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芬
【摘 要】隨著幼兒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幼兒園教學也開始注重科學性與實踐性,科學活動被越來越多的幼教機構所重視,而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被列為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在同時,幼兒園教師卻發現了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在幼兒園的科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不能達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雖然教師明白與幼兒進行良好互動的重要性,但是這種互動大多是“一廂情愿”。所以,本文將針對《指南》引領下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指南》引領;科學活動;教師指導;教學探討
面對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幾點問題,究其原因在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導致很多幼兒園教師的思維受到了限制,很多幼兒園至今仍然采用“小學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合理看待幼兒園活動對學生身心成長發育的影響。而《指南》則對這一現象做出了明確指示:一定要防范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與“復雜化”,為幼兒園階段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這一指示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鼓勵幼兒自主參與,提升探究能力
過去的幼兒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而在科學活動中,學生才應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指南》引領下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中,教師要讓幼兒親自體驗、感受科學活動的發現過程,通過觀察、實驗、動手操作等科學探究活動體驗其中的樂趣。不過,幼兒園階段的科學探究活動受制于學生的認知條件,難免有些局限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夠有所引導、有所方向。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職能與身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親自指導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看一看,既要使學生明白大致的道理,同時也要讓學生親自完成科學探究的過程,通過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比如有一個學生向教師提問:“為什么花瓣枯萎后就會凋謝呢?”這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花兒枯萎代表的是“花瓣生命的終結”。此時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盛開的花朵,將其與枯萎的花朵進行仔細對比,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枯萎的花朵大多干癟。教師可指導學生用研磨皿將新鮮的花朵與枯萎的花朵分別研磨成汁液,然后將二者的汁液取出,可以發現新鮮花朵的汁液要比枯萎花朵的汁液多很多,所以花朵枯萎的原因就是花瓣“缺水”了,不過花瓣的枯萎是植物正常生長周期的一部分,所以為花朵及時補水只能延緩花朵的枯萎。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得到的結論,比教師的描述性教學要生動、有效的多,能夠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魅力,這便是引導學生親自動手的意義所在。
二、制定適合學習內容,提升探究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科學探究的內容是教師與學生都無法回避的一個關鍵性問題,但是幼兒園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與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水平都比較弱,有些活動很難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的本質所在。所以,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有所選擇,盡量選取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發現并學習。換句話說,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既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并能跟上教學進度,同時還能讓學生享受這個科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并真正有所收獲。
不過,隨著教師教學程度與教學內容的逐步加深,難免會有一些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而這時教師需要做的不是降低難度,而是應根據教學內容的深度進行靈活地改良,著重選擇學生能夠理解的部分進行教學,略過一些細枝末節。并且,教師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謂的探究結果,而是要抱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探究,對于學生難以實現最終效果的情況,教師也不應給予苛責,而是應鼓勵學生,幫助學生燃起自信,這樣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地安排、計劃并針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改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提升很多。
三、采用層層深入方式,提升探究能力
幼兒階段的學生對很多科學知識與科學道理還難以接受,而科學活動的課時也有著一定的限制,想要在一節課中讓學生掌握全部的知識不太現實。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進行合理地拆分,將一些較為困難的教學內容拆分成幾個“分問題”,化整為零、逐個擊破,最終使學生逐漸掌握。
以科學探究活動——浮力為例,由于浮力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密度,所以教師可先嘗試讓學生認識密度是什么。比如將一定量的酒精和水混合攪拌均勻,最后得到的液體總體積卻不是二者體積之和,由此證明物質內存在很小的間隙,所以,每一個物質都有一定密度。然后,在下一節課教師再讓學生嘗試做將雞蛋“浮起來”的實驗,讓學生以“向水中加鹽”的方式提高水的密度,使雞蛋受到的浮力增大進而浮上水面。通過這些實驗,雖然學生還不太了解浮力的具體原理,但是學生可以知道一件事:密度決定浮力,由此學生也就基本掌握了浮力的常識。
總之,在《指南》引領下的幼兒園科學活動要求教師能夠有效地規避幼兒園教學小學化的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科學探究。同時也應安排好探究內容的合理性與適應性,對于那些較難的探究內容還可以采用層層深入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這樣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才具有教育意義,才能使學生得到有價值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吳鴿英.推“波”助“瀾”有學問——幼兒園科學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的科學運用[J].好家長,2017(6):75
[2]佚名.幼兒園科學區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現狀與思考[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