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繁雜的藝術界,對于如何豐富拓展藝術門類,邁克爾格·萊布的石頭平衡藝術將會給予我們藝術創作的態度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啟示。其藝術表現形式將物理學和美學碰撞出了一股新的藝術火花,很可能會成為現代藝術門類之一。本文從格萊布平衡藝術的整體和局部的形式構成角度,觀察分析平衡藝術這門藝術類型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石頭平衡;新藝術;形式構成
1 石頭平衡藝術的概念
石頭平衡藝術這個詞是由現代自名為石頭平衡藝術家命名,迄今這類藝術家屈指可數,當然,這個藝術類別還沒有完全被定性。石頭平衡這種創作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是原始時期人類的一種游戲,到后期發展為了一種祭祀形式。石頭平衡是將不同的石塊運用力學疊加的原理,尋找它們每一個最佳平衡支撐點(三角支撐點)進行疊加,藝術家要精準地找到疊加石塊之間的平衡垂直線,保證石塊累加完后仍然保持整體相對靜止平衡的狀態,將重力作為唯一“黏合劑”保持其穩固。發展到現代,這種手法的創作成果已經可以算是一種藝術品,并且從藝術家們的作品上分析,可以運用物理、哲理、美學等多個層面進行探索研究。
邁克爾·格萊布是加拿大人,畢業后開始了他不一樣的人生,石頭重疊的玩耍過程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迷戀上了這個事情。2014年,他的一系列石頭平衡創作作品的照片和視頻在中國廣泛傳播,并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格萊布把自己的作品稱為“重力膠水”,把重力當成石頭與石頭之間的膠水,在我們普遍看到的石塊里沒有絕對的圓滑,格萊布運用石塊的一些缺口找尋最恰當的位置進行擺放并保持中心平衡垂直線的穩定,他把運用各種巖石創作出的這種藝術作品稱為“石頭平衡藝術”。我們在網上可以搜到很多他自己拍攝的攝影作品,從照片中觀察其作品,無論從其整體構圖還是奇特造型上,都可以看出格萊布是一個對美學具有深刻研究的創作者,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很多美學元素。格萊布對整個物體擺放的造型形式都有他的審美理念原則,整個照片的取景構圖和作品的形式構成都具有審美意義。
2 格萊布石頭平衡藝術形式
2.1 宏觀形式構成
格萊布的作品拍攝出來是非常美的,他把自己的作品位于攝影鏡頭的黃金分割線,與底部橫向的無規則石塊和遠處的海際線形成橫線式統一和遠近關系對比,整體的橫向感又和格萊布作品的縱向形成鮮明的對比,作品的三角形構圖給人一種平衡穩固的感覺。中心物體大致是一個倒的水滴狀,在天空的映襯下格外醒目,前景的土黃灰石塊與昏黃的色調搭配看起來非常和諧,當然我們可以認為這樣的天空色調純屬巧合,但是我們能看出創作者對美的審美要求和作品與大自然的融入感。作品創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考慮可選擇素材的位置、創作者自身的能力和周邊環境帶給創作者的靈感與創新。格萊布進行創作的初衷是帶著一種趣味性的,假如你足夠幸運,碰到格萊布在某處進行創作,有人愿意給錢或不給都沒有關系,格萊布關心的只有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創作這件事上。他說在疊石的時候,需要在身心里找到一個零點或沉默點,通過意念和耐心,石頭之間的一些微妙的平衡就會實現。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使他保持平穩的心態。這類藝術需要創作者具有極大的耐心、專注力、平衡感和對細微事物的觀察與感知。在創作前,一個適合的底座非常重要,它決定了你底座上作品的構造形式和根據承重能力形成的作品大小范圍,這是一個重要的構成點。而且從整體范圍來看,從下至上選取多大的石頭、如何擺放、偏度多大,都需要創作者的深思熟慮。單獨看格萊布的作品,石塊的組合形式遠看像是一個坐著的玩偶,個人覺得非常具有趣味性并且帶有一種獨特的美感,可以感受到他對石頭平衡藝術純粹的情感,這種對作品的特殊情感為其作品附上了一層獨特的魅力色彩,這也是格萊布作品有別于他人的地方。
2.2 微觀形式構成
從微觀上觀察作品,格萊布其實是個很會運用形式美感的創作者,他的作品不會讓你感到單調,其作品從來都不是只用單純的方塊石或橢圓狀石進行羅列疊加,我們可以通過對其作品的觀察,看出他極具設計感的石頭的平衡,理解它為什么能成為藝術品。
作者簡介:鄭伯梅(1995—),女,四川宜賓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從事美術學寫實油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