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
中國人民銀行8月17日發布公告稱,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行類型在原有的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此次由10家擴大至18家。西安銀行脫穎而出,成為此次報價行擴圍后的新成員,也是入選的兩家城商行之一。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增加的報價行都是在同類銀行中貸款市場影響力較大、貸款定價能力較強、服務小微企業效果較好的中小銀行,能夠有效增效LPR的代表性”。入選報價行后,西安銀行快速響應,立即組織業務骨干開展專題討論,迅速形成LRP報價,并梳理制度流程體系,優化合同文本,積極溝通協商,成功向一家科技型小微企業發放了基于LRP報價的首筆貸款。
2019年以來,西安銀行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嚴控風險,提升質量”的經營思路,持續調整優化貸款投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重點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夯實基礎。西安銀行積極發展普惠金融,持續推進小微業務的發展,提升客群細分能力,優化資產業務結構,助推小微金融發展模式轉型提升。西安銀行長期秉承“服務中小,支持地方”的經營理念,不斷加強服務機制創新,強化小微業務專業化、集群化運作,并設立專職審批人制度,縮短審批流程,審批時間最短縮至1天。同時通過線上與線下渠道結合的方式,打造特色小微民營金融服務平臺。此外,還積極推動樂享貸業務上線運營;并積極強化銀稅互動,與陜西省國稅局簽訂《銀稅互動協議》,依托稅務數據開發了“西銀e貸”業務,多渠道拓寬融資渠道,破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西安銀行認真研究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大力支持重點項目和重點領域,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血脈作用”,積極支持基礎設施在建項目及補短板項目建設,積極支持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公用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大對制造業、新興制造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重大項目以及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助力三農和實現金融精準扶貧也是西安銀行金融資源支持的重點領域。據悉,西安銀行推出了互聯網農戶貸款“西銀京農貸”,利用互聯網渠道及大數據技術,解決了傳統農村信貸業務審批難、額度低、手續多等問題。同時,西安銀行積極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對三農和扶貧的信貸投入,通過產業帶動、龍頭企業帶動多種形式,在促進涉農企業發展的同時,帶動農民增收和就業。
西安銀行緊緊圍繞地方產業引導政策,不斷加大對文化金融的資源投入,以專業機構和人員開展文化金融服務,探索金融與文化的真正融合,推行文化金融特色化經營策略。對內通過創新組織架構、優化服務流程搭起文創金融的“主骨架”,對外創新擔保方式、發揮投資銀行優勢、加強機構合作打通文創金融的“主動脈”,并在區域內樹立西安銀行文創金融的品牌優勢。西安銀行的文創金融品牌已經深入陜西全境,從陜北黃土到陜南山水,從歷史文脈到紅色追尋,從旅游景點到影視巨作,西安銀行的“文創金融”成效已開始顯現。
7月26日,西安銀行披露2019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向市場和投資者交出了一份相當出色的成績單。截至2019年6月末,西安銀行總資產2571.27億元,較年初增幅5.60%;吸收存款本金總額1621.97億元,較年初增幅3.99%;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1435.61億元,較年初增幅8.18%。報告期內,西安銀行實現利潤總額16.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8.5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11.08%;資產質量仍然保持上市銀行優秀水平,不良貸款率1.19%,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48.66%,較年初上升32.13個百分點,風險抵御能力持續增強。西安銀行不斷提升的資本充足率和抵御風險能力將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凝聚新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