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抉擇》作為一部口碑極佳的校園戲劇,表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面對人生選擇關頭時的一段在事業(yè)與愛情中艱難求索的心路歷程。該劇故事脈絡井井有條,敘事細節(jié)和演員的表演也把握得恰到好處。這部話劇還能在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給予觀眾美的享受,并引起他們的進一步思考。
關鍵詞:《抉擇》;理想與現(xiàn)實;戲劇社團;校園戲劇;舞臺呈現(xiàn)
西安交大劇團的話劇《抉擇》(編劇:肖洋,導演:武迎,時間:11月30日,地點:大華·1935劇場)是他們參加2013年首屆陜西省大學生話劇節(jié)的獲獎劇目。劇中男主角(林凡)與女主角(可辛)因為一次小小的鬧劇相遇,此后日久生情,兩相執(zhí)手。然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兩人懷揣不同的夢想與不同的前進道路,導致兩人矛盾逐步增加。但經過一系列的波折之后,故事以令人驚喜的結局收尾,完整而且更顯充實。該劇不僅貼近現(xiàn)實,還讓觀眾真正意識到每個人在面臨現(xiàn)實和理想的抉擇之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復雜情感,給觀眾留下了豐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間。下面筆者從劇本結構、演員表現(xiàn)、舞美設計和觀眾角度四個層面來談一談對該劇的看法。
1 劇情結構
該劇共分九幕,每一幕都具有各自獨立的表演主題。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幕和第九幕所設計的場景一樣,首尾呼應,使全劇表現(xiàn)出很強的有機性和完整性。由于《抉擇》的劇情是展現(xiàn)大學生的生活歷程。第二幕直接表演兩個主角初相識的經過,充滿青春色彩。這一幕中角色間關系明確,配角的幽默設定更能抓住觀眾眼球,活躍了現(xiàn)場氣氛,會促使觀眾更快進入觀劇狀態(tài)。女主入場,與男主以矛盾爭吵相識,這種“借吵襯合”的方式的確巧妙。之后掉落學生證的安排略顯生硬但又合情合理,進而在解決矛盾之后雙方感情升溫,使故事既有火藥味又略顯有趣。第三幕將場景地點設計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野外場地,這種聚會烤肉的活動內容也是受到大學生普遍歡迎的,貼近現(xiàn)實生活。本幕設計為男女主角的第二次獨處,主要目的在于確認兩人的情侶關系,兩人的感情也達到高點。此外,還安排配角對男女主角性格等方面的分析來加深觀眾的印象,進一步凸顯人物性格,也為后來的故事發(fā)展埋下伏筆。[1]然而為了增加故事的曲折性,第四幕安排了可辛與她非常好的男性朋友見面。通過男方對可辛表達愛慕之情,并使這一切被林凡目睹,將故事人物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也更加抓人眼球。第五幕別出心裁,是四個人物的內心獨白。他們分別從夢想、現(xiàn)實、情感等角度闡述了各自內心的真實想法,能深深地打動觀眾。這一幕也使得話劇的主題和表演進一步升華,將人物的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情感與現(xiàn)實之間錯綜復雜的問題與撕心裂肺式的追問與吶喊,深深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第六幕以宿舍為景,是本劇劇情的轉折點。現(xiàn)實終將戰(zhàn)勝理想,感情的主線被現(xiàn)實為生存的奔忙過程所代替。之后的劇情中,追求可辛的第三者對林凡所揮出的一拳,使故事再次進入小高潮。緊接著的第七幕,林凡在現(xiàn)實中受挫,也開始成熟。他意識到了長大后的生活和當初的想法是多么不同。最后兩幕則略顯溫暖,林凡不遠千里來找可辛,可是卻沒有見到可辛,最后以一封信作為結尾表達自己的情感,這讓故事情節(jié)有了小小的遺憾,并不完美,但給觀眾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最后林凡成了林總,以接到李可辛的電話為最后的結尾,也是劇情高潮。這一幕實際上是全劇的尾聲。先是通過林凡不斷催款作為情緒鋪墊,使得氣氛緊張,但最后接到可辛的電話時,那一聲“喂,是林凡嗎”又使得現(xiàn)場氣氛迅速升溫,音樂和掌聲同時響起,全劇結束。《抉擇》情節(jié)緊湊,安排合理,緊抓細節(jié),每一幕里都包含溫馨、幸福、悲傷甚至憤怒等多個情感元素,故事的高潮一波接著一波,使得本劇并不顯得單調乏味,是一部優(yōu)秀之作。
2 演員表現(xiàn)
