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是都市生活的反映,本文分析了都市題材的表現對象、表現手法和表現情感,同時結合當代著名工筆人物畫家的作品來闡述當代工筆人物畫都市風格的成因。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的表現對象主要是都市中的時尚男女、都市建設者,其在繼承傳統工筆人物畫繪畫理論與技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元素,形成當代工筆人物畫的風貌,主要采用意象造型、具象造型以及抽象造型三種表現手段,畫面極具裝飾性和表現性。當代工筆人物畫家以完備的中國繪畫理論,結合繪畫技法、新材料等表現自身對都市生活的人文情懷。
一、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的表現對象
(一)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的界定
“新都市”是近代剛剛流行起來的一種稱呼,它相較于以往的城鎮化發展不同。都市生活中的人、事、物有機構成了都市特有的美學色彩,不論是都市中時尚的青年男女、進城務工的都市建設者,還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不同的人群都是一種對于“都市”這個詞語的補充和詮釋。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鄉村生活不同,緊張忙碌又具有活力似乎才是都市交響曲,有的人為了自己明日的生活而奔波,有的人為了家庭的生活而辛勞,又有人為了自己的夢想而追逐,每個人都希望在都市里找到自己。
當前,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發展迅速,因為當代畫家大多生活在城市,對都市生活的體悟較多,更能夠將其帶入創作中。都市青年畫家從繪畫視角出發,以工筆人物畫這種獨特的藝術語言來解讀都市生活,抓住社會中的焦點問題。鬧中取靜是藝術語言的個性特征,雖然畫面呈現的是一個靜態圖像,但是反映的是現實的都市生活。
(二)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的選材
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是指從都市生活中汲取人物對象和場景,以工筆人物畫的藝術形式來進行描繪,突出反映都市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狀態,體現城市生活中的人文情懷。
1.時尚青年男女
都市中最時尚的元素、最潮流的審美都是青年男女的標簽,他們賦予了都市活力和青春的氣息。他們標榜自我,打上屬于自己的符號。都市青年男女是當今工筆人物畫最受歡迎的創作主題,尤其是女性主題。例如,桑建國的作品《志愿者》《遠望》《長江之歌》都以都市女青年為表現主題,表現出都市女性的風貌。
2.都市建設者
繁華的都市需要都市建設者,都市建設者是都市獨特的景觀,在霓虹閃爍的都市生活中,都市建設者也充分補充和定義了“新都市”這個名詞。在緊張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他們詮釋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奮斗精神,展現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的表現手法
(一)傳統工筆人物畫的表現手法
中國傳統的人物畫講究意象造型,線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表現形式,從而形成了“吳帶當風”的吳家樣、“曹衣出水”的曹家樣。魏晉時期,顧愷之強調人物眼神的刻畫,他提出“四體妍媸本無關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開始重視人物眼神的描繪,并提出傳神寫照的繪畫理論,自此中國畫開始出現繪畫理論,如《六法論》《畫論》等。歷代畫家提出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遷想妙得”等繪畫理論。唐代,工筆人物畫發展到鼎盛時期,吳道子提出書法用筆理論運用到繪畫中,代表作為《送子天王圖》。畫家張萱、周昉擅長表現宮廷仕女題材,其在當時成為最流行的繪畫題材。隨著時代的發展,繪畫題材不斷發生變化,都市題材的工筆人物畫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形與神”的造型理論貫穿傳統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傳統工筆人物畫的造型觀念是以畫家的主觀意象為主,是一種意象造型的表現手法。
意象造型講究主體對客體的主觀情感,不講究對所表現客體人物在畫面中的精準模仿,它是藝術家通過認知和理解主觀情感與個人意志,以畫家個人的主觀意愿進行抒發。傳統工筆人物畫并沒有細致描繪五官,而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進行夸張、概括等加工提煉,使觀者在精神層面體會所表達的對象。戰國時期的《人物御龍圖》《人物龍鳳圖》便是傳統人物畫意象造型的最早典范。
(二)當代工筆人物畫的表現手法
