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最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量大幅增加。跨境電商成為我國國際貿易增長的重要一極。本文將基于海關通關制度的5大要素與我國目前的跨境電商通關制度,對我國跨境電商通關制度的構建進行分析,并且對我國的通關制度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 跨境電商 通關制度 貿易便利化
一、當前跨境電商通關制度介紹
在2014年第56號我國海關總署文件中制定了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通關管理的指導規則,同時在之后的數個文件中規定了更加詳細的跨境電商貨物物品通關制度。下面以海關通關制度的5要素來對跨境電子商務的通關制度進行分析。
(一)基本定義
跨境電子商務的通關可以被定義為海關對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1]并通過跨境物流運送的貨物和物品進行監管、查驗、計征關稅及放行的行政執法行為。
(二)貨物范圍
貨物范圍是指適用特定海關通關制度的貨物的范圍。對跨境電子商務來說,適用的貨物范圍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對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來說,其適用的貨物范圍為電子商務企業、個人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零售進出口的商品。
(三)適用條件
適用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制度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屬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限于個人自用并滿足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規定的條件。
第二,通過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能夠實現交易、支付、物流電子信息“三單”比對。
第三,未通過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但進出境快件運營人、郵政企業能夠接受相關電商企業、支付企業的委托,承諾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向海關傳輸交易、支付電子信息。
(四)通關待遇
電子商務企業在以《貨物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一般進出口貨物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并提交相關許可證件。在匯總形成《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向海關申報時,無須再次辦理相關征免稅手續及提交許可證件。個人在以《物品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屬于進出境管制的物品,需提交相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五)程序要求
根據海關總署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第八、九、十條,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企業與個人適用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制度的程序有如下要求。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支付企業、物流企業,應在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申報前,分別向海關提交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電子商務企業或其代理人應在運載電子商務進境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電子商務出境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場所后、裝貨24小時前,按照已向海關發送的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如實填制《貨物清單》,逐票辦理貨物通關手續。個人在以《物品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屬于進出境管制的物品,需提交相關部門的批準文件。[2]
二、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根據我國的《海關法》,海關的征稅對象包括進出境貨物以及進出境物品。二者在征收標準上較為不同,貨物需繳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物品要計征較低的行郵稅。在跨境電商的貿易模式中,進出境貨物與物品的界限易被模糊,本該繳納關稅和環節稅的貨物,可能會被商家通過分散快遞的方式以達到少繳稅費的目的。我國海關法規定個人行郵物品免稅額度為50元,[3]超過50元的部分依照物品的征稅標準征稅,這種方式仍為以郵寄進口而以貨物性質銷售的逃稅方式留下空間。
自2014年海關總署第56號監管文件出臺,到2018年海關出臺了10多份規制跨境電商的文件。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海關對跨境電商貨物和郵包進行通關管理的指導法規。在有相關政策規定的前提下,我國海關在面對跨境電子商務商品時,仍會面臨指導法規規定不明確不詳細的情況。
三、我國海關電子商務商品通關政策建議
創新、完善跨境電商商品管理制度。對跨境電商的商品同樣應加強前置和后續管理,海關總署在2018年諸多文件中均規定了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監管方法,包括跨境電子支付企業和平臺企業。對相關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監管可以為保稅跨境電商模式提供很多的便利。在“一線”進口時對商品進行查驗和檢查,通過前置管理可以減少在銷售的口岸環節對跨境電商產品進行查驗和其他手續的時間,減少跨境電商的通關成本。同時要適當加強對跨境電商個人物品的后續監管,對“螞蟻搬家”式的以物品形式進口商品再進行轉售的,可以通過設定合適的限額來進行限制,并規定只有經過海關認證的企業購買商品才給予進出境物品的待遇來減少類似行為的發生。同時伴以較為嚴格的處罰政策,來對類似行為進行威懾。
海關總署應設立一個跨境電商通關環節中可能會涉及的經營主體和管理主體在皆可接入的公共管理平臺,將跨境電商中涉及的主體進行整合,將辦理通關事務集中到一個平臺上。相關主體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信息交互,以達到快速核驗及通關的目的。
(作者單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作者簡介:王思言(1997—),男,河北石家莊人,本科在讀,主要研究方向:海關管理。]
參考文獻
[1] 來有為,王開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形態、障礙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05):68-74.
[2] 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Z].
[3] 李海蓮,陳榮紅.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其完善路徑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5(03):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