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義 蘭凱 劉碧波 李瑜 李平


摘要:目的? 為響應國家卓越醫師人才培養計劃,提升醫學生綜合素質,探索實際、可行、有效的外科學臨床基本技能教學模式。方法? 選取我校2015級卓越1503班60人設為對照組,2016級卓越1604班60人設為實驗組。對照組實施傳統模式教學,實驗組實施多元化情景模擬綜合訓練教學。在完成所有操作項目培訓后進行考核,比較兩組學期末外科學基本技能考核成績、5套題目的平均得分及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結果? 兩組學生在抽取的五套試題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外科基本技能單項操作成績和班級總體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生評教方面,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獲得的滿意度高于傳統教學,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元化情景模擬綜合訓練教學能夠提升外科基本技能的教學質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師生互動、交流,更易于讓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并靈活應用,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外科學;卓越醫師;外科基本技能;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R856.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4.001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4-000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excellent physician training program, and to explore practical,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for basic clinical skills of surgery. Methods? 60 students in the 2015 class of Excellence 150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60 students in the 2016 class 1604 class were set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raditional mode teach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gram for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After completing all the training of the operation project, the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scores of the basic skills examination of the two groups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five sets of question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ents with the two teaching mod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cores of the five sets of test questions (P>0.05). The single operation scores of the basic skil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verall grad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erms of student evalua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diversified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Diversified scenario simulation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surgical skills,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enhanc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make it easier for students to internalize knowledge and apply flexibly. It is worth promoting application.
Key words:Surgery;Excellent physician;Basic surgical skills;Diversified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目前我國培養臨床醫生的模式仍然是以五年制本科教育為主。雖然絕大多數醫學生能夠在學制內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但其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仍處于較低水平,無法直接勝任臨床工作。此外,我國基層醫生的缺口仍較大,而且總體質量有待提升。針對這些問題,2012年國家提出實施卓越醫師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可持續發展,為醫學事業補給優秀人才,實現全民健康醫療[1]。臨床醫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其課程任務繁重且要求學生在短期內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然而,當醫學生面對如此繁多而枯燥的課程時,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始終保持專注,進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為此,許多醫學類高校都在進行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以期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作為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的試點高校,也在積極進行課程、教學等方面的改革。本研究以外科學基本技能教學為例,探索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的教學效果及推廣開展的可行性。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5級卓越1503班和2016級卓越1604班學生各60人作為研究對象。以1503班學生為對照組,其中男生17人,女生43人;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89±1.35)歲;高考入學成績為(520.30±13.28)分;1604班學生為實驗組,其中男生19人,女生41人;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35±1.17)歲;高考入學成績為(523.30±16.94)分。兩組學生性別、年齡、高考入學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培訓方法? 對照組學生實施傳統教學:由授課講師講授并演示外科學基本技能操作項目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必要時借助模擬人完成教學,演示結束后,學生自由分組練習,上課地點在普通實訓室。實驗組學生實施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按如下步驟實施:①由授課教師講解基本技能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現場演示,之后給予學生40 min時間練習示教內容;②練習結束后,播放提前收集的臨床真實視頻案例或按照課前設計好的模擬情景,并在觀看的過程中設置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問題或進行情景延伸、拓展,由學生分組完成對問題的討論、分析和回答;③學生匯報結束后,由授課教師進行分析、點評;④隨堂抽取2組學生進行考核,記錄考核成績并進行總結。此外,在實施過程中,還要介入人文關懷相關內容。