西方光影素描傳入中國,沖擊了中國傳統人物畫的造型手段,改變了以往意象造型的表現方式,工筆人物畫開始注重人物比例關系的具象造型特點。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工筆人物畫迫切需要突破傳統的制約因素,打破固有的表現手法,在世界藝術之林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很多藝術家開始積極思考和改變傳統工筆人物畫的表現方式,以促進都市題材繪畫的發展,在多元文化時代彰顯中國繪畫的時代性。人們可以借助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這一藝術語言,掌握都市題材與繪畫的關聯性。當代工筆人物畫要吸收傳統工筆人物畫的精髓,同時合理融入西方現代繪畫元素,重構工筆人物畫的畫面結構。其大多反映都市生活,借助具象寫實造型方式來進行描繪。受西方藝術思潮的影響,當代工筆人物畫的構圖形式也發生改變,以點、線、面有機組合的構成主義在畫面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都市題材工筆人物畫的情感緣由
當代工筆人物畫在繼承傳統工筆畫的基礎上,大量融入現代都市元素。經過長時間的碰撞和磨合,當代工筆人物畫最終形成了多元化的風格。都市風格作為當代工筆人物畫的重要題材,必將對當代工筆人物畫產生深遠的影響,也為傳統的中國工筆人物畫注入了新鮮血液。
(一)工筆人物畫家的都市情懷
大多數工筆人物畫家出生在都市或者生活于都市,對都市有著親身經歷和體驗,都市生活的點滴已經潛移默化地滲入他們的藝術創作中,所以年輕一代的畫家在創作時更傾向于選擇都市題材進行創作。一方面,一些年輕藝術家對農村生活知之甚少,缺少農村生活體驗。另一方面,由于特有的生活空間,他們更多關注身邊的人或事。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藝術的本質反映人的社會生活。都市題材的人物畫創作更符合年輕藝術家的成長經歷、接受教育的方式以及對世界的認識等。當代工筆人物畫家謹遵藝術來源于生活的原則,不斷從生活中的點滴尋找創作源泉。因不同畫家觀察世界的方法與看待世界角度的不同,所繪制出的作品反映著都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畫家采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和繪畫語言,表達他們對都市與社會問題的關注與自我價值的思考。對當代工筆人物畫家而言,當代都市既是創作的源泉,也是自我表達的藝術平臺。
(二)工筆人物畫多樣的藝術語言
當代工筆人物畫能夠有這么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源于八零、九零年代藝術家的朝氣蓬勃,作為新生代,他們身上體現的是年輕的力量和現代化的氣息。他們的作品個性鮮明,時代感強,風格多變。傳統的畫面講究平面化,但是當代工筆人物畫發展到現在,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對光影的表現,形成了以寫實性為主的藝術形式。在傳統平涂畫面的基礎上,添加新的技法,如拼貼、瀝粉、拓染等,這些新技法的介入,大大豐富了畫面的繪畫語言,并且更真實地反映事物的特性和質感,增加了畫面的裝飾性。人物表情的刻畫由傳統的罩染發展為帶有西方立體影響的分染。這些新的技法和構圖形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平涂單一的局面。
當代工筆人物畫中,裝飾性工筆畫不局限于傳統造型的嚴謹,更側重畫面意象美的表現。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傳統繪畫精髓,使畫面的裝飾性韻味和平面性表現都得以進一步的拓展。構圖上繼承“三遠法”的同時,又增加了散點、焦點透視法這些西方透視學原理,使畫面形式感有了新的突破。色彩上不再是單色塊的平涂,而是更多采用復色,這些新色彩的加入,豐富了畫面的視覺效果,增加了畫面的張力。在現代工筆畫創作中,藝術家通過對色彩的重疊、錯位、排序從而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中,藝術家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各類技法,如點染、積墨、撞水、粘貼和沖洗,將事物描繪得活靈活現,使畫面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
四、對當代工筆人物畫都市風格的展望
當代工筆人物畫中的都市風格是“筆墨隨時代”的鮮明表現,當代工筆人物畫之所以能夠流行,主要源于人們對都市審美的迫切需要和大眾文化的流行。當代工筆人物畫飽含畫家對都市生活的深刻感悟,體現了工筆人物畫家的都市人文情懷,正是由于這些緣由,當代工筆人物畫十分流行。
(信陽師范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信陽師范學院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項目“當代工筆人物畫都市題材的研究”(項目編號:2018KYJJ08)、信陽師范學院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項目“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女性題材創作研究”(項目編號:2018KYJJ5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王衍升(1996-),男,山東泰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工筆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