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駿 劉雅培 豆慧
摘 要: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關系著黨的建設和國家的前途,而時政素養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反應平平,對身邊發生的時事要聞也多是充耳不聞,如此種種,不禁令人深思。我們對大學生時事政治關注程度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究其原因、結合時代潮流得出八條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政關注;策略研究
2019年3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時政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時代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時代,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沖擊,國際國內形勢的不斷變化,關注時事政治可以讓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的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現狀,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新形勢下成長的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后備軍,也是我國屹立世界之林不倒的中堅力量。然而,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當老師問到有關時政的問題時,整個課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上熱中溫下冷”的說法在現實中是否也是這樣呢?
當代大學生對時政的關注程度引人深思。我們通過調研了解到大學生對時政的認知狀況,并針對調研情況分析出大學生時政關注程度的影響因素,積極想出加強大學生時政關注度的對策建議,能夠為高校培養大學生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一、目前大學生對時事政治關注程度的現狀
目前大學生對時政的關注程度可以從范圍,頻度,深淺,目的四個方面得出: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學生關注時政的內容廣、渠道寬;不同人群對時政的關注頻度有差異,性別不同對時政的關注頻度不一樣,文理科不同專業不同對關注時政新聞的頻度也會有不同;大學生關注時政的程度為淺顯化、興趣化;在目的方面,高校學生關注時政的心態多功利化,當問及他們出于什么目的了解時政時,大學生中“對未來擇業有幫助”和“與人交流有話題”這兩種回答的比例比較大。
二、影響大學生時事政治關注程度的因素
由此現狀,我們從社會、學校、個人三方面分析出了影響大學生時政關注程度的因素:
在社會方面,社會環境中新媒體對于時政的宣傳比重占得太少,大學生周圍的時政話題交流的比較少;在學校方面,學校對時政教育的重視度不夠,時政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一般,教育的內容缺少時效性;對于大學生自身,他們缺乏與時政相關的理論知識,政治參與度較低,缺乏接受時政教育的主觀意愿。
三、加強大學生時事政治關注程度的對策建議
基于以上諸多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八點加強大學生時政關注程度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新媒體的引導
大學生容易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感興趣,因而對大學生的時政引導應跟上大眾的潮流。可以采用抖音小視頻等年輕人喜歡的易于接受的新鮮事物來宣傳時政,也可以在微信、微博、QQ等大學生接觸較多的軟件中增加時政的推送比例。
(二)打造多元化的時政宣傳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的訪美漫畫曾經紅極一時、“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這句新年賀詞廣為人知,以這種漫畫形式或者其他緊跟時代潮流的方式宣傳時政,會吸引大學生的眼球。
(三)提高大學生的政治參與度
讓大學生參與一些與他們自身利益切實相關的政治決策,讓他們以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的身份去關注,才能調動他們積極性;此外,政府部門也可以帶領大學生參觀我國的政府機構并做詳細講解,以此來提高大學生對政治結構關心程度。
(四)完善思政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方式
思政教學要由淺入深,從興趣出發,全面具體,滲入日常。可以在學校新聞網和手機校園軟件專門開辟一個空間,由學校思政人員為學生篩選重要的時政新聞,還可以請思政老師在新聞下面進行點評,為學生講解,學生也可以在線與老師溝通交流。
(五)將時政與思想政治課相結合
應該要做到“四個”避免。避免一次結合,一勞永逸。避免照本宣科,要有深入分析。避免語言嚴肅刻板,要生動有趣。避免一次期末考試定乾坤,將時政思政考試放在平時,時政應該重在平時的積累,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六)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素質建設
增強教師時政宣傳的責任擔當,定期對教師時政知識考核,加強教師隊伍和專門力量建設。
(七)高校時政活動與大學生利益掛鉤
目前大學生對政治的認知尚未成熟,比較追求個人利益,我們需要為大學生提供了解時政的活動,如舉辦各類時事政治的競賽活動等,學校可以給表現優秀的學生有關獎勵。例如可以與評定綜合素質或獎學金掛鉤等來激發大學生參與時政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大學生的關注時事政治的關注程度。
(八)加強青年黨員引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發揮班級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周期性的舉辦小型時政座談會,從而形成燎原之勢。青年黨員在與同學們交流時可以以興趣入手引入時政話題。眾所周知,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有更多共同話題。因此從大學生們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青年黨員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關注時政會感染周圍的同學,從而培養大學生關注時政的習慣。
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對時政的關注程度低下是十分危險的,加強大學生的時政關注程度迫在眉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提高大學生對時政的關注度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創新,重視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充分調動大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去發現其中的平衡點。希望我們的調研能夠對提高大學生時政關注度有所幫助,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焐熱大學生對時政那顆冰冷的心。
參考文獻
[1] 王雪.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時政內容運用.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2] 馮乾坤.高校大學生對國家時事的認知關心程度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6.19期.
[3] 吳慧蕾.大學生時政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評論,2013年第3期.
[4] 楊蜀冀、黃亞萍.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問題研究——基于成都大學的調查[N].成都大學學報,2016年8月.
[5] 羅玉.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中融入時政教學的路徑構想[N].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年第12期.
基金項目:本文屬河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度《科研苗圃工程》項目(編號:00104355-2018-2,MP2017-3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嘉駿,河南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輔導員。
*通訊作者:劉雅培,河南省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學生。豆慧、江夢娟、劉燦燦,均為河南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