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 張玉喜 宋陽


摘要:金融集聚已然成為現代金融業發展的趨勢,可以實現金融資源的集聚與優化配置,對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本文分析了黑龍江省重點產業發展現狀與問題,利用區位熵方法,衡量黑龍江省金融集聚程度,并深入分析金融集聚對產業創新發展的動態影響機制,因地制宜提出黑龍江省金融集聚支持黑龍江省重點產業創新發展對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集聚;區位熵;產業;創新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編號:18JYE664);2018年度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項目(編號:18218)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金融業發展在全國呈現出集聚態勢,并已成為一種趨勢。金融集聚可以實現金融資源集聚,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金融風險的控制以及金融效率的提高等效應,為區域內產業的創新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黑龍江省“十二五”規劃進一步突出加快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產業項目建設工作,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因此,深入研究黑龍江省金融集聚對重點產業創新發展的動態影響機制,大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對加快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任務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國內外學者在不同層面,從不同視角對金融與產業發展方面都展開了豐富的研究。Poon研究了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認為金融中心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融資便利。Kukalis研究表明集聚效對在產業成長后期,具有較明顯的優勢。孫玉琦認為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產業整合和實體經濟發展為著力點,努力形成金融創新與產業結構調整相互促進的局面。方宇從產業集群的概念出發,對金融創新與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機理進行分析。辛鑫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黑龍江省金融集聚的新興產業發展效應進行實證測度。王吉恒等利用2006-2015年黑龍江省地級市面板數據,分析了影響黑龍江省金融集聚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程度。謝婷婷等實證分析了金融集聚及產業結構升級對我國綠色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王亞南研究表明資本集聚對產業高級化卻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何劍等研究發現金融集聚對產業升級具有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
通過以上相關研究發現,學術界對金融集聚、金融發展對產業發展升級支持等方面的有了新的進展,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拓展了思路,具有一定指導意義。本文以黑龍江省為研究主體,運用熵指數方法,以2007-2016年間數據為支撐,計算黑龍江省金融集聚程度,深入分析黑龍江省金融集聚發展與重點產業發展創新發展的動態影響機制,為黑龍江省重點產業創新發展、結構優化的路徑提供現實依據;同時,也為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和實施相關的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
一、黑龍江省重點產業發展概況和問題
“十二五”時期是黑龍江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時期,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發展戰略背景下,黑龍江省發展重點產業項目牽動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省十大重點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有力促進了經濟增長,其中,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四大主導產業:裝備工業、石化工業、能源工業、食品工業的總產值近十年有了較大幅度提升,由表1和圖1可見。
當然,黑龍江省在面臨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面對一系列挑戰。全省產業經過近年的改造、升級、建設之后,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但深層次的、歷史遺留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制約著重點產業的發展。比如資源型、原字號等傳統產業比重過大,新興重點產業比重低、發展緩慢;產業項目規模較小、層次低,缺乏內生動力,能夠延長產業鏈的大項目還不多;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布不均衡,規劃集中度較低,布局分散,投資效益較低等問題都較為突出。
二、黑龍江省金融集聚程度
黑龍江省金融業近年呈現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截至2017年,黑龍江省金融業產值增加值為932.35億元,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3615.1億元,比年初增加1436.1億元,比上年增長6.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9208.4億元,比年初增加1483.4億元,比上年增長8.4%。證券市場我省境內上市公司36家,上市公司總股本486.2億股,比上年增長7.3%;總市值3802.4億元,比上年下降15.2%。保險市場發展迅速,我省全年保費收入931.4億元,比上年增長35.9%。
目前,對金融集聚的測度主要來源于產業集聚的測度方法,主要包括:集中度、區位熵、空間基尼系數、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EG 指數等方法,每個指標均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產業集聚的程度。考慮到金融集聚的特點,區位熵表現形式較直觀、準確度相對較好,在借鑒和比較已有文獻的基礎上,本文選取區位熵指數來計算我省金融集聚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Qit表示省域金融業產值增加值,GDPit表示省域GDP,Qt表示全國金融業產值,GDPt表示全國GDP。區位熵的值表示表示某地區金融行業的規模水平和專業化程度,該值越大,則表明該地區金融化程度越高,金融集聚程度高。區位熵( LE)是評價區域金融產業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標。當然,區位熵是對金融集聚程度的相對測度,可能存在一些誤差,整體來看,金融業區位熵還是能較準確地反映出我省的金融集聚的總體情況。根據《中國金融年鑒》《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我們運用區位熵公式,計算得出2007-2016年間,黑龍江省金融集聚區位熵指數,具體數值如表2和圖1所示。
