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雯
【摘 要】本文闡述高職財務分析課程以及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與優勢,從教師導入新課、小組互動學習、學生集中交流、課堂訓練等環節探討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并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進行進一步思考。
【關鍵詞】高職 ?財務分析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C-0160-02
高職院校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和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在高職財務分析的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嘗試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教學質量。筆者擬結合自身高職教學的實踐經驗,探索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高職財務分析課程分析
財務分析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的前修課程是會計基礎、企業財務會計等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與訓練,為其后續課程財務管理、企業綜合模擬實訓等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該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財務分析,能夠更好地理解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及其編制方法;能利用四大報表數據進行相應的財務指標體系的計算,從而對公司進行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產營運能力的評價分析。在學習過程中,該課程需要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進行分析評價,并且其所涉及的內容往往與上市公司的數據資料有密切關系,具有非常強的應用性和時效性。評價分析的結果有共性,但也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學生在利用某一家公司的資料進行分析時,很有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正是結合高職財務分析課程的以上特點,筆者嘗試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該課程的教學,取得了優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與優勢
約翰遜認為所謂的“導學互動”就是以“導學結合”和“互動探究”為特征的教學模式。它的教學理念是“變教為導,以導促學,學思結合,導學互動”。導學互動教學是互動式教學的一種。互動式教學要求授課教師從簡單的知識傳授者改變為引導學生學習并與學生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師生的關系是比較平等的。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呈現出的是互動關系,教與學的關系從學生依賴走向師生平等,從師生分立邁向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用討論、交流等各種方式進行學習,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學的過程不再是簡單灌輸執行授課計劃的過程,而成為教師與學生共同開發學習課程,豐富課程知識內容的過程。
三、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將啟發式教學貫穿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課程的教與學之中。通過教師的學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課堂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主要的四個基本環節環環相扣。
(一)教師導入新課,學生自學導綱。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上課基本是按教材順序滿堂灌,而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的第一個環節,需要教師首先確定學習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設置情境案例引入新課。比如進行財務報表綜合分析模塊的教學,教師首先給學生引入“讓比率說話”的小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再給出編寫好的導學提綱,讓學生利用導綱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導學提綱并非教學大綱,而是開展教學的依據和基本思路,是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學情有比較深入了解后而做出的綱要提綱,重難點清晰,層層深入,學生可以根據導綱進行更有效的自學,教師利用導綱可以更好地把握課堂。學生根據教師的導學提綱進行自學,掌握基礎性知識,理解重難點,同時標注不理解的知識點。這樣在后面的小組學習、集中交流和教師引導歸納的環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小組互動學習,思考探索難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通常都是靜靜地聽教師的講授,獨立思考的空間和自由度相對比較小,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強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思考與探索,要求學生積極進行獨立思考并參與討論、探索答案。學生利用導學提綱自學中發現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學習、共同討論、生生互動的形式進行解決。大家圍繞導綱的重點問題,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達到相互啟發的作用,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索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小組互動學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組長要認真做好記錄,留待后面的環節解決。在課堂小組討論時,教師要觀察各小組的狀態,適時參與小組討論,并對學生困惑的問題及時進行引導。
(三)學生集中交流,教師引導歸納。課堂集中交流是小組討論的進一步延伸,各小組發言的同學是組內成員推薦的代表。在這個環節中,需要教師能積極傾聽,讓代表學生充分地展示小組學習中大家共同總結的成果,讓學生體驗學習的自信,同時也將小組互動學習環節未能解決的問題一并提出,讓全班同學進行討論交流。教師根據小組代表發言反饋的情況,以及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進行簡要的知識梳理,采用啟發和點撥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總結。大家集中交流得出結論的學習方式,比教師填鴨式灌輸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在學生歸納總結后,教師還要進行精煉的課堂小結,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概括總結,使教學內容形成有機的知識體系并為學生所掌握。
(四)加強課堂訓練,教師及時點評。課堂反饋練習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環節,通過課堂訓練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根據第一環節中的問題情境或相關案例情境讓學生進行計算和評價分析。通過訓練,讓學生更好地對課程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把教師的課堂小結變成自己的知識小結,從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和全面具體。教師在設置課堂訓練題時要注意針對性、層次性,并把控好練習的難易程度。比如在講授完利潤表的綜合分析進行課堂訓練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做一個趣味案例“鐘表店到底虧了多少?”引起學生興趣,并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計算解答;然后再給出一題利用利潤表簡表資料進行簡單分析的案例訓練;最后根據完整利潤表的信息,運用水平分析法和垂直分析法對公司利潤完成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價。這樣學生通過練習了解自己自學的情況,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梯度訓練,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適時調整教學安排。教師對學生課堂訓練的情況要及時進行評價總結,對學生在課堂訓練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正面積極鼓勵,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的四個環節前后連續,整個過程以教師的“導”、學生的“學”,師生的積極“互動”作為基本的教學形式,使之緊密相連,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實施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思考
筆者經過兩年的實踐研究和探索,通過對兩屆試點班級的觀察,確信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具有較好的實用性,且具有一定的借鑒性,但也看到了一些需要思考和不斷改進的地方。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可以共同發揮作用。實施新模式的教學方式,并不排斥傳統教學方法。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更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但并非所有的知識點都必須采用這樣的模式進行教學。筆者認為,對于基礎性的知識,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并不是最好的模式,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對于基礎知識點的教學,筆者在教學中依然較多地使用傳統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只有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后,才使用導學互動教學方式教學,這樣才能進行互動,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才能得以體現。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要求授課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實施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不能再按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照本宣科。教師看似在課堂上不需要再進行大段的講課,但其實在教學中需要做的準備和工作更多。課堂上教師不再是簡單機械地講授知識點,而是要更多地關注學生,與學生互動,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導學提綱,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要認真準備好包括課堂訓練在內的教學材料,組織好課堂,并針對課堂上教學情境的變化,及時地進行教學調整。
(三)實施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相應地改革教學評價體系。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課程考試的方式也應當及時進行調整。財務分析可以采用綜合性考核的方式進行成績評定,教師可以加大過程性考核評分的比重,同時在終結性考試題中降低死記硬背的試題比例,提高運用知識分析、處理問題試題的比例,而且試題的答案也可以更靈活、答案不唯一,只要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即可。
總之,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嘗試,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導、學生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可以實現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約翰遜.合作性學習的原理與技巧[M].劉春紅,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張愛東.課堂教學改革的創新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9)
[3]齊榮光.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財務分析”課程中的應用[J].教師,2013(20)
【基金項目】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教育科研課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高職《財務分析》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2016B01)
【作者簡介】羅 雯(1977— ),女,廣西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