演員是戲劇的心臟和靈魂。演員以現(xiàn)場表演的方式,直接將戲劇活動與觀眾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并將戲劇和電影、電視等其他影像藝術區(qū)分開。只有當男女演員登場獻藝的時候,劇本上的對話、劇作家所創(chuàng)造的性格以及布景和服裝才能獲得生命。演員以自己的形體、語言、情感為工具,通過各種舞臺動作,表演一段相對完整的故事,在觀眾面前創(chuàng)造出另外一個人物來。舞臺表演藝術的特點是,演員既是創(chuàng)作者,又是創(chuàng)作對象,同時又是工具,這三者統(tǒng)一在演員一個人身上。[2]我們重新來考察《抉擇》劇中男女主角以及其他演員在舞臺上的表現(xiàn),無不在說明這個道理。每一個演員在舞臺上的任何一個動作、眼神,無論專業(yè)與否,都是試圖表達這個演員的想法和表現(xiàn)自己的表演功底。例如,在該劇第三幕的男女主角一起野營的那一幕中,在林凡與可辛牽手的那一刻,從雙方的對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兩個人的感情深厚,令人羨慕。無獨有偶,林凡出演宿舍場景時,由于其經歷內心掙扎和苦惱之后,不顧眾人在場,隨即用力拍打床鋪,演員的這個動作表現(xiàn)出的既是自己的一種情緒發(fā)泄,又是自身面對現(xiàn)實的無奈和當時矛盾痛苦的心情。值得稱贊的是,本劇中安排了一段描述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的獨白表演。在這段獨白表演中,每個演員并不是僵硬地站在舞臺上機械性地向觀眾傾吐自己的情感,而是在燈光和音效產生的氛圍中,演員時而悲傷到跪在舞臺上,時而憤怒到肆意奔跑,時而氣憤到大聲咆哮,時而難過到淚流滿面。每個演員都將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的內心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頗為動人。
“人”是表演的工具,演員只能運用自己的形體、聲音和情緒去創(chuàng)造角色。因而,一個話劇演員首先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身體協(xié)調,聲音可塑。其次,還要具備穩(wěn)定而又積極的注意力、靈敏細膩的適應性等藝術素質。這是因為表演具有集體性,是由各種人物、動作與沖突交織成的一個有機體,所以,演員在表演時必須集中注意力,主動接受其他角色的刺激,據此作出適當?shù)那榫w反應,并以一定的形體或語言動作表現(xiàn)出來,從而推動劇情的發(fā)展。《抉擇》中的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一點,非常精彩。
3 舞美設計
舞臺是人們采取一定的方式,從大自然切分出來,用于演戲的空間。它具有物理、審美和實用三重屬性。舞臺通過布景、燈光、音響之類的物質手段把故事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來。這些東西的最大特點是直觀,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一望皆知。在《抉擇》中,采用了多幕場景的變化,道具和音樂的結合,更具真實性。在上一幕與下一幕的銜接處,巧妙地將音樂作為過渡處理,這樣不會顯得枯燥,且音樂的不同帶來了不同的感受,有助于觀眾更好地進入劇情。
3.1 景物造型
景物造型主要由布景和道具構成。其中,固定的大背景稱作布景,可以活動的叫作道具。景物造型具有多方面的藝術功能。首先是呈現(xiàn)和說明。這是景物造型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他把人物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及其變化如實地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虛構的空間。本劇中,在辦公室,就是辦公桌加椅子,背景就打上了城市風光;在校園,就有招新帳篷,背景設為校園風光;在宿舍,就是宿舍床鋪,展現(xiàn)的是宿舍一角之后的幾幕場景中,正處于男女主角的戀愛期,為了表演浪漫的氛圍,劇場人員會在舞臺現(xiàn)場擺放花樹。同時,為強調校園環(huán)境,放置一些燈樹也略顯浪漫,不覺突兀,十分應景。[3]但是部分道具的使用是否合理可行,也是一個值得考慮問題。他們一群同學在外野營吃燒烤的時候,燒烤的肉用真實的肉作道具,雖然做到了誠意,但是真實的肉作為道具也有欠妥之處,比如是否有點浪費,是否容易保存,使用也不大方便。“該劇雖然使用了電子屏幕做布景,但屏幕布景的寫實影像與真實化的布景道具之間的舞臺空間結合具有整體感。影像的虛實處理與戲劇場景的需求,影像亮度與舞臺照明的光比都處理得比較好。”[4]
3.2 燈光色彩
在舞臺美術中,燈光與色彩也許是最有力的解釋手段。光的色彩、亮度、落點、配合不同,引起的情緒反應也大不相同。在愉快的場景中,就使用了暖色調,燈光柔和,使人心情愉悅;但是在體現(xiàn)人物內心掙扎的時候,采用了追光和冷色調,就會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例如,在劇中后半段,林凡到了高原上,為了帶給大家高原上寒冷的感覺,舞臺采取了藍色的燈光效果,加之音樂的渲染烘托,帶入感十足。除此以外,燈光的作用還表現(xiàn)在指引觀眾更好地看懂故事劇情。追光燈會將本場表演中的某一幕中的重要人物凸顯出來,讓觀眾將注意力落在該演員身上,制造一個中心點來聯(lián)系人物關系和梳理劇情關系。
3.3 音樂效果
