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婷 王建珍 謝德銀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培養實用型人才,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動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此,本文著重分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原則,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地方高校;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更是高校主要教學任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這為滄州地方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契機,有助于增強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因此,研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高校人才培養路徑,對滄州地方高校教育教學發展、滄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原則
(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性原則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應遵從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一原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理論教學是滄州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主渠道,更是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遞給學生的主路徑。通過理論教學,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可以說,理論教學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遞中占據重要地位,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契機。與此同時,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性,通過實踐引領學生運用知識、體驗生活,在生活體驗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悟能力,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而實踐教學才是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石,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的教學相融合,使學生從思想觀念轉變為道德行為,進而增強高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導教育與自我教育統一性原則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要重視主導教育,還應重視自我教育,實現兩者的相融合,進而增強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主導教育是指教師教育,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過課堂教學渠道傳遞給學生,并且幫助學生解決知識學習疑惑,增強學生道德素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使學生達到自我教育境界。而自我教育是指,學生自我教育、自主學習模式,需要學生結合教學資源,自主獲取知識,自主認知知識,進而吸收知識。教育信息化為學生自我教育提供契機。互聯網教育平臺,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拓展學生知識面,進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基于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應重視主導教育與自我教育統一性原則。通過主導教育讓學生收獲能力,使學生通過自我教育獲取相關資源,豐富學生知識體系,與此同時,將所學運用主導教育中,實現系統性教育模式,進而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三)中國特色與國際相統一原則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既要踐行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應借鑒國外優秀經驗,實現兩者的相融合,一同教育、引導學生,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堅守我國特色思想理念,是將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以傳遞、弘揚,植入到學生思想意識中,進而彰顯我國文化的魅力。而相比較我國特色,國外在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多、較好的發展成果,取其精華,立足于本土,汲取外國經驗,促進兩者相融合,進而增強高校人才培育質量。實現我國特色與國際特色相融合,發展學生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成為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因此,在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中,應集思廣益,接受外來文化、經驗,以此文化、經驗基礎上,汲取精華,進而培養學生成為高質量人才。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策略
(一)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教育改革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以多元化視角出發,重視學生多方面發展,進而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在以往高校教育教學中,過分重視專業化教學,忽視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重要性,影響到學生整體發展水平。因此,高校應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改變教學結構,整合多課程內容,將多課程內容滲透到專業課程中,豐富專業課程內容與形式,進而給予學生多方面引領。例如:在專業課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等,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使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再如實現多層次專業課程體系:專業教育+普通教育(包含哲學、自然學、文化學等)+臨床教育(包含方法論、科學研究方法等)+實訓教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以此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石,進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二)構建新型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構建新型課程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發展、學習需要。高校課程體系包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而教學內容的更新,能夠促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更新,實現新型課程體系的構建,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更新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的“厚而深”轉化為“少而精”,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以往課程教學中課程內容較為繁多,學生學習形成一定的壓力。與此同時,由于課程之間重復情況多,不僅浪費課時,還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到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互聯網教育平臺的構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拓展學生知識面,進而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其次,轉變教學方法與模式上。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一言堂教學模式,采取探究性、問題性、討論性、競技性教學方法,帶動學生學習熱情,將沉悶的教學氛圍轉變為到動態教學形式,進而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三)構建校企合作教學實踐模式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高校人才質量提高,需要重視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校企合作顧名思義,學校與企業一同合作,構建人才培養方案,一同培養學生。在校企合作中,學校立足于教育學生,而企業重視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兩者的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因此,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中,應重視校企合作模式,完善相關制度與方案,使校企合作方案滿足學校發展需要、企業發展需要、學生發展需要,進而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通過校企合作教學實踐模式,踐行產教融合機制,引領學生投入到企業一線,將自身專業知識運用到企業發展過程中,進而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同時,在校企合作中,學生積累崗位經驗,根據崗位發展需要,調整自己,使自己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要,進而促進學生就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滄州地方高校轉變教學觀念,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以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為導向,促進教育育人模式的推進,進而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應從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構建新型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構建校企合作教學實踐模式三個維度進行,進而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卞成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導[J].中國高等教育,2019(Z1):13-15.
[2] 井陽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微[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6(03):35-37.
[3] 陳方泉,楊輝,葉志明.構建“中國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若干思考——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會[J].中國大學教學,2018(03):4-7.
[4] 何文波.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106-109.
基金項目:2018年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滄州地方高校人才培養路徑研究》(課題批準號:2018015)。
作者簡介:曹舒婷(1988.10- ),女,河北滄州人,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