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群
[摘 要]電子票據其實就是紙質票據的電子化,它是互聯網商業發展的產物。而我國當前的《票據法》對于電子票據相關問題并沒有做出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就使得電子票據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法律方面的相關問題。本文對電子票據的概念和特點做了簡要介紹,分析了當前電子票據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法律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有助于我國電子票據法律的盡快完善。
[關鍵詞]電子票據;法律;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2.28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互聯網商業的快速發展,紙質票據已經完全無法滿足互聯網商業市場的需求,電子票據開始成為互聯網商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電子票據業務的迅速發展,相應的電子票據法律問題也開始受到社會的重點關注,而我國現行的票據法由于出現較早,其中與電子票據相關的內容非常少,這就使得電子票據業務的發展無法獲得有效的法律保障。2016 年 9 月,人民銀行發布的《關于規范和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的通知》明確了電子票據的重要性,并且表現了國家支持電子票據發展的態度。因此對電子票據法律問題進行探究,并且提出合適的建議來促進其快速完善是當前我國電子票據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問題。
1 電子票據概念及其特征
我國有關電子票據的法律尚不完善,對與電子票據缺乏明確的法律定義。而從理論的角度來看,電子票據包含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的定義。廣義的電子票據可以從兩個方面對其進行理解,其一就是將紙質票據轉變為電子化票據,這樣可以應用各種網絡終端設備以及互聯網來實現票據的網絡傳遞,這種方式提升了傳統紙質票據的流轉速度,因此可以提升資金流轉以及相關企業的工作開展效率。其二就是使用電子票據完全替代傳統紙質票據的作用,票據流轉過程即是資金流動過程。從狹義層面來看,電子票據就是以電子簽名為憑據,并且擁有紙質票據全部功能,以電子信息化存在的一種新型的票據形式。
電子票據是我國互聯網商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首先,電子票據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其電子性。電子票據是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傳遞的票據,它的實質就是各種電子化數據信息的組合體,包含身份認證信息、票據金額、電子簽名等。電子票據的交易其實就是一種信息交換過程,而與普通的信息交換不同,這種信息交換同時伴隨了相應數額的資金流通。
其次,與傳統紙質票據相比,電子票據具有安全性高的特點。每張電子票據都有其自身獨立的識別碼,而且交易參與者通常經過實名認證,因此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電子票據上的電子簽名具有不可復制的特點,因此電子票據幾乎不會出現偽造、復制等問題,這又進一步提升了電子票據的安全性。電子票據由一系列電子化的數據信息組成,因此幾乎不會同紙質票據一樣出現損毀問題,而以互聯網為交易載體的電子票據系統,可以方便地進行相關信息的實時查詢,因此與紙質票據相比其安全性更高。
再次,電子票據交易具備高效性的特點。電子票據交易依托于互聯網進行,隨著當前網絡信息傳播速度的不斷提升,電子票據交易幾乎可以達到瞬時完成的目的,而且對于交易時間、地點沒有任何特殊要求,只要具備可以聯網的網絡終端設備就可以輕松實現電子票據交易或者電子票據相關信息查詢等操作。另外,基于信息共享機制,電子票據交易主體無需進行重復的身份認證即可完成相關操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電子票據交易的效率。
最后,電子票據與紙質票據相比具有容易監管的特點。電子票據交易依托于互聯網進行,而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人民銀行等相關監管部門可以對其進行更加有力的監管,使相關部門可以更加方便地監測資金流向、收集相關票據信息,及時發現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并對其進行更加快速的處理。除此之外,相關部門可以運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對電子票據交易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且根據數據分析結果來進行相關政策的調整,以此來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2 電子票據發展面臨的法律問題
2.1 電子票據法律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電子票據法律體系不夠完善,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缺乏以電子票據作為主體的核心法律。當前,我國與票據相關的核心法律是《票據法》,而《票據法》又主要規定的是與紙質票據相關的各種法律條款,幾乎沒有涉及電子票據的法律條款,這就導致電子票據的法律地位沒有相關法律對其予以確認,在發生相關法律問題時也缺乏合適的法律依據來處理問題,嚴重影響了電子票據的長期健康發展。其次,當前我國與電子票據相關的法律規范大多是一些規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不強而且很難獲得良好的執行。最后,其他領域的法律缺失問題。比如我國有關印花稅的規定中指出印花稅票需要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而電子票據的物理虛無性導致其不能實現上述操作,這就導致電子票據不能作為繳納印花稅的憑證,這就導致部分印花稅流失的后果。另外,我國《刑法》中缺乏與電子票據相關的違法犯罪規定,這就導致在出現相關案件時很難找到法律依據給嫌疑人定罪。
2.2 法律責任分配不合理
電子票據侵權事件大多是由于駭客攻擊、病毒感染、相應設備出現故障等因素導致的,而這些因素通常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特點。而在法律責任分配時,電子票據侵權案件的舉證行為由被侵權人負責,而被侵權人通常是普通的社會大眾,他們普遍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在進行相關證據的搜集時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大部分被侵權人會選擇放棄追責,這就導致被侵權人的相關權益很難獲得保障。
2.3 電子票據存在洗錢風險
電子票據交易依托于互聯網進行,并且具有快速、虛擬性強、隱蔽性好等特點,這就導致在電子票據交易的過程中進行洗錢操作的行為更加容易。依照當前電子票據交易規定,雖然在交易過程中需要進行身份認證,但是基于隱私保護原則,這種身份的核查具有形式化的特點,核查的嚴格性也無法獲得有效保障,因此不法人士完全可以利用這一漏洞在隱藏身份信息的條件下進行洗錢操作。
3 電子票據發展法律方面建議
3.1 完善電子票據法律體系
完善我國電子票據法律體系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建立以電子票據作為主體的核心法律。相關部門可以單獨建立相應的電子票據法,也可以對我國當前的《票據法》進行修訂,增加與電子票據相關的法律條款,確立電子票據的法律地位,為電子票據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其次,提升當前我國與電子票據相關的規范性文件的層級,增強其效力并且保證其能獲得良好的執行。最后,完善其他領域中的電子票據相關法律問題。比如,在印花稅相關法律中增加與電子票據相關的內容,減少印花稅流失。修訂《刑法》內容,增加與電子票據相關的違法犯罪規定,為相關案件的處理提供法律依據。
3.2 電子票據法律責任分配合理化
針對電子票據侵權事件中法律責任分配不合理的問題,相關部門應當調整相關法律規定,對與電子票據法律責任進行重新分配,從而保證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比如,明確電子票據侵權事件中相關的各種不可抗力因素,包括駭客攻擊、病毒感染、相應設備出現故障等因素,防止銀行、電子認證機構等以不可抗力為借口推卸責任。另外,在進行相關的舉證責任劃分時,應當充分考慮舉證難易程度,明確在某些情況下應當由銀行、電子認證機構等部門承擔舉證責任。
3.3 加強電子票據監管
由于電子票據的特點,在監管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在電子票據監管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聯合起來,實現對電子票據交易流程的全過程監管,并且積極引進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電子票據交易進行自動監管,同時結合必要的人工監管,保證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票據已經成為當前票據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與其相關的許多法律問題仍舊有待解決,相關部門應當對電子票據法律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并且對其加以解決。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完善電子票據法律體系、電子票據法律責任分配合理化、加強電子票據監管等方式為電子票據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鴻.電子票據法律制度初探[J].經濟師,2018(06).
[2] 盧家瑜,謝寶友,冒鵬莉,葉青,陳杭燕.電子票據法律問題研究[J].金融縱橫,2018(01).
[收稿日期]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