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錚
摘 要 新形勢下煤炭企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要求煤炭企內部的管理必須更加精細化、科學化。傳統的經營管理機制存在束縛多、激勵性不足、管理粗放等問題,因此需要企業主動創新求變,打破常規,大膽改革,通過積極探索和實踐,從理念升級、構建體系、完善制度等方面出發,形成新的管理機制,為企業的良好健康發展提供活力。
關鍵詞 煤炭企業 經營機制 創新
近幾年,煤炭行業逐步進入了去產能和轉型發展階段,對于傳統型煤炭企業尤其是生產年限較長的礦井來說,困難與機遇并存。
困難方面:隨著開采年限不斷延長,煤炭產能下降,優質資源枯竭問題愈加突出。生產條件差,傾角大、礦壓大,增加了安全管理和生產組織的難度。另外,生產治理工作量大,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精力進行治理。
機遇方面:隨著國家去產能政策持續深化,大量落后產能相繼退出,對于煤炭市場平穩運行十分有利,改革紅利正在持續釋放。為克服困難,搶抓機遇,煤炭企業必須主動創新求變,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大膽改革,通過構建以“內部市場經濟”為核心的新型經營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基層單位和廣大職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最大限度釋放創效潛能,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實施經營管理機制創新的重要意義
實施經營管理機制創新,是煤炭企業順應當前形勢和市場經濟環境變化的必然選擇,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要求煤炭企業必須全方位、多角度升級經營發展模式,企業內部的管理必須更加精細化、科學化。通過創新升級經營管理機制,構建以“內部市場經濟”為核心的生產經營模式,使得權責更加明確、獎罰更加分明、管理更加精細,能夠最大限度地激活各類生產要素,充分調動各單位和全體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推動企業健康運營和發展。
二、原有經營管理機制存在的不足
(一)職能管理上束縛多,單位和員工主觀能動性不足
以往公司層面、職能部室層面管得較多,束縛了基層單位的主觀能動性。基層職工習慣上認為經營管理是企業管理人員的職責,自身經營意識相對淡薄。
(二)執行上行政命令多,激勵和自主性不夠
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下,基層單位更多的是按照公司或上級職能單位的要求組織生產,在用工管理、薪酬分配方面權限較小,因此缺乏生產經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管理上相對粗放,精細化程度不夠
傳統的管理體系主要涉及“公司—各專業—各單位”層面,往往不能將管理單元細化到班組和崗位。另外,在管理內容上更注重指標完成情況,在過程管理、現場管理等方面不夠精細化。
三、煤炭企業創新經營管理機制的做法
(一)把握核心理念,落實主體工作
牢牢把握“內部市場經濟”核心理念,將每個單位視為一個獨立經營的主體,推行自主經營。合理地將自主經營權下放,賦予基層單位更多勞動用工組織、工資獎金分配的權利,促進各單位和職工的執行觀念由“被動接受命令”向“主動完成任務”轉變。利用市場經濟的自然規律來淘汰舊的機制和管理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以往在機制、意識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推動企業快速適應新的煤炭市場形勢。
采用市場化承包經營方式,明確各主體的自主經營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生產任務、設備租賃、材料費用、水電成本、勞動服務、職工薪酬等。同時根據各單位生產經營實際,深入研究整體化承包、部位化承包、個性化承包等多種形式的經營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全體員工參與經營、管理的積極性。
(二)構建新型管理體系
通過“層次管理、逐級負責、量化分解、打分考核、獎懲兌現”五個步驟,形成一個閉合循環管理體系。
層次管理:突出流程再造,區分公司層、職能部室層、基層區科層三個層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了較完備的制度體系;
逐級負責:形成了“公司—各專業—單位—班組—個人”五級責任體系,促進了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量化分解:實行指標分解的閉合管理、指標落實更加精細化、科學化;
打分考核:新的經營管理機制與績效考核有機結合,賦予明確的標準和分值,為考核提供有力依據;
獎懲兌現:科學制定考核政策,嚴格落實剛性考核,充分發揮政策激勵作用。
(三)以完善的政策為支撐
制定的管理政策主要包含三大類:一是各承包主體單位的經濟運行政策,主要為各單位獨立市場化經營提供依據;二是與主體任務相關的制度,如生產任務管理、煤質管理、安全管理、設備管理、材料管理、工資分配等政策,為各單位落實各項主體工作提供標準和依據;三是配套性政策,如調控仲裁管理規定、各類獎勵辦法和加班工資管理等,使各項工作更加規范、科學、嚴謹。
四、結語
創新經營管理機制是煤業企業適應當前形勢的必然選擇,通過創新經營機制,有效增強職工效益意識、經營意識、成本意識,使企業管理逐步走向現代化、規范化,企業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
(作者單位為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礦業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穆德玉.淺談煤炭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8(4):245.
[2] 江明福.國有企業薪酬體系設計理論與實踐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7(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