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陽



摘要:新型有軌電車作為一種中低運量客運系統,因其投資省、建設快、低碳環保等優勢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建設熱潮。有軌電車近期建設規模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而對合理建設規模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鑒于難以掌控有軌電車的近期建設規模,本文借鑒了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模的計算方法,采用出行需求、服務水平以及經濟承受能力三種方法對廣州市近期有軌電車建設規模進行了匡算,以確定近期廣州市有軌電車的合理建設規模。
Abstract: As a low and medium capacity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the new tram has set off a construction boom in China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less investment, shorter construction period,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he immediate construction scale of new tram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research on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scale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Aiming at the difficulty in grasping the immediate construction scale of tram, referencing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scal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three theories of urban traffic demand, service level and government's economic affordability are applied to obtain the rational immediate construction scale of tram in Guangzhou.
關鍵詞:新型有軌電車;出行需求;服務水平;經濟承受力;建設規模
Key words: new tram;traffic demand;service level;economic affordability;construction scale
中圖分類號:U49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0-0074-03
1 ?研究背景
廣州位于廣東省中南部,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在新一輪城市化進程中,廣州圍繞“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發展藍圖,提出打造“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的新時期戰略定位,并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南沙城市副中心、三大戰略樞紐引領的發展定位來構建具有引領能力的、走在世界前列的樞紐型網絡城市。在城市交通系統中,進一步落實公共交通優先戰略,構建區域、主城區、外圍城區三級軌道網絡,積極發展有軌電車、地名公交、水上巴士,與地鐵形成銜接、加密與延伸關系,形成“多層次、多類型、一體化”的公共交通系統。
根據《廣州市城市建設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廣州將加快新型有軌電車線網建設,發揮新型有軌電車對城市軌道線網的銜接加密作用,有效彌補大運量軌道交通線網服務覆蓋的不足,切實滿足鄰區之間、區內組團之間的交通出行要求,提高廣州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優化交通出行結構、升級出行品質和體驗。
新型有軌電車建設將深刻影響廣州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對落實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建設規模能夠適應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提升交通出行品質,支持城市重點片區建設;而不合理的建設規模,或是不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或是被高額的建設費用所累[1]。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并結合國內外有軌電車規劃實踐,對廣州市有軌電車近期建設合理規模進行探討。
2 ?有軌電車建設規模的研究方法
有軌電車建設規模是指在建設階段有軌電車的合理供給水平,主要是對規劃期限內有軌電車建設線路總長度的宏觀控制[2]。目前,我國對有軌電車近期合理建設規模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主要還是借鑒城市軌道交通合理建設規模確定的方法。
影響軌道交通建設規模規模的因素主要有:城市交通需求、城市規模形態和土地使用布局、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國家政策等。本文從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出發,以“需求”與“可能”這兩方面作為基點,最終確定廣州市有軌電車近期(2019-2021年)建設合理規模。
3 ?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近期建設規模
3.1 按出行需求分析
根據交通需求預測,至2021年,廣州市預計日出行總量為3622萬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出行占機動化出行比例的48%,而軌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方式的比重約為50%。考慮有軌電車在廣州市公共交通中的功能定位,2021年有軌電車客運量將達到28.1萬人次/日。
從國內類似城市有軌電車線網運營及規劃的經驗來看,并結合廣州實際情況,廣州市2021年有軌電車線網負荷強度取0.2-0.25萬人次/km,此種情況下,要滿足未來年的有軌電車客運需求,2021年廣州市有軌電車線網總規模宜控制在113-138km。
