傳染病發病中占有極大比重,是導致社區學校及托幼機構關班停課的主要原因,也是社區兒童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為了進一步了解社區HFMD的流行病學特點和防控現狀,本研究對上海市真新社區2008—2017年HFMD流行病學特點和防控政策進行分析,旨在為今后制定科學的HFMD防控策略提供依據。
病例數據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人口資料來源于街道辦事處人口辦。本文重點探討14歲及以下人群的發病情況。
HFMD臨床診斷和實驗室確診病例依據國家《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版)》[1]中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聚集性疫情及暴發疫情參照國家《手足口病聚集性及暴發疫情處置工作規范(2012版)》[2]中的相關疫情標準。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的方法對HFMD流行病學特點進行分析。應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構成比的比較使用卡方檢驗。<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利用SPSS 19.0進行系統聚類分析。采用平均連接聚類法;度量標準采用平方Euclideam距離,并繪制聚類樹狀圖。
2008—2017年,真新社區累計報告14歲及以下的HFMD病例共1,281例,年平均發病率148.9/105。其中,2016年發病率最高,為348.06/105;2010年發病率最低,為47.65/105。10年間累計報告重癥病例為2例,重癥率為0.15%,2011和2012年各1例,無死亡病例。見圖1。

圖1 2008—2017年真新街道HFMD發病趨勢圖
按年份發病率進行聚類分析。結合本病發病的時間分布特征,可以將每年發病率情況分為三類:第一類為2008、2009、2010年;第二類為2011、2012、2013、2015、2017年;第三類為2014、2016年。見圖2。

圖2 2008-2017年真新街道HFMD按年份發病數系統聚類樹狀圖
2008—2017年真新社區HFMD全年各月份均有發病,總體發病趨勢呈明顯季節性,分別為春夏季(4—7月)和秋冬季(9—12月)兩個流行高峰。
10年間,1—12月HFMD發病數分別為31例、24例、41例、112例、170例、218例、175例、72例、111例、118例、112例、97例。按月份發病數進行聚類分析。結合本病發病的時間分布特征,可以將每個月發病情況分為三類:第一類為1、2、3月;第二類為4、8、9、10、11、12月;第三類為5、6、7月。見圖3。

圖3 2008-2017年真新街道HFMD按月份發病數聚類樹狀圖
2008—2017年,本社區累計報告HFMD 1,293例,其中14歲及以下人群報告1,281例,占99.07%。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3歲,占比62.06%??傮w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數降低。10年間,按年齡發病數進行聚類分析。結合本病發病特征,可以將每個月發病情況分為三類:第一類為4、5歲;第二類為1、2、3歲;第三類為1歲以下、6、7、8、9、10、11、12、13、14歲。見圖4。

圖4 2008-2017年真新街道HFMD按年齡發病聚類分析樹狀圖
2008—2017年,真新社區下轄18個居委均有病例發生,構成比占前3位的為鼎秀居委(8.12%)、銅川居委(8.04%)和虬江居委(7.73%)。見表1。

表1 2008—2017年真新街道各居委HFMD發病數構成
10年間,按居委發病數進行聚類分析,可將18各居委發病情況分成3類:第一類為鼎秀、銅川、虬江、新豐、金湯、豐二、新郁、祁連、吉鎮、金沙;第二類為豐西、清浴、梅川、雙河、金鼎;第三類為豐一、柵橋、萬鎮。見圖5。

圖5 2008-2017年真新街道HFMD按居委發病數系統聚類樹狀圖
2008—2017年,真新社區累計發生聚集性疫情44起,其中托幼機構38起,小學6起。每起疫情平均累計人數2.7人。聚集性疫情發生數逐年趨勢,見圖6。
2008-2017年,真新街道HFMD發病總體呈上升趨勢,并伴有一年較低接一年較高的特點。疫情一般以5—6月為高發月份,每年9—12月有小幅升高,呈現出雙峰模式,與本區其他街鎮和周邊相鄰區縣寶山、長寧、普陀等地基本一致[3-9]。有研究表明,HFMD的發病情況與氣候條件有相關性,與高溫、高濕呈正相關[10-11]。上海市的暖濕氣候因素為HFMD的病原生存和傳播提供了條件。發病高峰與社區內幼托機構和學校的開課時間吻合。在氣候因素和校內幼兒接觸機會增加的雙重因素作用下,疫情會出現高峰。建議加大幼托機構和學校的防病督導力度,以降低HFMD等傳染病的暴發風險。

