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要求,現在國家不再僅將目光放在學生的學業上,而是大力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重新定義“人才”,過去學習好、為社會作貢獻就可以被人們稱之為人才,但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又加上了“素質”。目前,培養高素質人才已然成為社會發展需求的必然趨勢,而中小學體育與健康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在以健康為主的教學理念指導下,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著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現在本文將針對這點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個性化培養
體育和健康一直都被提及但卻缺乏重視,導致現在有一種有意思的現象叫做,體育老師“被生病”,即經常會有其他學科的教師借著講題的名目占用體育課,理由大部分都是體育老師生病了或者體育老師有事。現在這門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需求被學校重新抓起來,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當然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現在中小學教師不僅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還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協作組織者,要根據學生的需求,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樹立起師生平等的觀念和意識,更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千個讀者就會產生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給予學生發揮自由的空間,同時教師也要致力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引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一、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性
前文講到因為之前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對體育和健康這門學科不夠重視,所以我們會發現很多中小學生的身體形態與身體機能都越來越差,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小學生都戴上了眼鏡,不論學習如何,眼鏡片都挺厚。這些現象推動著學校和家長開始重視中小學生的體育和健康,并且正確認識體育與健康鍛煉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深遠影響,能夠改變學生的不良身體狀況,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體育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提高自身的體能和運動技能,同時也要注意在學生體育與健康訓練中保證學生的安全,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為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日常訓練中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在中小學生體育與健康教育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隨著新課改的要求,現在學校致力于改革、創新教學課堂,創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課堂。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可將傳統體育熱身環節中的跑步改良一下,以游戲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熱身。如可以用傳統的“一元還是五角”,宣布游戲規則,男生是一元,女生是五角,學生們拉手站成一個大圓,游戲開始教師吹響哨子,學生們先逆時針行走,這時教師看學生的狀態喊出“價錢”,比如三元五角、或者五元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價錢尋找同伴,湊出教師教師喊出的價錢。如果最后有學生落單那就讓他或者他們出來給大家表演個小節目,這樣的小游戲不僅能起到達到熱身的效果,還能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也能使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接下來的訓練。其次,教師要注意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樹立師生平等的概念,并在日常管理中尊重每一位學生,真正關愛和了解學生,讓學生把教師當做朋友。教師則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應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接受新事物的快慢和興趣愛好,為他們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并在日常教育中多給予學生鼓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教師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發掘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潛力,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拓展小活動發掘學生的潛力,為學生提供自信心,可為學生提供多種發揮空間,如籃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等球類供學生選擇,但也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之間的不同情況,針對男女生制定不同的考核制度和內容,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
三、總結
中小學階段開設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旨在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保駕護航,這門課程的開設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小學生緩解學習壓力,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提供,采用科學有效的趣味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布占平.新《課程標準》下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2]李艷群,趙保麗.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資源的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7)
[3]蔡景臺,石峻.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四個關注點——以溫州市體育與健康學科“促進有效學習”專題研討培訓活動三節課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6(05)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