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 要 油氣田企業的油氣資產主要包括油氣水井、地面集輸設施及其他配套設備,資產價值與地下儲量資源密切相關,科學評價創效能力的難度大,需結合地下油氣資源,科學制定分類評價體系。
關鍵詞 油氣資產 創效能力 分類評價
按照會計準則定義,油氣資產是從事油氣開采的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井及相關設施和礦區權益,由于礦區權益需取得行政許可,目前國內油氣勘探開發生產主要在幾大國有石油公司。本文僅以中石化為例,對井及相關設施創效能力分類評價體系的建立進行了探討。
一、油氣資產范圍界定及特點
第一,目前國內陸上油氣開采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涵蓋油氣提升、驅油物注入、油氣處理、輸油輸氣等油氣生產過程,具體包括:直接開采油氣的油氣生產井、為提高地層能量所鉆的注水井;聯合站、集油氣站、計量站、增壓站、內部集輸支干線等油氣集輸設施;污水處理站、脫水站、脫烴站等油氣處理設施;油區內道路、橋梁、電力線路、房屋等輔助生產設施和外輸管線等輸油氣設施。
第二,油氣從地下提升到地面,然后通過油區內支干線集輸到集油氣站、聯合站,還需要經過脫水、凈化、增壓等一系列過程,產品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油氣資產鏈條式價值特征明顯,具有資產組屬性。從中石化油氣田企業資產會計核算方式看,油氣水井作為油氣資產核算,采用產量法計提折耗;其他地面管線、站場等設施作為固定資產核算,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二、現行油氣資產分類評價體系主要內容
目前中國石化已初步建立了油氣資產分類評價體系,油氣區塊資產包含了與油氣產品生產直接相關的油氣水井及固定資產,包括能直接對應到區塊的油氣資產以及不能直接對應到區塊,但與油氣生產密切相關的油氣提升設施、油氣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及驅油物注入設施等。按照剩余經濟年限內累計實現的息稅折舊前利潤(EBITDA)和凈現值(NPV)情況進行判斷,其中剩余經濟年限結合儲量評估結果,參考SEC口徑和SPE口徑合理確定。當累計實現EBITDA為正的,繼續采用不同折現率對剩余經濟年限內的NPV進行測算,分別認定為高效、低效、無效資產,具體為:當折現率采用稅前基準收益率11%時,NPV為正,界定為高效資產;當折現率采用稅前基準收益率11%時,NPV為負,但當折現率采用貸款利率4.9%時,NPV為正,界定為低效資產;當折現率采用貸款利率4.9%時,NPV為負,界定為無效資產;累計EBITDA為負的區塊、剩余經濟年限為0的區塊以及單項廢棄井界定為負效資產。
三、油氣資產價值管理和創效分類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賬面價值失真
一是從資產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的方式看,油氣水井和相關地面設施須共同發揮作用,如油氣井無油氣產出后,相關地面設施基本也不存在剩余價值,因此一個油氣區塊中的資產組采取不同的折舊方法,割裂了資產組的整體價值轉化屬性。二是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油氣資產不允許單井報廢,廢棄井賬面價值無法核銷。
(二)區塊劃分粗放,資產價值創造能力評價不合理
現行油氣田區塊劃分主要從地質構造和儲層角度出發,并結合了油氣田開發歷史,但區塊內地質條件雖類似但復雜程度存在差異,運行狀況和經濟效益也參差不齊,將整個生產區塊作為一個評價單元,會出現區塊內高產富集單元的效益被拉低、低產高成本單元的效益被放大的情況,資產質量評價可靠度受到一定影響。
四、細化完善油氣資產效益分類評價的措施
(一)優化會計核算,真實反映資產賬面價值
一是把同一區塊內的油氣水井及相關地面設施作為資產組,均認定為油氣資產,以探明已開發經濟可采儲量為基礎,采用產量法計提折舊折耗。二是對已無油氣產出的井及附屬設施,通過一次性提足折耗但不作報廢核銷,真實反映資產價值。
(二)分層級細化評價區塊資產效益
一是不考慮地面設施,將油氣區塊向下細分至若干生產單元,把直接生產的油氣水井資產對應到生產單元,進行EBITDA劃分和后續凈現值測算,計算直接運行效益賬,從投入產出和剩余資產價值的角度,分析開發單元直至單井的累計投入產出比和效益。通過對開發單元和單井直接經營現金流和直接利潤進行評價,對經營現金流現值為負的生產單元和單井,予以關停止損;對經營現金流現值為正但NPV為負的,可通過維持和提高產出量增加邊際貢獻。二是對區塊內開發單元公用的地面公共集輸、處理等設施資產的折舊折耗和運行成本,根據生產實際,能分清受益對象的,分配到相應開發單元和單井,無法直接區分受益對象的,按產量、液量等指標分攤到單井,計算各開發單元和單井的全口徑效益賬。對不足以承擔地面設施資產折舊和運行成本的單元和單井,要以地面資產實際使用效率為切入點,分析運行狀態、負荷率,挖掘背后資源儲量和產量不足的原因。
(三)地上地下相結合,促進區塊資產效益提升
從油氣資源品位再評價、油氣成藏富集規律再認識、開發工程工藝技術再提升等多維度分析,制定相應措施,盤活存量,做優增量。一是要通過優化生產制度和配產方案提高初始產量,通過低產低效井治理、關停井復產、措施補孔改層或措施補孔合采、二次壓裂等措施,降低油氣田自然遞減率和綜合遞減率。二是要嚴格新建產能項目經濟評價,審慎投資決策,整體勘探開發工作要圍繞高效勘探、效益開發這一中心任務,通過優化頂層設計部署、推進勘探開發一體化評價和建產、強化投資項目成本管控等措施,從源頭和運行上落實效益開發,努力提高投入產出效果。三是結合油氣田新老區生產條件變化和穩產難度,合理優化生產工藝,遏制操作成本上升的趨勢。
(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氣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顥澎,楊琳.油田企業資產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