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⒐饩S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復護理在提高腦梗死患者治療效果及改善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梗死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早期康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治療效果、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7.50% vs 7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MMSE評分為(21.46±2.13)分、Barthel評分為(57.81±5.69)分,均高于對照組的(18.52±1.84)分、(43.26±4.3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進患者病情的好轉。
關鍵詞: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3.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4.063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4-018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mproving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7.50% vs 77.5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MS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21.46±2.13) points and the Barthel scores were (57.81±5.69) points,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8.52±1.84) and (43.26±4.3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condition.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Cognitive function;Daily living ability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指由于患者腦部血管發生堵塞或者狹窄所導致的疾病,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1]。腦梗死患者的腦部會發生缺血、缺氧的現象,致使腦部的血管、細胞、神經等出現壞死或者軟化的癥狀,隨著病情不斷發展,會表現出失語、偏癱、意識障礙、語言障礙、運動障礙等多種臨床癥狀,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此病能夠導致其殘疾甚至死亡[2]。腦梗死患者需要接受及時的治療,以快速改善臨床癥狀,挽救生命,但是患者在治療后容易出現后遺癥,因此在治療后需要對患者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治療效果[3]。本文主要研究早期康復護理在提高腦梗死患者治療效果及改善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治療的腦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53~86歲,平均年齡(69.42±6.76)歲;病程1個月~1年,平均病程(6.15±0.64)個月。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54~87歲,平均年齡(70.27±6.84)歲;病程2個月~1年,平均病程(6.72±0.68)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環境,幫助其保持平臥位,實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若生命體征出現波動幅度較大的情況時,護理人員要立即通知醫生進行相關治療;定期幫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內的異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
1.2.2觀察組? 在接受治療后,立即對其早期康復護理。護理方法:①坐位平衡訓練:腦梗死患者在治療后的初期,生命體征不平穩,在此時主要以臥床休養為主。此時對患者進行功能訓練時,主要是幫助其鍛煉坐位平衡的功能;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訓練時,引導患者的肩關節呈外展外旋位,髖關節呈內收內旋位,使足尖和足跟保持垂直狀態,以進行坐位訓練;處于臥床休養時,每30 min幫助患者變換一次體位,同時可以幫助其進行簡單的生活自理活動,在更換衣服時,可以指導患者保持坐位,以提升其坐位平衡能力。②肢體功能訓練:當坐位平衡訓練合格后,可以對患者開展肢體功能鍛煉。首先要對患者的肢體進行按摩,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避免發生關節僵硬或者痙攣的現象;在實施肢體鍛煉時,要以患者的各個關節作為鍛煉重點,從近端關節逐漸到遠端關節,由大關節到小關節,逐漸增加關節活動幅度;當可以下床活動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進行下床活動,首先做站立練習,并逐步向慢走過渡,以幫助其恢復肢體功能。③認知功能鍛煉:在康復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開展合理的認知功能鍛煉。在鍛煉時,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語言溝通,以逐漸恢復其語言功能,然后通過播放音樂、影視的方式,增加其對事物的認知功能。④日常生活鍛煉: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食、大小便訓練,并幫助其進行口腔清潔、身體清潔、衣物換洗等,以逐漸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認知功能評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評分(Barthel)。
1.3.1療效標準? ①顯效: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均得到顯著改善,MMSE評分提升率≥20%;②好轉: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12% 1.3.2 MMSE評分? 使用簡易智力檢查量表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估,患者得分越高說明認知水平越好。 1.3.3 Barthel評分? 使用Barthel指數法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主要包括患者的進食、移動、大小便、轉移、活動、穿衣、上下樓梯等方面,患者的得分越高,說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Barthel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MSE評分、Barthel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MMSE評分、Barthe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腦梗死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是由于患者血液中的血栓、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脂肪等栓子進入患者的腦動脈血管而發生的疾病[4,5]。腦梗死能夠使患者的腦部缺血、缺氧癥狀嚴重,進而出現昏迷、偏癱、失語等多種臨床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6,7]。 腦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療后,需要對其開展康復訓練,以幫助患者恢復各項功能,提升生活質量[8]。本次研究對腦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早期康復護理是通過對患者開展坐位訓練、肢體功能訓練、認知功能訓練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全面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促進病情好轉,使其有較高的生活質量[9]。對患者實施坐位訓練,能夠幫助其找尋身體的平衡點,并提升對康復治療的信心;合理的肢體功能訓練,能夠促進患者身體的血液循環,減少肢體的不適感,對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認知功能訓練,有利于改善患者對周圍事物的認知,可以提升自我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能夠使患者快速的適應正常生活,對促進其病情康復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7.50% vs 7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MMSE評分為(21.46±2.13)分、Barthel評分為(57.81±5.69)分,均高于對照組的(18.52±1.84)分、(43.26±4.3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可以顯著提升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進病情的好轉。 參考文獻: [1]蘭恒群.康復護理干預在改善腦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認知功能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藥,2016,20(9):1803-1806. [2]盛素琴,宋振華.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8):2288-2290. [3]劉蕊,姜慧萍.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外醫療,2016,35(10):147-148. [4]藍小玲.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質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7,8(20):66-67. [5]韓彥姣.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質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4):162-164. [6]程麗平,趙海云,王世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質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7):151-152. [7]江燕麗,甘小莉,肖展翅.強化認知功能訓練在腦梗死后非癡呆認知功能障礙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8):24-27. [8]陳奮偉,劉東煒.丁苯酞軟膠囊治療進展性腦梗死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9):110-112. [9]孫麗楠,姜貴云,何曼.早期認知訓練治療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6,38(12):904-906. 收稿日期:2018-11-9;修回日期:2018-11-20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