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就學習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及課外知識擴展等環節分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針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中存在的應用不合理、教師缺乏應用意識和能力、技術應用手段落后等困境,提出合理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應用意識和能力、提高技術應用水平等應用建議。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線上線下 ?混合教學模式 ?構建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C-0183-03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利用移動通信設備、通過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數字化學習內容和資源,逐漸催生了一種全新的在線學習方式—— 移動學習。移動智能終端,如智能手機、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廣泛使用,為移動學習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移動學習的開放性、社會性、泛在性等特點有利于促進教育的現代信息化建設。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保持著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狀態,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和提高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的提高。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積極性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更加依賴移動互聯網這一智能終端。并且,在目前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手段已經不再依賴于在學校接受教育,社會上各種教育機構和教育組織林立,這對學校的正常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挑戰。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環境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適應目前移動學習的情況,并且能夠更好地利用移動智能終端的特點,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交互,讓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互助氛圍,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一、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概述
(一)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概念。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主要是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智能終端上進行線上的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將課堂上教師錄制的優質視頻資源和一部分學習資料放到平臺上,教師可以通過發布教學任務,例如某一學習資料需要學生下載閱讀,然后到線下的課堂上進行課堂討論和提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已經在一些學習中得到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一些獨特的課堂模式,以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方式為主要代表。這種混合教學模式更加具有開放性,打破了時空限制,例如學生可以在教學平臺上發布學習知識過程中的困惑,教師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解答,這不僅讓學生能夠快速得到問題的解答,還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更好地與教師進行溝通,促進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
(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特點?,F代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性的復合型人才,而不是缺乏個性的標準化人才。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能滿足多樣化人才的社會需求。移動學習的興起和迅速發展為教育模式的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根本就在于其利用了移動互聯網這一平臺,構建起一種“互聯網+教育”的新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而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則是作為一種引導者的角色。
(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優點。目前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并沒有一個確定性的標準和定義,但是針對這一教學模式的探索已經出現在許多學校當中。例如許多學校推行慕課、翻轉課堂等混合教學模式,通過這一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這一模式應用到教學當中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高效課堂的打造。移動學習的開放性更使得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學習,移動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接觸海量的學習資源。豐富的資源意味著多元化的學習內容和方式,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移動學習發生在情景實踐之中,具有實時雙向交互機制。這種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創新式人才。
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師生互助學習的氛圍。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上欠缺、教學模式單一、師生互動交流少、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不足、學生學習時間僅限于課堂和課下作業、學習資源較少等一系列問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進行了相應的改進。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是將傳統的課堂與線上學習結合,把學生和老師緊密聯系在一起,將教學視頻、課件、課外閱讀資料等學習資源整合起來,通過技術手段與教學方法融合,在遵循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規律的條件下,既不片面強調通過互聯網進行教學,又不忽視教師在課堂上教學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主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有慕課、翻轉課堂等幾種形式,其主要的教學流程分為學習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及課外知識擴展等環節。
(一)預習階段。在學生進行學習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在線上平臺發布學習任務、上傳教學資料等內容,并布置相應的引導性預習問題來幫助學生初步掌握知識內容。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了解教學資料等方法,對課程要求的相關部分知識點進行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并且通過完成任務中布置的預習習題等內容加深對學習資料中知識的印象,發現自身遇到的難點和出現的問題,將自己的困難通過平臺反饋到教師那里,教師就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匯總,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堂學習階段。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中課堂學習階段依舊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點部分,也是整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核心。課堂學習階段要求教師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之前初步掌握此次課程的重要內容,通過正常教學進行知識點講解和概括,再針對預習階段了解到的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難點進行講解,將備課的內容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從而讓學生能夠深入領會課堂知識點的相關內容。
