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邢鴻飛
考古學家在呂宋島發現了一個人類遠親物種——呂宋人的骨頭,這進一步擴展了人類的家譜。

菲律賓呂宋島的卡勞巖洞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人類化石
在菲律賓的一個洞穴里,科學家發現了人類族譜的一個新分支。
研究人員聲稱,至少在5萬年前,曾有一種現已滅絕的人類物種生活在現在的呂宋島上。研究人員稱這種物種為“呂宋人”,這一古人類可能不到三英尺(約0.9米)高。
這一發現使人類進化史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并不像它曾經看起來那樣簡單,相反,我們的血統在發展的過程中曾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奇怪形態,但我們人類——智人,卻相對孤獨地生活到現在。
并未參與研究的加拿大湖首大學的古人類學家馬修·托切里(Matthew Tocheri)說:“隨著人類從地下找到的化石越多,我們越能意識到過去發生的變化遠遠超過我們今天所看到的。”
21世紀初期,菲律賓大學的研究生阿曼德·米加雷斯(Armand Salvador Mijares)在呂宋島的卡勞洞進行挖掘,尋找菲律賓最早的居民的蹤跡。不久之后,米加雷斯博士率領團隊再次到呂宋島的卡勞巖洞進行更深的挖掘。
印度尼西亞弗洛雷斯島的研究人員此前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類人物種的骨骼,該物種大約有6萬年的歷史。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弗洛雷斯人。他們的某些特征與人類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弗洛雷斯人更像其他原始人。例如,弗洛雷斯人能夠制造石器,但成年人直立時不到1米高,大腦很小。這種奇怪的組合引發了關于誰是他們祖先的爭論。
最古老的原始人類化石,可以追溯到600多萬年前,均在非洲被發現。數百萬年來,原始人都是身材矮小、腦容量小的兩足類人猿。從250萬年前開始,非洲原始人類的一個譜系開始進化出新的特征——臉更平,大腦更大,身高增加等。這些原始人是人類最早的成員。

呂宋人的一排上齒,從左到右為兩顆前磨牙和三顆臼齒

呂宋人的趾骨
到后來,大約180萬年前,原始人也生活在非洲以外的區域,其中一個常見的物種是直立人(Homo erectus),該物種生活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最年輕的直立人化石可能距今只有14.3萬年。
人類自己的血統在非洲不斷進化。智人大約在30萬年前出現,人類只是在10萬年前才離開這塊大陸。直至5萬年前,人類來到了澳大利亞。(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時間應該往前推,大約6.5萬年前。)
有一種假說認為弗洛雷斯人是由直立人進化而來的。因此,菲律賓考古學家面臨的問題是:原始人類是否可能到達呂宋島和弗洛雷斯?
現就職于菲律賓大學的教授米加雷斯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激發了我再深入研究的興趣。”
2007年,米加雷斯博士回到了卡勞洞。當他的團隊深入洞穴時,研究人員找到了很多骨頭。起初,米賈雷斯博士對這些化石感到失望,其中大多屬于鹿和其他哺乳動物。但當菲律賓大學的考古學家菲利普·派珀(Philip Piper)對這些化石進行整理時,他注意到一根類似人類趾骨的骨頭。米賈雷斯博士說:“骨頭很小,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但是僅僅從一根骨頭上了解不到更多的信息。”
2011年,在另一次挖掘中,研究團隊發現了更多類似人類的化石,包括牙齒、股骨和手骨的一部分。2015年,他們又發現了兩顆臼齒,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5萬年前。
總之,這些化石來自三個個體,而且他們非常獨特。牙齒形狀奇特,例如,有些門牙有三個根基(人類的門牙通常只有一個),而且牙齒很小。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古人類學家黛比·阿格(Debbie Argue,未參與此項新研究)說:“這些成年牙齒比任何已知的古人類牙齒都要小。難道這些牙齒屬于比弗洛雷斯人體格還要小的成年人嗎?”
研究人員沒有找到足夠的骨頭來估計呂宋人的身高,但它們確實表現出自己獨特的混合特征。例如,一根趾骨看起來幾乎與300多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早期人類的趾骨一模一樣。
西班牙國家人類進化研究中心主任瑪麗亞·馬丁-托雷斯(María Martinón-Torres)表示:“這些特征的結合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
米加雷斯博士和他的同事們一致認為,綜合起來,這些證據提示有一個新的人類物種。
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生態研究所古人類學家休·格魯卡特(Huw Groucutt)承認,僅憑幾塊骨頭就得出這樣的結論是有風險的。盡管如此,他說:“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關于新物種的論點看起來確實很有說服力。”
直立人可能是弗洛雷斯人和呂宋人的原始祖先——也許是被風暴卷到島上的,粘在樹上,甚至有可能,呂宋人是幾十萬年前來到呂宋島的原始人的后裔。
2018年,另一組科學家在呂宋島的另一個洞穴中發現了一頭被屠殺的犀牛的骨頭。在這些遺骸附近,他們還發現了距今70萬年的石器。至少,這兩項研究表明,70萬年前和5萬年前,呂宋島上都有古人類。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是否屬于同一群體。
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考古學家、2018年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格特·范登伯格(Gert van den Bergh)說:“我認為這很可能是同一譜系。”他推測,在接下來的幾十萬年里,直立人為適應呂宋島的生活而縮小。
托切里博士不同意這種解釋,他說:“如果說島上矮小的人是由直立人進化而來,我真的不買賬。”相反,他認為,小島上的古人類祖先本身就很小——也許是來自非洲的小體型古人類向亞洲擴張,最終來到弗洛雷斯和呂宋島,以躲避體型龐大的古人類。“但我的這個推測也回避了一些問題,”托切里博士補充說,“如果像我推測的那樣,就應該有一份他們穿越整個大陸的記錄,一直追溯到非洲。”
要厘清這些可能性的頭緒,需要更多的呂宋人化石——或許還有來自東南亞沿海許多島嶼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