1.2.2考核方法? 在期末進行外科學基本技能考核時,抽取其中5套操作作為考核試題:第1套為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第2套為消毒、鋪巾;第3套為單人CPR;第4套為外科縫合;第5套為換藥、拆線。考試時實行百分制考試,由學生隨機抽取其中一套進行操作,監考任務由1位非授課教師承擔,按照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操作標準進行量化給分,考試結束后,匯總成績并進行比較分析。
1.3評價指標? 比較分析5套題目平均得分、單項操作成績及班級成績,并以問卷形式調查教學滿意度。問卷內容包含4個評估項目:教學態度(20分)、教學內容(31分)、教學方法(26分)、教學效果(23分);結果判定標準:若總得分≥85分,可認定為滿意,否則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外科學基本技能5套考核試題平均得分比較? 兩組學生在5套試題上的得分情況分別為:第1套(71.83±16.25)分,第2套(69.59±13.35)分,第3套(72.10±12.20)分,第4套(74.13±16.62)分,第5套(69.70±12.05)分,各套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11,P=0.98)。
2.2兩組外科學基本技能單項操作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的單項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外科學基本技能總成績比較? 實驗組外科學基本技能班級總成績為(76.50±10.23)分,高于對照組的(66.30±12.9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4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滿意程度的比較? 兩組學生對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的滿意度高于傳統教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26.42,P<0.05),見表2。
3討論
2017年李克強總理在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中指出:人才是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第一資源,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對加強醫學人才隊伍建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有重要意義[2]。該指示對醫學院校培養臨床醫學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臨床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更是一個系統工程,最終能否培養出一名合格的、具有崗位勝任能力的醫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外科學作為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外科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等理論知識,還需熟練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大多院校需安排2~3個學期才能完成教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以往認為外科基本技能是外科學的從屬課程[3],在授課時教師主要采用講解和示教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對于一些簡單的操作項目而言,基本可達到教學目的,而對于復雜的操作項目,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成為了一種“催眠式”的教學方式,很難高質量地實現教學目標。此外,近年來很多醫學院校的招生規模越來越龐大,然而教學資源卻極其匱乏,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高質量專業人才培養難度。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醫學教育并實施卓越醫師計劃,建立卓越醫師培養體系,旨在重點提升醫學人才的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和實踐素質[4]。我校作為“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的試點高校,在外科學基本技能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引入了新的教學模式——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通過與傳統教學相比較,發現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外科基本操作的成績和能力。相比較而言,對照組學生對已學過的技能操作遺忘得很快,而且不能將這些技能“外化于行”,而實驗組學生在面對模擬臨床情景時卻能合理應用這些基本技能。這可能是由于在教學的過程中,授課教師不僅讓學生練習基本操作,同時通過模擬各種各樣的臨床場景,讓其在學習時將自身置于臨床場景而非實驗室。此外,通過引入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提升,對此種教學模式的滿意度也高于傳統教學。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習知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般需經過“初步感知”“外化于行”“內化于心”等過程,只有經歷了這些過程才能將知識技能真正轉化為“能力”。然而,傳統教學往往具有強迫性,并且只讓學生經歷了“初步感知”和“外化于行”,結果是學生只學到了知識而不具備某種能力,而當前教師授課的對象均為“90后”,多數個性特點鮮明,主觀判斷力較強,不愿意輕易接受強加于自身的事物,學習知識亦是如此[6]。本研究引入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注意力時刻集中在如何應用外科技能去正確處理臨床病例,而非技能本身,并且通過細致的分析和點評,加深學生對技能的記憶和理解,提升課程的趣味性,避免了傳統那種“死記硬背”式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副作用”。這也可能是實驗組學生外科基本技能的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在國家著重提升醫學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大背景下,各醫學院校應當大力倡導和大膽嘗試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力爭培養出具有崗位勝任能力的醫學專業人才。通過在卓越醫師試點項目的大膽嘗試,筆者認為,多元化情景模擬教學是提升醫學生實踐技能素質的途徑之一,其教學理念與國家提倡醫學生應“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核心思想一致,值得廣大師生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曉燕.實施卓越醫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思考[J].繼續醫學教育,2014(12):12-13.
[2]劉成玉,王元松,李云芳,等.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下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3):303-306.
[3]孟彩霞,高穎,王琦,等.“卓越計劃”下培養醫學生臨床技能的調查與研究[J].臨床醫藥實踐,2017(26):967.
[4]馬靜,楊麗莎,梁志清.關于“卓越醫師”教育培養的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2(2):243-244.
[5]倪菁,白丹,劉碧波,等.臨床技能學教學方式改革在卓越醫師培養中的必要性及探索[J].醫學信息,2018,466(11):36-38.
收稿日期:2019-4-8;修回日期:2019-4-25
編輯/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