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韓東晟
摘 要:黨的十九大科學系統地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并把它確立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其形成和發展有其深厚的理論淵源和現實基礎。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更好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利于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更好地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有利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進,更好地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更好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歷程;歷史意義
實踐是檢驗理論最好的老師,在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中,新的思想會迸發出璀璨的光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了新時代,誕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十八大以來全黨同志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站在歷史的節點上,運籌帷幄,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戰略,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
“任何實踐活動的產生都是在特定社會歷史時空環境下展開的,都受主客觀歷史條件的雙重制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秉持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原則,從具體的中國國情出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科學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其中,準確地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總目標、總體布局、發展方式和動力、外部條件等基本問題,涵蓋了眾多領域的問題,適時根據中國新的具體的實踐對中國各方面的情況做出了充分的指導。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內容體現在“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上,它回答了中國進入新時代后,要完成的使命和目標,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引了方向,也為我們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思路。
我們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同時,要堅持“四個自信”,增強自我的理論素養,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探索出一條適合于中國自己的道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應時代需要而生的,是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實踐總結出來的偉大思想,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黨的十九大通過黨章的形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這是黨的十九大奉獻給人們的一個思想碩果。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歷程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公開發表,給黑暗帶來黎明的曙光,昭示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準備了理論依據,開創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局面。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世界人民的解放帶來希望,也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從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先后孕育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根據中國國情做出的偉大抉擇,是人民正確的選擇,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創新和發展,是黨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同志勵精圖治,在繼承前幾代領導人奮斗成果的基礎上,為中國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中國共產黨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支持者,又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因此,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黨的思想理論的兩個主要來源。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博大精深的文明史,給中國共產黨的理論發展提供了文化源泉,滋生出21世紀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已經深深烙印在中國人民心中,始終堅持它的地位不動搖,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經歷歲月的洗刷,越發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是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的一個原則。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汲取充分的精神養料,壯大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展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魅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面臨著一些重大的亟需解決的時代課題,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來回答。正是這樣的形勢下,即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面前,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立足中國具體的國情,把馬克思主義具體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以全局的眼光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創造性,實現現代化建設質的發展,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偉大思想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提出的新的治國理念和國家戰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鮮的血液,突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特色和實踐特色,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光輝篇章。
世界大變革時期,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人類社會迎接的挑戰將會是異常嚴峻的。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全新的視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新方案,如新安全觀、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國也正在融入世界這個大集體當中,壯大自己的“朋友圈”,成為世界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在習近平新時代的思想指導下,秉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尊重各國的多樣性,借鑒他國的優秀文明,為推進世界的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最大的貢獻。
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集結了黨和人民的實踐和智慧,各方面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完成了人類思想史上的這個偉大作品。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具有歷史性的決斷,即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偉大命題,并將其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是正確的決定。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抓住歷史機遇,準確定位自身,催生新思想,讓新思想帶動新發展。21世紀的偉大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注重總結歷史經驗,尊重社會現實,是新時代黨的歷史性的貢獻,為我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時它也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一)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更好地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主義歷經歷史和時代的洗禮,煥發出新的氣息,特別是十九大形成的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促使馬克思主義擁有新鮮的血液,展現出強大的活力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理論魅力,主要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于科學‘解釋世界,而且致力于積極‘改變世界。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運用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再邁進一個新臺階。
新時期,無論哪個國家尤其是社會主義國家運用馬克思主義,它都要把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本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更有利于發展本國的馬克思主義,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使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完全與自己的實際相融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為人類世界奉獻充滿中國智慧的思想。
(二)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地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世間事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有其存在的規律性,尊重它們的循環規律,所謂規律,是指事物之間存在的內在的、必然的、本質的、穩定的聯系。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極大地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得我國經濟發展得到質的提升,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完成了中國人民從“三座大山”中站起來到“改革開放”富起來再到“新時代”的強起來的巨大飛躍,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增進了國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歷經將近百年的時間,中國共產黨根據自身的特點和中國具體的情況,積極探索出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為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理論援助,也產生出了偉大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偉大事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偉大思想來做理論支撐,而偉大思想的進步,也離不開偉大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探索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規律,必須從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中去尋找,實踐出真知,從中找到豐富的資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探索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提供了理論準備和實踐經驗。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供充滿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為世界創造出美好的未來貢獻出中國力量。
(三)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進,更好地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始終堅持的方向。“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是在建黨一百周年時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在建國一百周年時要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的現代化,這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兩個一百年”的宏偉藍圖固然美好,但要實現,其任務艱巨,需要我們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人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在這一旗幟的指引下,需要我們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來凝聚人心,集聚中國力量,發揮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的作風,相信“兩個一百年”的崇高目標一定會實現。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奮斗,這是黨和人民對美好未來的愿景,要把這一美好愿景由理想變為現實,那就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更好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今的世界正處在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中,但和平和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在這樣的國際機遇中把握主動,擁有統籌謀劃的大局觀,爭取獲得合作共贏。中國現在是國際體系中的一員,積極倡導國際合作發展,為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中國經驗。新時代的這個偉大思想不僅推動了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穩步發展,還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方案。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世界人民一道努力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共同維護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健康建設。“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推動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力求建設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治理體制,為世界其他國家的建設創造出穩定的環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為世界各國促進和平發展提供的理論智慧,更是構建美麗的命運共體的理論指導,還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黨和人民群眾應懷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雄心壯志,致力于走好中國新時代的長征路和復興路,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世界的和平發展作出中國的貢獻,打造富有幸福感的命運共同體。
四、結語
時代的發展,實踐的發展,相應的思想理論也要更新換代,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更要做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與時俱進。新的時代條件下,呼吁新的理論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創新發展。黨的十九大上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指導思想,不僅能鞏固全黨共同努力奮斗,堅定信念,還能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協調發展。在黨的新思想的指導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尚慶飛.“新的歷史特點論”:黨中央治國理政科學體系的歷史基座[J].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頁.
[3] 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頁.
[4]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6頁.
作者簡介:王博(1994.10- ),男,甘肅白銀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科學社會主義運動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韓東晟(1993.01- ),男,四川成都人,政治面貌 團員,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