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范紅 曹曉艷 王遙

摘 要:為了了解高職護生主觀幸福感及職業價值觀,對237名高職護生采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得分為(3.41±0.41)分。由此,我們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可通過提升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使其獲得心理健康發展的同時塑造良好的職業價值觀。
關鍵詞:高職護生;職業價值觀;護理教育
初中起點五年制高職大專護生(以下簡稱:高職護生)是高職教育體制中較特殊的群體,具有起點低,年齡小,文化知識相對少等特點,學生在求職時更容易存在缺乏自信、抗挫力差以及職業生涯規劃不明確等特點,影響畢業后的職業發展。研究指出主觀幸福感作為衡量護生心理維度的重要指標,對高職護生面對就業壓力和挫折時的應對能力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職業價值觀水平。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SWB)指個體依據自定的標準對生活質量進行的總體評價。護生在畢業后是否會選擇從事護理行業及選擇什么樣的職位與其職業價值觀息息相關,影響護生在專業領域的行業發展和職業規劃。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為院校的職業教育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某職業院校初中起點五年制護理專業學生237名為研究對象,所有對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二)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年級、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單親家庭、家庭年收入、月生活費等。
(2)主觀幸福感。采用由吉楠編制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測量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包括自我滿意、消極情緒、生活滿意、社會性行為、精力、積極情緒、人際關系和家庭滿意8個維度,共41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別計1~5分,得分越高說明主觀幸福感水平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937。
(3)職業價值觀。采用由凌文輇等編制的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問卷測量高職護生的職業價值觀水平,包括保健因素、自我發展因素、聲望地位因素3個維度,共22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最不重要”至“最重要"分別計1~5分,得分越高表明重視程度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43。
(三)調查方法
本調查研究在征得被測高職護生同意的前提下,向其解釋問卷填寫內容和要求,研究人員通過晚自習期間等發放問卷,問卷填寫時間在10-20分鐘之間,所有問卷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37份,有效回收率為94.88%。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分析。
二、結果
(一)高職護生的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237名高職護生,年齡為15~20(18.03±1.51)歲。性別:男性37名,(15.61%),女性200名(84.39%)。年級:一年級24名(10.13%),二年級46名(19.41%),三年級82名(34.60%);四年級85名(35.86%)。是否獨生子女:是62名(26.16%),否175名(73.84%)。是否單親家庭:是 17名(7.17%),否220名(92.83%)。家庭年收入:1萬元以下21名(8.86%);1~3萬元93名(39.24%);3~5萬元55名(23.21%);5~10萬元48名(20.25%);10萬元以上20名(8.43%)。月生活費: 500元以下84名(35.44%);501~800元95名(40.08%);801~1000元40名(16.88%);1000元以上18名(7.59%)。
(二)高職護生主觀幸福感(見表1)
(三)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研究主觀幸福感,本研究以主觀幸福感各維度中相關性有統計學意義的維度為自變量,對價值觀中的“ 保健”因素、“ 聲望地位”因素、“自我發展”因素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職護生的保健因素與生活滿意維度呈正相關;自我發展因素與社會性行為維度呈正相關;聲望地位因素與精力維度呈正相關,與人際關系維度呈負相關。
三、討論
(一)高職護生主觀幸福感處于較高水平
結果顯示,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量表的各維度得分高于理論平均分3.00分,其中,社會性行為維度和生活滿意維度得分最高,說明高職護生對自身生活質量有較好的評價??赡芘c高職護生畢業后也可以拿到專科學歷,其產生的自卑感較少及較中專學生的就業壓力較少等有關。與于菊芬等研究一致。但是本研究中社會性行為的均分值(3.68±0.65分)略低于于菊芬等人的研究值(3.89±0.69分),而消極情緒維度得分(2.97±0.94分)又略高于其研究值(2.63±0.97分)。造成差值的原因可能與本研究中護生全部為五年制護生有關,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五年制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仍略低于三年制護生。因此,需加強對五年制高職護生在一年級和二年級階段主觀幸福感水平等心理維度的維護和提升。
社會性行為維度與自我發展維度呈正相關,原因可能是社會性行為得分越高的護生,更愿意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這類人的生活重心已經不再完全尊崇利益至上,故而其更愿意成就自我,促進自我的成長和發展。
聲望地位因素與精力維度呈正相關,與人際關系維度呈負相關。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說明,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其基本的保健因素的需求越容易滿足,更有能力去追求高職位,越喜歡去挑戰更好的崗位,故聲望地位因素得分越高;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負面心理(如別人不喜歡我,人際交往中感到孤立受挫等)越少,相對來說更加有能力在人際交往中獲得上風,也更能勝任高職位等的要求,故聲望地位因素得分較高。因此,盡可能多讓學生參與社會性活動,提升其人際交往能力等,也有利于培養護生穩定和積極向上的職業價值觀。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護生對生活質量的滿意程度較高,有較高水平的職業價值觀,主觀幸福感水平得分高低對職業價值觀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故在職業價值觀教育過程中也要關注高職護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
參考文獻
[1] 安蓉,辛雪梅.高職女生職業價值觀、心理資本與擇業效能感實證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6(07).
[2] 曹洪容.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學生主觀幸福感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4(07).
[3] 巫雅萍,葉旭春.2003_2012年我國護生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分析[J].護理學報,2014(17).
[4] 吉楠,李幼穗.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01).
[5] 吉楠.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及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
[6] 凌文輇,方俐洛,白利剛.我國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研究[J].心理學報,1999(07).
[7] 余菊芬,周敏惠,伍朝君.高職護生主觀幸福感與應對方式的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08).
作者簡介:曾范紅(1972- ),女,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教師,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統計與會計核算、教育、檔案管理;曹曉艷(1986- ),女、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教師,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會計、教育、檔案管理;王遙(1990- ),女,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教師,高校助教,研究方向:護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