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概念出發,提出高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應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循序漸進的實訓體系、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等,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技能。
【關鍵詞】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 ?課程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C-0178-02
當前許多高校學生的培養和實際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使得大學生畢業后在就業方面高不成低不就。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助于開闊大學生自主創業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而且大學生創業能夠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支持,給大學生創業創造一個相對穩定、有利的環境,讓大學生自主創業,通過自主創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文試就如何在高校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技能提出幾點建議。
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概念
創業的概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從廣義的角度來解釋,創業的概念是指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創立公司并有一定的業績支撐經營。從狹義的角度來解釋,創業的概念是指個人能夠依據社會發展現狀,抓住機遇,創立公司并生產產品,而且產品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帶來經濟效益。針對大學生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主要是依據于狹義的創業概念,讓學生學習創新創業的相關課程,能夠自主創業,為自己帶來經濟收益和實現人生目標。
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主要是為了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著重從創業所處的環境氛圍、政府出臺的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條款、如何組建創業團隊這幾個方面進行培養。成功創業的前提是把握住機遇,這就要求在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要注重培養大學生對機遇的認識和把握。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大學生學會整合資源、解讀信息,為自己創造商機,從而成功創業。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課程開設的前提,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是保障教育教學過程質量的關鍵。所以在高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首先要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體系。在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過程中,要注重創新創業的核心內容,即實踐活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實質是促使學生能夠實踐創業,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要是以實踐為主、知識為輔的課程。所以在進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要注重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有機結合。
1.理論課。一是開設文化藝術和自然選修通識課。文化、藝術、自然類的知識是大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開設這類選修課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補充學生在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的學習不足。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而創新創業意識的出現離不開文化、自然類知識,一個創業意識的出現必定與當下的社會現狀、經濟發展情況等相關。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離不開這些知識的鋪墊,所以開設文化藝術和自然類的選修課必不可少。二是開設創意通識課。除基礎性知識外,高校還應開設創意選修課,讓學生在課堂中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增強創新創業意識。教師在課堂中主要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中不斷運用自己的大腦,改變固有思維,跳出思維的枷鎖,讓創新意識不斷深入思維之中。三是開設專業創新課。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可以將創新的課程與專業課程相結合。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內容除了基礎課程,其他都是本專業的專業課程,若將創新課程融入專業課程,學生可以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增強創新意識。由此,創新創業教育不再是簡單的個體,而是與其他學科融合而成的專業創新課。四是開設創業通識課。2012年,教育部就提出必須將創業基礎的課程納入高校教學大綱中。雖然大多高校將創業基礎的課程納入培養人才的教學大綱中,但學生對創業的意識和觀點還是不夠深,主要原因是創業基礎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并沒有受到重視,而且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缺少專業的創業課程,使得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不重視。為了改變這種現象,高校應開設創業通識課,例如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模擬課程、創新創業管理等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創新創業必修課時,不斷加深創新創業意識。
2.實踐課。一是開設項目實踐課。高校可以每年開設創新創業比賽以及相關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通過這些創新創業的比賽和活動來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項目實踐課,是大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快速成長的課堂,在項目實踐課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課程的練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際動手能力。實踐出真理,只有不斷地實踐,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才能真正成長,教師在課堂中主要起引導作用,讓學生在項目實踐課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和主觀能動性,從實踐中真正學會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二是開設競賽實踐課。開設項目實踐課是讓學生能夠有創新創業意識,從而孵化出創業項目;而開設競賽實踐課,就需要學生能夠真正創業,做出一個項目并為之努力。開設競賽實踐課,模擬學生處于當下的社會中,怎樣自主創業并成功創業。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將課程與競賽相結合,有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以及作為挖掘人才的途徑。將在競賽實踐課中表現優秀或者項目發展前景大的學生重點培養,幫助學生成功孵化出創業項目。
3.建好實踐基地和見習工廠。創新創業主要還是依靠實踐來培養人才,在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雖然有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但還需要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場地和實際企業。單純的理論課和實踐課還只是紙上談兵,只有真正走到社會上,才能讓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符合社會的需求和發展。依據高校所有的資源以及校企合作單位資源的整合,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創新創業,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建設循序漸進的實訓體系
企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然后激勵學生將其落到實處,即創新并形成一個項目進行創業。高校應創立一個實訓平臺,讓學生在創新創業活動中能夠成功孵化出項目。學生在高校提供的實訓平臺中,積極展開創新創業活動,形成一個個項目,在創客空間中進行模擬孵化,最后成功創業。學生在實訓平臺中完成從創意的產生到付出行動形成項目,然后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成功形成實體企業。
1.基金項目式。對于學生優秀的創業想法可以通過社會企業和政府的鼓勵贊助基金,讓學生能夠將想法轉化為項目進行孵化。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簽訂協議之后進入實訓平臺中進行項目孵化,一旦項目成果孵化,那么就能得到社會企業或政府的資金提供來進行創業;如果失敗則退出實訓平臺,吸取教訓從頭再來。
2.模擬企業式。由政府或企業提供資金,讓擁有好想法的項目直接在創客空間里模擬運營,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和判斷,從而得知該項目是否有發展前景。有發展前景的項目直接在社會上進行創業,發展失敗的將吸取經驗,重新調整。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
1.配備專任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中離不開優秀、經驗豐富的教師。所以,在進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之前,要先成立一支專業性高、創新創業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因為創新創業教育是近幾年才提出的,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較少,為了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質量,一定要有創業經驗豐富、富有創新思維的教師隊伍。只有具備經驗豐富的教師才能保證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能夠更好地發展。
2.聘請兼職教師。可以從社會中聘請兼職教師來進行授課。例如,可以聘請知名企業家或成功創業者,讓這些人來擔任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兼職教師,對學生分享和傳授他們的實戰經歷和經驗,可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而且這些成功者能夠指導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吸取經驗進行創業。聘請社會上各行業的人才來擔任指導教師,一方面教師隊伍的多元化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發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學生創業提供技術或資金支持。
3.選任指導教師。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項目時離不開教師的各方面指導。所以針對項目團隊的建立和發展,必須要有項目指導教師。項目指導教師與專業課程教師不同,項目指導教師在創新創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和權威,能夠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技術性的幫助,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4.設置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的特點是這些教師有著豐富的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能夠在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中,讓學生對創新創業提起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素養。讓學生在一定的學術氛圍中感受創新創業的魅力,積極進行自主創新創業。創新創業型的教師不僅僅是在課堂教授方面能力突出,還要在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的過程中能夠給學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擁有一支創新創業型的師資隊伍,有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的產生和維持,學生能夠在創新創業的環境中去感受創新創業的教育,從而激發學生創業的想法并付出行動。
總之,隨著我國教育的普及,大學生人數的增多,大學生畢業的就業問題越來越凸顯,由此提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來帶動就業,所以在高校中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質量,需要有一支創新創業型的師資隊伍,在進行課程體系構建時要考慮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鑄,劉萬芳,張慶祝.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以遼寧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24)
[2]王又花,周發明.論高校轉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創業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4(6)
[3]馬蕾.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創業教育課程建設[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
[4]溫韜.高校營銷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研究[J].江蘇商論,2013(10)
【基金項目】廣西高校教改研究課題“涉農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GXGZJG2017B174)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農素蘭(1971— ),女,壯族,研究生,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高級職業指導師,國家二級創業咨詢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