圖6 2008-2017年真新街道HFMD聚集性疫情發生趨勢
從發病年齡來看,14歲及以下人群報告1,281例,占99.07%。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3歲,占比62.06%。該結果與其他研究一致[3-9]。根據孫立珍等[12]的分析結果顯示,食用生冷食品、經常吮吸手指、與其他伙伴共用玩具是HFMD的高危因素。1~3歲幼兒不良的衛生習慣可能是導致該年齡段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應加強低齡、散居兒童的管理,全面貫徹進行健康教育,改善公共衛生環境、家庭居住環境及兒童個人衛生習慣,以控制、消除感染源,從而降低HFMD的發生概率。
聚類分析屬于探索性統計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找出指標(或樣品)間的共性,并將隨機現象進行歸類的統計學方法,現已廣泛應用于醫學科學研究中。該分析方法可以彌補傳統分層分析的不足,提高分層分析效率,使研究結果更加真實、可靠[13]。本研究針對2008-2017年HFMD的流行情況,采用聚類分析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深入了解了該社區的HFMD的流行特征,為下一步采取科學的防控策略、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等提供了參考依據。
[1]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年版)[J].中國病毒病雜志, 2018, 8(5):347-352.
[2] 衛生部印發《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發疫情處置工作規范(2012版)》[J]. 上海預防醫學, 2012, 24(7):398.
[3] 匡寒琴, 許姜姜, 嚴劍婷, 等. 上海市兒童醫院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 2016, 23(9):1086-1088.
[4] 高雅, 金凱, 茅儉英, 等. 2015-2016年上海市寶山區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聚類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 2018, 25(11):1290-1293.
[5] 滕崢, 檀曉娟, 邵俊杰, 等. 2009年上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J]. 病毒報, 2010, 26(6):437-442.
[6] 唐海豐, 李芳, 李曉君, 等. 2009-2013年上海市普陀區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和病原學監測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5, 42(11):1939-1941,1961.
[7] 陳強, 林晶, 李穎, 等. 2010~2012年上海市長寧區北新涇地區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特征分析[J]. 首都公共衛生, 2014, 8(2):65-68.
[8] 宣亞明. 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街道2014—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 2017, 14(27):164-167.
[9] 潘黎, 鐘培松, 費潔, 等. 上海市嘉定區手足口病發病的季節特征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3, 40(14): 2572-2573,2580.
[10] 韋懿蕓. 向量自回歸模型在手足口病發病與氣象因素的動態分析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統計, 2013, 30(6):794-797.
[11] 向倫輝, 袁國平, 楊興堂, 等. 上海市寶山區手足口病與氣象因素關系的反向傳播神經網絡模型研究[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5, 19(2):138-141.
[12] 孫立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8(5):39-41.
[13] 向以斌, 曹億會, 楊景暉, 等. 2011-2016年云南省邊境縣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聚類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 2018, 25(11):1294-1297.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Zhenxin Community of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2008-2017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 in Community.Cluster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ime of onset and population of HFMD.From 2008 to 2017, a total of 1 281 cases of HFMD aged 14 years and younger were reported in Zhenxin Community of Shanghai, 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148.9/105. The cases could be group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 different years, months, and ages. The peak period is from May to July. The age of onset was mainly from 1 to 3 years old.From 2008 to 2017, HFMD is in a high-intensity epidemic state at Zhenxin Community.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 in time and population.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adopted.
Community;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Clustering analysis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4013
上海市嘉定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課題(2017-QN- 09)。
周波(1983—),男,安徽淮北人,本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社區傳染病防治工作,zhoubo0415@sina.com。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