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6日,國常會提出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在原有1年期品種基礎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品種,由各報價銀行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方式報價。8月17日,央行發布公告,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新的LPR報價方式于8月20日起正式施行。央行強調,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提高LPR的市場化程度,發揮好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新的LPR形成機制并不會使房貸利率下降。金融行業應當注意,“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離,同時,避免把房地產工具化。降準、降息都有空間,但是降不降還要根據經濟增長和物價形勢。
中金公司:本次貸款定價“參照系”的調整暫未涉及房貸。5年期LPR利率單獨報價,為貨幣當局單獨引導房地產利率走勢提供了可能性。雖然短期內央行對LPR仍有一定的監督和引導,LPR定價的靈活性和波動率仍有待觀察,但完善LPR定價機制無疑是央行向利率市場化方向邁進的又一步。
華泰證券:央行僅對增量貸款實施LPR替代,存量逐漸替代是為了緩釋對銀行的影響;每月報價是為了給銀行企業個人對浮動利率的適應過程;隨著機制調整,LPR需對前期市場利率下行有更多反映,必然會有降息過程。我們認為LPR機制調整對股票市場而言是較大利好,通過推動利率市場化降息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有利于所有行業,預計短期有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雖然略不利于銀行業,但暫時先動增量,我們認為央行此次已經足夠呵護銀行。對債券市場而言是較大利好,預計隨著降息操作落地,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望下行至2.8%。
聯訊證券:整體來看,該措施有助于降低實體融資成本,銀行進一步讓利實體,有助于實體風險偏好提升,但仍受制于實體融資需求。落實到大類資產上,該措施利好權益(成長板塊)和信用債,信用利差將繼續收縮,利空利率債,但沖擊有限。
中泰證券:之前我國LPR的報價不夠市場化,幾乎和基準貸款利率走勢完全一致,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的變動,并軌后LPR利率與市場利率的聯動性將增強,朝市場化方向再進一步。最終LPR的報價結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銀行加點的大小。當前銀行負債端成本比2016年高很多,凈利差也在壓縮,在這種情況下要預期LPR利率比當時低很多似乎不太現實。往前看十年期國債利率有望突破2.5%的低位,大類資產的配置也應以經濟總量放緩、利率下行為主線,以高分紅、高股息的類債券資產賺取穩定收益,以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經濟龍頭資產博取彈性。
7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8%,比6月增速1.4%微升。其中,稅收收入同比下降2.9%,比6月6%跌幅收窄;非稅收入同比增長56.2%,比6月39.6%增速大幅加快。國家稅務總局表示,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新增減稅主要包括增值稅改革減稅4369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減稅1164億元,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減稅3077億元。下半年將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為實體經濟減負增效。——摘自中金公司宏觀經濟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