(三)課后鞏固階段。課后鞏固階段,教師除了布置課堂的課后作業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做一些學習任務或與學生交流課后學習收獲,為學生解答問題;還可以針對課堂內容提供一些閱讀資料或推薦課外書目,讓學生開闊視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課后鞏固階段是傳統教學模式容易忽視的一個教學環節,大部分教師僅僅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做題了事,而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條件下,學生從課后的知識鞏固及與教師的交流中為知識點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通過課外的擴展閱讀等多方面對課堂內容的了解又開闊了視野,實現了知識的升華。
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困境
(一)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不合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目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但是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套用一種教學模式,例如對一些純粹的理論知識學習,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并沒有太大的作用。目前,許多學校針對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并不合理,一些不必要應用該模式的課程也被強行加入其中,忽視了課程的特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習能力差異,占用了學生和老師大量的課余時間,導致學生對該課程興趣缺乏,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對教學活動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二)教師缺乏應用意識和能力。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中,教師扮演著教學的引導者和教學資源的提供者等重要角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監督者,是決定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高低的關鍵。但是,由于目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剛剛興起,許多教師也是第一次接觸到這一教學模式,對這種模式并不了解,或是了解并不深入,無法領會其中的精髓,距離靈活運用相距甚遠。一些教師甚至公開抵觸這一教學模式的推廣,不肯應用這一教學模式,或者對其應用僅僅為了應付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這就使得該模式教學的效率始終得不到提高。
(三)技術應用手段落后。當前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技術手段落后的情況較為嚴重,一些學校缺乏對其網絡教育平臺構建的技術支持,除此之外教師的自身教學能力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也達不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許多新的科學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但是,一些學校并沒有對教師進行培訓,尤其是一些網絡課件、視頻的制作方法培訓工作不到位,使得教師的個人水平有限。正是受限于教師的能力和技術應用手段的落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技術手段應用落后的情況下,先進的科技無法真正應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
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建議
(一)合理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目前的課程應用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網絡平臺的應用和教學目標的確認這兩個問題。在實際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中,需要及時更新網絡平臺中的教學資源,并且要讓學生參與到線上教學活動中,而不是把線上教學活動當成負擔。教師需要重點針對教學資源和內容進行整合,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豐富的課程資源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另外,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需要重點確定學生學習的目標和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尤其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精力和時間的充足程度,不能過分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到線上的教學中,否則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更為重要的是,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要及時更新,不能每門課程都照搬一種教學模式,而是要讓學生和教師在合情合理的情況下主動參與到課堂外的線上教學活動中,進而實現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教師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中,教師扮演著教學的引導者和教學資源的提供者等重要角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監督者,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掌控力。對教師來說,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教師也需要進行學習,作為處于互聯網時代的教師,要緊緊抓住教學發展的脈搏,緊跟發展潮流,保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提高利用新技術和新科技進行教學探索的意識和能力,進而利用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讓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教學手段更加精準。
(三)提高技術應用水平。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中線上教學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支持,一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PP商店中已經出現相關的教學軟件,但是一些教學軟件并不適應本校的教學實際。這就需要學校自己或聯合社會上的互聯網軟件開發企業進行軟件的開發,構建起一套完善的網絡教育平臺。在構建起一套完善的網絡教育平臺后,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可以針對教師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更新進行獎勵,建立完善的獎勵和評審機制,將這個機制融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中。另外,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還要求對教師進行專業化的技術培訓,使教師正確、熟練掌握該平臺的使用方式。
移動智能終端,如智能手機、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廣泛使用,為移動學習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移動學習的開放性、社會性、泛在性等特點有利于促進教育的現代信息化建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環境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適應目前移動學習的情況,并且能夠更好地利用移動智能終端的特點,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交互,讓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互助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竇青嵩.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混合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中華少年,2017(28)
[2]王枚.基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環境搭建和實施[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7(2)
[3]程旺開,李囡囡.基于云班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18(4)
[4]張佑春,朱煉,潘曉君.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設計[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7(3)
[5]趙曉莉,徐德福,管益東.“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10)
【作者簡介】葉維裕(1983— ),男,廣西合浦人,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技術、信息安全和網站開發。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