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純 馮少玲
摘要:目的 探討刃針配合易罐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60例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以刃針配合易罐治療,對照組以刃針治療,分別在治療前、治療3次后進行評定,觀察其JOA 評分、總有效率。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在JOA 評分、總有效率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刃針配合易罐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能明顯改善患者腰痛癥狀,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廣。
關鍵詞:刃針;易罐;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245.3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7-0052-02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發病率高,約占臨床腰痛疾病的60%,常以體力勞動者多見[1]。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不但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工作質量,還給社會帶來了巨大負擔。本研究旨在觀察刃針配合易罐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方向。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患者全部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康復科或治未病科2018 年1月至2018年12月間確診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2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①或有外傷史,或長期不正確姿勢工作的勞損史;②一側或雙側腰部固定位置疼痛,可有下肢牽扯痛;③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明顯,可扣及條索狀硬結;④X線片可提示腰三橫突肥大畸形、雙側不對稱。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在18-60歲;③近1周內未接受腰椎相關治療;④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患有心腦肝腎等器官疾病生命體征不平穩者;②疑有或己確診結核、腫瘤者;③嚴重骨質疏松患者;④造血系統異常者;⑤精神病患者或妊娠期婦女;⑥治療部位有嚴重皮膚疾患者。
1.5 剔除及脫落病例標準 ①納入治療后,因個人主觀或其它不可抗力因素停止治療3次及以上者;②不能遵守研究過程中基本規則,影響研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③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1.6 治療方法
1.6.1 治療組
1.6.1.1 刃針治療 體位:患者俯臥位。治療點:在第三腰椎橫突及周圍、臀部臀上皮神經所過處觸壓,找出最明顯2~3個疼痛點。刃針操作:常規消毒后,選用0.5mm*40mm(樂灸牌刃針)一次性刃針,于第三腰椎橫突及周圍痛點垂直刺入皮膚,逐層到橫突骨面上,進行縱橫剝離,再將針移向橫突的尖端進行切開剝離。刃針垂直刺入臀部疼痛點處,逐層進行縱行切割3~5下。每天1次,連續治療3天,治療3次后統計療效。
1.6.1.2 易罐治療 待刃針治療后,常規消毒腰部,于患者腰部兩側膀胱經將7.5cm*7.5cm(祝浩康牌)易罐輕輕用力壓下,兩側膀胱經各留置易罐3個,以患者不疼痛、單手不能將易罐取下為宜,拔罐后,囑患者帶罐做腰部的屈伸、側彎和旋轉運動,每個方向各做3-5次運動,5-10min取下。
1.6.2 對照組 治療方法同治療組中的刃針治療。
1.7 觀察指標
1.7.1 腰椎JOA評分 參照1984年日本骨傷學會制定的JOA癥狀評分系統,包括自覺癥狀、臨床檢查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1.7.2 臨床療效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痊愈:無腰痛,第三腰椎橫突無壓痛,功能活動正常;顯效:輕度腰痛,第三腰椎橫突部輕度壓痛,功能活動少受限;有效:腰痛減輕,第三腰椎橫突壓痛減輕,功能活動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
1.8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組間、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 見表2。
2.2 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
3 討論
袓國醫學中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并無病名記載,它可以歸屬于中醫“腰痹”、“腰痛”的范疇[3]。本病或因感受外邪,侵襲腰部,阻遏經脈,氣血運行受阻,或因外傷后,氣滯血瘀,或因肝腎虧虛,腰脈失養而致。關于本病的治療,《證治匯補》中有“唯補腎為先,標急則治標”,本病屬本虛標實,治療方法有針灸推拿、中藥內服外敷等。
刃針療法源自于古代九針,是從“古九針”中的圓針、提針、鈹針演變而來,并與現代醫學結合,在針刀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結合具有穿刺、切開的功能,具有療效確切、安全微創、疼痛較輕、適應癥廣等優點[4,5]。它以經筋理論為主要指導理論,以“以痛為腧”為進針部位。操作手法上,刃針體現了經筋病中“刺筋”并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6]。
易罐是根據拔火罐的原理,使用硅橡膠材料加以納米科技制作的,使用時不必借火點燃及借用其他工具,能夠隨意吸拔在身體、四肢關節皮膚上的工具。易罐療法作為一種新型中醫特色療法,具有輕便易攜帶、安全、吸拔力強、可隨意變形、配合整體運動的特點。[7,8]。
本研究采用刃針消除局部痛點配合易罐整體運動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局部與整體治療的相結合,臨床療效滿意,為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唐杰,張軍,孫樹椿,等.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1,19(2):59-62.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4.
[3]孫樹椿,等.中醫骨傷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344-346.
[4]許理華.刃針治療頸椎病頸痛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5]田紀鈞.刃針療法(2)—刃針療法的理論基礎及作用機理[J].中國針灸,2005(03):57-58.
[6]田紀鈞.刃針療法(1)—刃針療法的歷史淵源[J].中國針灸,2005(02):71-72.
[7]傅國彥.小針刀配合易罐治療棘上韌帶損傷臨床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6):86-87.
[8]洪欣,景明,岳全,等.針刺觸發點結合易罐治療粘連期肩周炎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8):111-114.
(收稿日期: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