音樂、音響、效果雖然不屬于造型藝術,但也常常被用來渲染氣氛,解釋劇情。如果整場表演所發(fā)出的聲音只以演員說出臺詞和各種現(xiàn)場環(huán)境所發(fā)出的雜音為其全部,那么這樣的表演將不再生動活潑,從而失去活力,失去美感;也會在極大程度上使演員和觀眾難以進入表演和觀看表演的狀態(tài),的確難以讓人接受。并且,故事表演的節(jié)奏以及現(xiàn)場氛圍需要音樂來協(xié)調和控制才會使精彩的表演更加出眾。劇中在表現(xiàn)林凡與李可辛的愛情時多采用歡快浪漫的音樂,在難過悲傷的場景中則用低沉悲哀的音樂。此外,音樂有時也起了過渡的作用,用作梳理故事情節(jié)。音樂的重要之處還在于表現(xiàn)出表演所無法在現(xiàn)場所制造的音效。例如,在嚴寒的高原上,烈風的音效也會使現(xiàn)場的觀眾感到“寒冷”,突出高原上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總而言之,音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抉擇》充分運用了音樂的作用,使得整個演出過程更加栩栩如生。
4 觀眾的角度
由于是在現(xiàn)場觀看表演,所以很多現(xiàn)場的復雜因素同樣會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如每一幕的過渡都需要換道具,難免發(fā)出部分聲音。更換道具所用的時長是否合適,如果時間太長會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降低觀眾的情緒投入,甚至破壞整場表演的連貫性和緊密性。為了蓋過這部分雜音,劇中使用了大量的過渡音樂和旁白來解決這一問題。不僅如此,現(xiàn)場觀眾之間的交流聲,舞臺人員麥克風的混響音等與上述一樣,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舞臺的表演效果。評判一場舞臺劇是否精彩,這些問題也成了重要的標準之一。
不得不說現(xiàn)場觀看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可以感受現(xiàn)場的氣氛,音樂和燈光對感官的刺激相對于媒體轉播而言更為強烈。《抉擇》劇中還有一段對觀眾說話的場景,加之演員的幽默表演,使觀眾對現(xiàn)場的表演有了置身其中的感受,觀眾也會因此收獲更多的驚喜。毫無疑問,與看電影、電視不同的是,看舞臺表演面對的是現(xiàn)實中的人,而影視作品則是通過熒屏或者銀幕的形式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其或許能給觀眾提供更加廣闊多變的視界,卻隔斷了觀眾和它的直接交流。觀眾能聽見來自影視劇里的聲音,但影視劇卻無法得到觀眾的反饋。所以,人們常說影視是遺憾的藝術。觀看現(xiàn)場的話劇表演能調動觀眾的心,這顯然更具有深刻的意義。
5 余論
在西安眾多的校園戲劇社團中,西安交大劇團是這些戲劇社團中歷史最久,演出劇目最多的戲劇社團,也是其中組織最健全、管理最規(guī)范的戲劇社團。西安交大劇團已有20多年的演劇歷史,既演出現(xiàn)實主義劇目,也演出具有后現(xiàn)代色彩的劇目。“《抉擇》是西安交大劇團的代表劇目,具有校史劇價值,曾經多次演出過。但該劇在首屆陜西省大學生話劇節(jié)上的這次演出是藝術水平最高的一次。這次演出舞美真實細致、表演感染力十足、表達的思想內容深刻,整臺戲的有機性也很強。特別是采用倒敘的方法并使用大量旁白和獨白,不僅豐富了該劇的內容,也增加了這部話劇的藝術價值。”[5]我們不僅應該在《抉擇》表演結束之余獻以最熱烈的掌聲,還應該在觀看之余注意到整場表演中的細節(jié)和背后的深層意義。《抉擇》在每一步的安排上都較為嚴謹,加之表演者的表演生動到位,舞臺設計優(yōu)美,觀眾也大呼過癮。除此以外,本劇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同樣值得我們深思,每一個大學生的未來之路、理想追求或者是感情問題都要自己親自面對。而怎么面對,想必本劇會指引我們作出最好的答案。
參考文獻:
[1] 安琳.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評西安交大劇團的《抉擇》[EB/OL].光影故事的博客,http://huangshizhi05.blog.sohu.com/,2018-01-06.
[2] 董健,馬俊山.戲劇藝術十五講(修訂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32-157.
[3] 黃霄:觀西安交大劇團話劇《抉擇》有感[EB/OL].光影故事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juyingshiyanjiusuo/,2019-06-27.
[4] 黃世智.陜西校園戲劇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評首屆陜西省大學生話劇節(jié)的獲獎劇目[J].名作欣賞,2019(18):33-36.
[5] 潘春艷.生活就是一臺戲——評西安交大劇團的《抉擇》[J].藝術科技,2019,32(03):129-130+132.
作者簡介:崔哲遠(1997—),男,山西晉中人,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哲學專業(yè)2016級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國當代哲學及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