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
摘要:從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高中語文口語交際訓練課程存在隨意、無序的低效率狀態,并且,相當一部分的語文教師教學觀念落后,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他們仍然把教學的側重點放在閱讀和寫作上,而對于口語訓練的態度則是可有可無,漠不關心的。因此,對高中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訓練進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口語訓練;高中語文;教學探討
口語交際是以學生聽、說訓練為目的訓練內容,也是一種雙向、甚至多向互動的言語活動。學生只有在動態的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活動中,才能增強口語表達能力,才能學會分析、歸納、評價的思維方法,才能形成由語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構成的口語交際能力。而語文教學重讀寫、輕口語交際的現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是教材內容的缺失和評價制度的缺失,作為一線語文教師試圖通過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也好像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能提供可操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一、高中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
1、學生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夠。口語交際能力對個人的未來發展起著積極作用。高中語文課堂作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式,對口語交際的訓練則少之又少,語文教材中的“表達交流”部分大多是依靠學生課后翻閱的,所以,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一般,而且經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發言的積極性;有些學生則渴望發言,但又害怕出錯,也放棄發言的機會,所以,在課堂上活躍的學生只有極少數的人,絕大部分學生沒有機會或者自己主動放棄鍛煉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這主要歸因于學生自身和教師方面,首先,學生由于自身膽怯,不敢在教學課堂發言;其次,也存在教師提供給學生發言的機會有限,且傾向于提問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
2、教師對口語交際理解不透徹,執行力度不夠。盡管新課標已推行了數年,但是語文教師對于口語交際的理解并不深入,很多教師甚至不太理解這一內涵,當然,大多數教師都認為應該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因為語文課堂不僅涉及讀寫方面教學,而且也應涉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但是,在現實的語文課堂中幾乎沒有口語交際教學,在教師的教研內容里也基本沒有涉及到課堂互動以及下意識地鍛煉學生口語交際等方面,有些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雖然注重師生互動,但是在課堂上也很少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主要歸因于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語文教師不易對教學內容進行設置,當然,也無暇顧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提高高中語文口語訓練的建議
1、教師教育觀念的改變和自身素質的提高。首先,教師觀念必須改變,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體現出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很多教師能夠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口語交際教學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只有教師重視了,口語交際教學才能真正的開展起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其次,教師應該豐富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老師首先就必須大力吸收口語交際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的口語交際教學理論方面的知識,還應該具備豐富的口語交際實踐知識,更應該具備豐富的涉及文學、歷史、地理、教育學、心理學、外語等各個領域的知識,擁有了這些知識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課時,就能更好的保證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思想的先進性和語言的規范性。
2、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克服膽怯心理。首先,重視口語交際的重要性。作為學生學習成績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全為了提高學習成績,為了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學,整天就只會死讀書,讀死書,忽視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尤其是口語交際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學生必須認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其次,同人交往時應該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多到社會實踐中去鍛煉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一些學生在陌生人或眾人面前講話,往往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語無倫次。這是膽怯心理在作怪。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這是每個人都有的,不必擔心。那么作為學生我們該如何克服害羞、恐懼心理呢?我認為一種簡單方便的訓練方法就是可以通過讓自己常走上講臺演講或者課堂上常回答老師提問來訓練。
3、制定口語交際教材,完善體系。新一輪課改對口語交際教學體現出了極大的重視,那么為什么在口語交際教學方面會出現了極大的隨意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套完整的口語交際教材。首先,我認為我們必須開發出一套具有高中特色的漢語口語交際教材。21世紀,是一個知識與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因此教材的編制必須與時代結合,以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教材編撰首先應遵循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有特色的指導思想,優化整合課程內容,不斷豐富和創新教材的內容和形式。其次,教材的內容和形式既要體現高中教育的特點,又要符合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內容應能充分反映高中學生學習者主體的需求,要與他們的思想和生活相關,能引發學習者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廣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深刻分析影響學生能力發展的不利因素,積極整合課內外資源,優化教育教學環節,發揮情感促進作用,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