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明
摘 要 在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下,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是我們現代國企保持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石和文化底蘊。
關鍵詞 現代國企 艱苦奮斗 作風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以艱苦奮斗為榮,始終如一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無論是在革命戰爭時期,或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還是今天的改革開放時期,都始終如一地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并使之成為戰勝困難、突破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因此,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對于今天的我們,特別是對我們所在的國有企業,有著更為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必須認識其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歷史性偉大成就,全國各族人民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舉世公認的巨變,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現代國有企業中的共產黨人團結群眾,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人物。他們為了企業發展,養成艱苦奮斗精神,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激勵著我們國有企業的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一代代傳承下去,自覺做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但是,我們還應看到,近些年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在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隊伍中雖然有所遏制,但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在部分黨員、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數人那里甚至丟得一干二凈。所以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是現代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優良傳統。
(一)發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是國企員工常懷憂患之心的重要表現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國家,無從屹立于世界;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企業,何來基業長青。因此,國企員工要想依靠企業世代生存發展下去,就需要有對企業命運的憂患意識和感恩意識。而在企業運轉中始終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其本身就是一個合格員工所必備的主人翁情感,是個人忠誠度的重要體現。
(二)發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是切實解決國企實際問題的需要
能不能始終保持并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這對公司可持續發展而言,既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也是必然的要求。一個企業在處理日常事務中常常會遇到員工懈怠問題、質量效益及性價比問題等。終歸一點,凡是堅持了艱苦奮斗辦事原則的員工,大都容易解決問題、闖過難關、取得拓展,反之則容易拖累國企或是使國企蒙受一定經濟損失。
(三)發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是推動國企進一步發展的迫切要求
一個國企從誕生到發展壯大,走上科學發展道路,取得長足發展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廣大干部員工很好地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今后5~10年是我們國有企業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因此,只有繼續艱苦奮斗,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中乘風破浪。
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必須強化奉獻意識
國有企業發揚和光大艱苦奮斗精神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進一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意識。奉獻精神檢驗的是道德水準,彰顯的是服務能力,體現的是不畏艱難、不怕困苦的優秀品格,這正是艱苦奮斗精神的寫照。
三、發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必須明確解決作風問題的三個重點
重點之一:破除驕傲自滿情緒。驕傲自滿情緒是目前全黨、全人們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的一大阻礙。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驕傲自大,自我膨脹。一些黨員,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就飄飄然。“老子天下第一”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對群眾的認可與否漠然視之。二是自我滿足,不思進取。一些人滿足于一時之功,喪失進取之心。上述驕滿思想和情緒,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我們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完成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使國有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破除驕傲自滿思想,這是堅持艱苦奮斗作風的內在要求。
重點之二:一切避實就虛、避重就輕的形式主義,是目前全黨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的又一阻礙。我們應該解決這個問題。
它主要的問題是工作者浮于表面、不愿吃苦。其表現同樣有二。一是只圖形式,不求實效。一些黨員特別是個別領導干部,做事為力求實績,而是為了沽名釣譽。他們絞盡腦汁,刻意追求表面上的形式主義,全然不問實際效果。二是只出方案,不抓落實情況。上面有什么號召,下面就有什么方案,但從不在落實方案上下功夫,只做表面文章,應付上級。黨的各項任務在他們那里,也只能是停留于紙上,變不成現實。形式主義與艱苦奮斗的作風格格不入,不破除它,同樣不可能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對黨的事業危害甚大。
重點之三:追求奢靡繁華、安于現狀甚至安逸生活的享樂主義,是目前在全黨發揚艱苦奮斗作風的另一個大敵。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忘卻黨的宗旨,沉溺享樂。把黨的宗旨和目標置之腦后,以享樂為榮,有的甚至到了一心圖享樂、無心干工作的地步。二是道德淪喪,腐化變質。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變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大搞以權謀私,腐化墮落。有享樂主義思想的人,雖然在我們黨內是少數,但對我們黨和群眾的影響甚大。這種思想不破除,不僅這些人談不上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而且還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
艱苦奮斗是一種積極的進取意識和開拓精神,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需要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促進國企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和員工群眾的生活依靠。
(作者單位為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機關黨委)
參考文獻
[1] 高建波.論新時期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J].昌濰師專學報,1997(4):49+55.
[2] 孫潔.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結合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1.
[3] 李華麗.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