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銘
摘 要 石油是重要的資源,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石油市場的變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結合自身經驗,圍繞我國石油市場的特點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 石油市場 發展
一、引言
回望2018年,國際油價整體上揚,整個國際市場成品油供需環境大體寬松,石油市場消費保持增長態勢;受到新型綠色能源的沖擊,成品油競爭環境越發激烈。國內石油生產增速卻比不上市場消費增長的速度。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原油產量為1.9億噸,同比下降1.3%;產量的下滑意味著難以憑借國內的生產開采能力滿足市場的需求。2018年全年,我國進口原油數量為4.6億噸,同比增長10.1%,這意味國內市場對國外原油的依賴程度越發嚴重。加快對我國石油市場的特點進行分析,探索有效的發展策略是業內人士十分關注的問題。本文結合自身經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給相關人士思路和啟發。
二、我國石油市場的特點
特點一:石油市場的對外依存度高。2018年,國內石油市場需求量同比提升,石油開采量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對國外石油依存度高達70%。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原油進口國。
特點二:石油市場的聯動性強。石油市場影響著能源、煉油、石化等上中下游多個板塊,聯系著能源化工等多個產業鏈。石油市場一旦發生波動,勢必對相關產業和板塊造成聯動性影響。
特點三:國內經濟發展速度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對我國石油市場影響較大。生產企業用油量的變化,給油氣產品的消費量造成影響。供給側改革的實施加上新能源結構調整戰略的推進給石油市場競爭引入了更多的波動性因素;市場中的中小型石油石化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競爭能力有所弱化。
三、我國石油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我國的油氣政策發展動態來看,2019年初,國家能源局公開表示2019年將加大油氣產業政策支持和改革力度,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2019年6月30日,發改委和商務部分別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相較過去,新的措施中,對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合資合作限制被取消。這一管理措施的公布預示著我國的整個油氣市場將進一步開放,我國油氣產業將向著市場化進程又邁入一大步。未來,隨著該管理措施及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實施,石油市場將打破原有的封閉壟斷的局面,油氣行業的格局也會有適應性調整。
從成品油市場來看,在政策的推動下,市場將會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競爭格局。石油煉化產業供給側改革繼續深入,產業布局向著越來越獨立化、大型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國內的獨立煉油廠未來將會持續擴大。從成品油產品來看,煤油產量有所上升,而柴油產量呈現縮減的態勢。隨著各個地區石油石化企業的重組,大型化的石化企業將在成品油市場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互聯網和數據技術的推動,成品油銷售市場的終端建設能力將更強,在相關設施和服務方面也會有更多元的合作,激發出成品油市場的活力。國家稅務部門對成品油消費稅采取了新的管理辦法,在加強稅務監管力度的環境下,石油石化企業在調整成品油生產、批發、營銷、零售等環節方面也會更加嚴格,市場競爭也會越來越有序、越來越公平。結合國際油價的波動情況,成品油市場的中間渠道會逐漸縮短,批零差價繼續收窄,零售終端只有走規模化、集約化的管理營銷道路,才能保持穩定持久營利。
從技術更迭和石油市場的信息智能化水平來看,目前5G技術馬上要全面到來,人工智能技術將有更多的技術支持來實現石油行業的數字化建設進程。新的技術為石油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賦予了動能,油氣儲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斷提升。智能化站點、物聯網技術進入石油生產、加工、運輸、倉儲、零售等多個環節,成品油的商業儲備以及倉儲設施建設將從粗放化走向規模化。借助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石油市場的運作效率將會不斷提升。基于科技以及數據資源的支持,石油產業中乙醇汽油、非油業務的比重將有大的發展空間,形成主要業務和分支業務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的健康發展模式。
從環境保護方面看,石油行業屬于高污染行業。因此,在越來越嚴格的環境監管政策下,石油生產加工產業鏈條面臨越來越高的環保標準和要求。對于各種不合法不合規的小型石化產業,環保監管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必須采取措施來提升企業的環保管理技術水平,否則將有大批中小型石化企業面臨停轉。再加上新時期國家能源調整戰略的逐步推進、能源市場的不斷開放,越來越多的新型清潔能源涌現出來,聚集了大量的資金,吸引了優秀的人才。而這也會給傳統石油產業造成一定的壓力。全社會環保意識的覺醒對能源消費市場造成影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客戶嘗試新能源。雖然在短期內,對成品油的消費市場不會有較顯著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綠色環保型能源將在能源市場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比重。這也是能源市場中石油企業未來所面臨的最大威脅。
四、結語
國內外經濟環境劇烈變化,當前形勢下,我國石油市場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下,石油企業既要看到機遇,又要意識到挑戰。根據能源市場的變化情況以及國家的政策形勢作出適應性調整,以技術為重要的引擎和支撐力量,為石油企業儲備更多的競爭籌碼。如此,方能在未來的能源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
(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內蒙古呼倫貝爾銷售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田磊,金琴琴,付曉晴. 2018年我國石油市場形勢分析與2019年展望[J].中國能源,2019(02).
[2] 丁羽珊.我國石油貿易管理現狀分析及其發展戰略研究[J].化工管理,2018(07).
[3] 周波.我國石油鉆井技術及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