3.2 按服務水平分析
分析目前國內城市的有軌電車線網指標,各城市由于城市形態、城市人口等方面的不同,線網密度也不盡相同。參考國內外城市及新區有軌電車的線網指標,并考慮到廣州市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修編中密度有明顯提升,為實現有軌電車+軌道交通的服務效益最大化,廣州市有軌電車線網密度應參考國內城市取底限值。
同時,國內外有軌電車發展經驗表明,不同地區人口、經濟、用地、交通特征不同,有軌電車的功能定位和存在方式亦有所差異。根據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及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線網規劃成果,將有軌電車的發展區域進一步細分為8大片區,結合各片區地鐵線網覆蓋情況、有軌電車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等因素,便于線網密度取值更合理、有針對性。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南沙副中心是廣州唯一的副中心與功能完整的濱海新城,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門戶,并且廣州將建設以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經濟區為核心的第二中央商務區。所以本次建議南沙副中心與黃埔片區的線網密度較高;主城番禺片區及包括白云、空港、花都的西北部城區現與中心城區連片發展,所以番禺片區與西北部片區的線網密度接近中心城區。按服務水平分析,推算出2021年廣州有軌電車線網規模宜控制在93-163km。
3.3 按經濟承受能力分析
據聯合國有關組織研究推薦:一個城市的公共交通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投資,占該城市GDP的1%是比較合適的。統計國內各城市軌道交通投資與城市累計GDP、累計一般財政預算收入的比例分布(見表4),離散性并不大,但依然可以初步判斷,一般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占累計GDP的比例在0.6%~1.3%為宜。
2018年廣州市GDP為22859萬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32億元。按照“十三五”規劃及相關經濟預測,預計2018~2021年,廣州GDP增長率為6.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增長率為6%,則廣州市2021年GDP達到27612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944億元。
參照國內其他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經驗,廣州市在2019~2021年可能的有軌電車建設投資可通過與城市GDP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關系進行匡算。結合《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年)》中分年度軌道交通投資計劃,按照城市GDP累計總額0.08%~0.1%的比例,可用于有軌電車建設的總投資約為62.3~77.9億元;按照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累計總額0.85%~1.05%的比例,可以用于有軌電車建設的資本金約為47~58億元,若資本金占總投資的比例為40%,則可以用于新增有軌電車建設的總投資約為117~144億元。
參考目前國內有軌電車項目的造價情況,估算廣州有軌電車的綜合造價約為1.8億/km左右,按建設投資與GDP的關系匡算,2021年以前可以修建有軌電車線路長度約為34.6~43.2km;按建設投資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關系匡算,2021年以前可以修建有軌電車線路長度約為65-80km。根據經濟實力匡算,2021年前可以修建有軌電車線路長度為34.6~80km,加上既有運營與在建的37.2km有軌電車線路,到2021年廣州市有軌電車規模可達71.8~117.2km。
3.4 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近期建設規模
綜合三種規模匡算方法,確定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2021年線網規模為93~117.2km。既有海珠環線7.7km,在建黃埔有軌電車1、2號線29.5km,運營與在建有軌電車線路合計37.2km,因此,廣州市近期(2019-2021年)新型有軌電車建設規模約55.8-80km。
4 ?結語
合理的建設規模應綜合考慮交通需求、投資能力、建設管理能力等多方因素,保證有軌電車建設能夠滿足城市交通發展需要,同時保持適當的建設節奏,建設管理有序、經濟可持續,并支持城市跟隨區域發展步伐,增強整體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鑒于國內外宏觀環境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建議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近期建設規模控制在70km左右比較保險,以適宜的投資強度和工程進度較好地滿足廣州市城市交通出行需求。
參考文獻:
[1]孫明霞,郭建民,周建國.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模需求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6(08):260-264.
[2]王玉萍,陳寬民,馬超群.長沙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合理規模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02):125-128.
[3]劉瑩.城市軌道交通合理線網規模及布局評價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6.
[4]張云,徐慧智.哈爾濱市近期軌道交通建設條件及規模探索[J].都市快軌交通,2010(04):65-68.
[5]范東旭,劉威,張玉一,宋濤.沈陽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線網規模與布局研究[J].交通市政,2016(08):99-104.
[6]廣州地鐵設計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新型有軌電車線網規劃修編[Z].廣州:廣州地鐵設計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