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
文化是社會最底層也是最深刻的力量,但如果不用心守候,不用“新”守護,它只是遺跡。
為什么要寫單霽翔呢?因為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一個將存量資源的價值進行了極大化開發、讓價值能被社會公眾更好地進行分享的人。
2012年,單霽翔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他用了5個月,踏破了20多雙布鞋,走遍了故宮的9371間房屋。在他的努力下,故宮對外開放出了史無前例的空間和文物,極大改善了參觀者的體驗,故宮的文物修復師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對象,“故宮萌”老少通吃,故宮屢上“熱搜”,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單霽翔剛到故宮時,故宮對公眾開放的區域只有30%,“非開放區,游客止步”的牌子隨處都是;99%的藏品沉睡在庫房里,觀眾所見不到1%。
觀眾進故宮,主要就是看皇帝上朝、睡覺、結婚的地方,沒有把故宮當一座博物館,
在單霽翔領導下,故宮人開始對1200棟古建筑進行修繕。武英殿修好了,變成了陶瓷館;慈寧宮修好了,變成了雕塑館;80年前被燒毀的古建筑修好了,變成了故宮學院。接著,要把沉睡在庫房里的文物修好,為此建立了文物醫院,200名文物醫生匯聚一堂。
2014年,故宮開放區域達到52%,2015年達到60%,2019年初達到80%。這些場景、空間、物品,是新創出來的;但原始的資源,其實一直都在那里,只是堆積封存著。
故宮曾存在嚴重的購票難、排隊長、入廁難等問題。
在單霽翔看來,關鍵是“究竟是以自己方便為中心,還是游客方便為中心”的問題。如果以自己管理方便為中心,可能就會讓觀眾不方便而以觀眾方便為中心.可能過去很多傳統的做法就要改變。
一個被廣為引用的例子是女士入廁問題。故宮經過大數據分析、多次反復實驗,發現女士洗手間應該是男士洗手間數量的2.6倍,于是按這個比例進行了調整.終于不用再排隊了。
故宮增加了售票窗口,保證98%的游客3分鐘內能夠買到票,還設計了網上購票與現場掃碼的入宮方式;以前走累了只能坐在石頭欄桿上休息,現在做了1400把椅子和很多樹凳,隨處可倚..
2010年,故宮文創網店“故宮淘寶”開張。但最初,趣味性、互動性部不足,影響不大。單霽翔上任后提出,故宮文創產品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以故宮文物研究為基礎,二是把文化資源真正地融入人的生活、
大開腦洞的故宮文創產品,已經突破1萬種,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
德魯克在1985年出版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指出,企業家是這樣的一種人——大幅度提高資源的產出;創造新穎而與眾不同的東西,改變價值;開創新市場和新顧客群;視變化為常態,將變化視為機遇而加以利用。
中國有大量的資源、上下五千年就是我們的文化資源。文化是一個社會最底層也是最深刻的力量,但如果不用心守候,不用“新”守護,它只是遺跡。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單霽翔這個有些另類的院長,給人留下了太多啟示,這些啟示的應用范圍,應該遠遠不止于故宮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