由表2和圖1所示,我省金融集聚區位熵指數呈現出持續穩步上升狀態,有良好的發展態勢。
三、黑龍江省金融集聚對產業創新發展的動態影響機制
由金融集聚與我省重點產業產值發展趨勢可以看出,二者呈現出動態、協調的演化發展,金融集聚分別在儲蓄集聚、風險管理、監督激勵、信息獲取四個方面對產業創新發展產生影響,當產業結構實現了優化升級,會進一步促進金融集聚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具體動態影響作用機制圖由圖3所示。
首先,金融集聚可以提供廣闊的籌融資平臺,利用其儲蓄功能,將社會閑散資金匯集起來,并轉化為投資,形成資本的積累,即金融資源的“蓄水池”。這樣,不僅可以優化資源的配置,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同時,也可提升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鼓勵機制,引導資金從低回報向高收益領域流動,大力有效提高社會整體資源投資效率。
其次,金融集聚可以加強風險管理。產業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存在很多風險,比如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創新性風險等,金融集聚可以充分發揮金融市場高效運轉的功能,一方面可以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和良好的流動性,為其提供及時的變現服務,創造出流動性,從而促進產業創新;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收益率風險,金融體系提供了更多不同特征的金融工具進行組合,從中找到最優的投資組合,使產業創新投資的配置效率最大化,降低、分散和轉移風險,促進資本流向那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造的創新活動中。
第三,金融集聚可以實行監督激勵機制和加強金融監管,促進與激勵產業創新發展。金融市場的股權激勵機制給予產業創新與發展有效的支持與約束,創新企業一方面通過更有流動性資金的可以提高資源配置而促進產業的優化升級改造。另一方面,企業或者投資者也可通過設立股權激勵機制來鼓勵產業創新的人員,提高工作的努力程度,促進產業技術創新。
第四,金融集聚使金融資源在集聚和擴散的過程中,產生了規模經濟效益,有效地提高了地區金融市場的效率。一方面金融集聚可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速信息流動和共享,減少信息不對稱和降低信息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更容易獲取信息,使得金融體系更容易識別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并為其提供融資,從而優化資源的配置效率,并最終推動產業創新的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改造。
產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金融系統的支持與協同,金融集聚通過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依靠金融系統發揮其儲蓄集聚、風險管理、監督激勵、信息獲取等功能,為產業創新發展全方位提供服務和支持,金融集聚在產業創新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調整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金融集聚的進一步提升,二者形成動態、協同的演進發展。
四、黑龍江省金融集聚支持重點產業動態演進發展的政策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集聚已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趨勢,實踐證明,金融集聚從儲蓄集聚、風險管理、監督激勵、信息獲取等功能都能促進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黑龍江省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金融集聚發展水平、重點產業的創新發展都與經濟發達省份和地區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結合我省重點產業創新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升級的動態演進規律和特征,深入分析金融集聚支持黑龍江省重點產業創新發展的影響機理,提出黑龍江省金融集聚推進重點產業創新發展的具體路徑與實現目標,最終實現我省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區域經濟的增長的最終發展目標。
第一,重分發揮政府組織協調作用,抓住“一帶一路”“龍江絲路帶”等發展機遇,加大金融產業的政策引導和支持,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資源,促進金融企業集群的良性互動發展,提高金融集聚水平,使金融資源能夠得到優化配置。第二,打造良好的金融集聚生態環境,完善金融管理服務,組建金融產業服務平臺,構建因地制宜的區域性、多層次的金融支持體系,充分發揮金融集聚效應,做好我省重點產業創新發展的各項金融服務保障。第三,加快我省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哈爾濱作為黑龍江省省會的經濟、金融中心地位的優勢,加強區域間金融合作,清除區域間金融資源流動屏障,促進金融資源在區域間的自由流動,強化金融集聚中心區的金融功能,提高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
綜上,我省應抓住歷史機遇,大力提升金融集聚水平,充分發揮金融集聚區的功能與效應,為我省重點產業的創新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全省產業的振興與崛起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參考文獻:
[1]孫玉琦.加大金融創新力度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J].西部金融,2013(10):4-6.
[2]方宇.金融創新與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06):219-220.
[3]辛鑫.黑龍江省金融集聚的新興產業發展效應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
[4]王吉恒,馬雙園.地市金融集聚與經濟增長耦合協調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8(04):37-46.
[5]謝婷婷,劉錦華.金融集聚、產業結構升級與綠色經濟增長[J].武漢金融,2019(02):51-56.
[6]王亞南.金融集聚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分析——基于長三角26個城市面板數據實證檢驗[J].科技與管理,2018(12):27-32.
作者簡介:
潘娟(1981.12- ?),女,漢族,山東省平度市,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金融與區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