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軍
【摘 要】當前社會中我國發展的主要源泉就是創新。在新時代背景下,各公司、各行業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求在逐步提高。這一因素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叛逆期,思維及其活躍,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從自身樹立起創新的觀念,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通過采用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夠全面的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科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大,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其中創新思維能力主要是指能讓學生創造性的思考、解決問題。創新思維能力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各界對學生提出的最新要求,每一位學生只有充分具備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夠立足于當前社會,才能滿足各單位對社會人才的需求。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極其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高中地理的相關概述
高中地理這一門學科不僅涉及了人文社會的相關內容,還涉及了自然學科的相關知識,可以說是亦文亦理。不僅如此,一些實踐性、時代性以及綜合性的問題也包含在地理學科當中,這些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和創新意識。新時期改革教育的重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要借助這一門學科所獨有的優勢,在授課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樣的授課方式將會對學生自身成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本文圍繞地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一問題,提出具體措施。
2.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的具體策略
2.1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從我國目前的高考試卷看,試卷的出題人主要側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測試。因此,地理教師在日常的地理知識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重要。從學生自身來看,地理教師要求學生在除掌握最基本的地理相關知識外,還要對地理知識相關的應用技術進行掌握,通過不斷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熟練的將地理知識真正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地理教學是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學校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啟發式的教育模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探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記憶以及理解。與此同時,地理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好的地理學習方法,尋找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相關的地理知識內容、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通過這種方法使得學生能夠留出更多時間對學過的地理知識進行創新性的思維聯想,為培養后期的創新能力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2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明白創新性的真正意義以及社會責任。只有在創新意識的推動下,學生才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以及動力真正的投入到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當中。地理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2.1為學生創建一個寬松的教學氛圍
在我國倡導的全面素質教育的推動之下,地理教師要不斷改變教育模式,逐漸擺脫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的引導式教育模式,引導學生走向勇于思考、獨立創新的道路。創建一個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下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學習的主體就是學生,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互動當中。與此同時,地理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各種活動,集思廣益、取別人的優點來補齊自己的缺點,這一方法對幫助學生開闊思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非常有幫助。
2.2.2激發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每一位地理教師如果都能夠做到寓教于樂,將地理書本中的每一個知識都變得妙趣橫生,那么肯定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采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除了這種方法,教師還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來。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這一教學設備,將地理知識當中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將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地理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夠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
2.2.3培養學生的地理想象能力
高中地理這一門學科所研究的內容比較復雜且廣闊,學生并不可能一一感知。所以,學生在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中還要借助自身的想象能力,通過這一能力來理解更多更深刻的地理知識。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應用各種地理模型或者地理圖形等工具,從正確的角度引導并啟發學生進行想象以及觀察,幫助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心中形成多種多樣的地理形象,進而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
2.3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實踐機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將他們在課本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的生活當中,最終達到學以致用這一教學目的,真正做到學與用相互結合。例如,地理教師在對大陸板塊構造以及大陸漂移等這一部分的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平均分為不同的小組,并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部展開討論,充分運用每一位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扎實記憶地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靈感,在知識研究討論中真正發現地理知識的奧妙之處。
高中地理不同于其他學科,學校應該從實際出發,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因為課外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地理方面的相關理論和知識,而且還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知識性、實踐性及趣味性是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的主要特征,集各種特征于一體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激活每一位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地理教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總結
綜上所述,地理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為學生創建一個寬松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對地理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地理想象能力。能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并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方法,我相信,地理教師一定會為學生開辟出一條創新之路,為我國各企業、各單位培養出更多具有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黎.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J].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2018,33(12):496-497
[2]邵艷紅.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22):158-159
[3]陳長順.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51):183-184
[4]韓翠霞.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堂教法實踐,2018,34(70):121-122
[5]黃磊.試論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J].素質與能力,2017,10(30):176-177
[6]李婧琳.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學研究,2019,11(1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