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慧
摘 要 小企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增加稅收、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小企業融資難已成為共識。本文通過對銀企關系及其融資現狀的分析,提出一些融資創新思路。
關鍵詞 小企業 融資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小企業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進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資金的有效供給和利用是促進小企業發展的動力,然而在政府執行各種調控政策的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處于劣勢狀態。具體表現在:當經濟運行處于上行時期,社會資金優先流向大型和中型企業,小企業融資時序排后;當經濟處于不景氣階段,市場資金避險使小企業融資更加艱難。本文試圖對外部環境和小企業自身特性進行簡要分析,找出影響小企業融資的因素,并結合小企業融資現狀提出一些可以嘗試的融資創新思路。
一、影響小企業融資的因素
(一)政府
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在2006年就已經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創造價值占全國GDP的60%,占收稅貢獻的80%,提供了全國80%的城鎮就業崗位,而在中小企業范疇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0%。由此可見,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而目前我國外部融資環境存在市場和政府的雙重失靈,信息不對稱、壟斷等原因,導致市場機制運作不靈,經濟轉軌過程中存在制度欠缺和管理缺位現象,政府干預達不到預期效果。中型企業與小企業界限不明,各項扶持政策更傾向于中型企業,形成了導致小企業融資難的環境因素。
(二)銀企關系
1.金融機構現狀:外部融資環境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聯系最為密切。企業發展過程中內源融資遠遠滿足不了融資需求,需要依靠外源融資,而股債市場進入門檻高,小企業只能通過向金融機構貸款來滿足進一步發展的需求。金融改革落后與企業改革、政府對銀行的干預及對“抓大放小”方針的誤解,使小企業融資成本上升;金融結構不合理,國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地區分布、管理體制基本趨同,滿足不了小企業融資的小、急、頻、低,而可以提供服務的小企業銀行和民間金融機構數量少、資金規模小,滿足不了小企業龐大的數量。
2.金融機構的金融政策:2009年,政府要求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必須設立中小企業信貸部門,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速要高于全部新增貸款增速,以行政命令強制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依然存在“惜貸”“懼貸”等問題。銀行的稅收制度規定的所有貸款利息收入的無差別稅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小企業的貸款投入,小企業壽命短、經營風險大,其不良貸款超過一年就很難收回,銀行需要建立針對小企業呆賬的快速核銷機制以提高貸款積極性。目前銀監部門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實施嚴格問責制,責任追究也影響了經辦人員的積極性。即便小企業經營效益好,也容易因抵押物不足或沒有抵押物、處于產業鏈末端等原因被拒貸從而抑制了其發展。
3.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在滿足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前提下,商業銀行設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制定財產抵押制度、開展授信業務提供針對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目前看來仍存在很多不足。銀行為穩定發展,制定的授信政策極為嚴格,準貸門檻高且通常需要抵押擔保,而小企業融資短、小、頻、低,缺乏抵押品和擔保,形成銀企之間的供需不協調,另外針對小企業設計的信貸產品也嚴重不足,小企業融資困難仍未解決。
綜上所述,在政府、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小企業自身信息披露質量低、內部控制不健全、缺乏長遠的戰略管理和企業文化、財務制度不健全、人才缺乏、新產品研發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小企業融資難的處境并未有實質性改善。
二、小企業融資現狀及融資創新
(一)融資現狀
目前我國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有吸收投資、發行股票、借款、租賃融資、內部積累融資、民間融資等,但我國天使投資人缺乏且更青睞于高新技術企業的初創期投資;小企業發行股票只能在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市場,而且其門檻仍然較高,多數小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管理能力達不到要求;商業銀行更愿意為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村鎮銀行規模小、資金來源不足,雖較大程度地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更偏向于中型企業;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成本高、民間借貸不規范。總之,我國的小企業融資現狀不容樂觀。
(二)融資創新
1.政府政策扶持型融資創新。設立小企業政策性銀行,定向為小企業提供價格優惠的直接貸款和政策性擔保;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創新性強、有市場潛力、管理規范的小企業,政府應加大直接的財政資金支持;稅務部門應加緊聯合有關部門制定、修改關于小企業的稅收制度,使廣大小企業得到最直接的稅收優惠,政府還可以根據小企業的成長周期,對各階段給出不同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制定全國統一的小企業行政收費標準等。
2.大型商業銀行融資創新。商業銀行應設計、開發系統的精細化的小企業信貸產品,例如將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作為整體提供金融服務,把倉單、應收賬款、商標專用權等納入抵押范圍的創新型抵押產品等。構建小企業獨立的信貸產品定價模式,通過提供業務咨詢、培訓等信貸增值服務降低融資風險。
此外,中小型金融機構、地方性資本市場、小企業集群也可以積極探索創新的融資模式,共同創建外部良好的制度環境,拓寬融資渠道,改進融資方式。改善小微企業融資困境,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小企業自身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融資氛圍,不斷創新,為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提供有效支持。
(作者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級金融學全國51班)
參考文獻
[1] 賈立.論中小企業政策性融資體系的現狀及完善[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
[2] 邱龍廣.小企業融資創新研究[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