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傳允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始終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依托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進行長期的教育管理規劃,實現學生教育管理與思想管理的雙軌同步。本文將以高校思政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為基礎,對其教育管理結合現狀及解決對策等,做逐一的分析探究,為高校思政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科學結合,提供部分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高校 思政 學生管理 工作 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076-01
引言
現今,高校思政工作內容涉及越發寬泛,學生管理工作難度逐步提升,為更好的適應新時期的教育發展環境,做好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結合,勢在必行,是未來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趨勢,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彌補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不足的有效途徑。
一、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結合現狀
(一)教育管理銜接不緊密
傳統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是兩項獨立的教育工作體系,相互之間并不產生直接的教育關聯。隨著教育發展多樣性、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傳統獨立的教育發展模式,并不適用于現階段的教育發展需求。而強行采取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融合,難以發揮出教育管理與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體優勢,嚴重影響綜合教育工作質量。對此,為更好的將各項教育工作做緊密銜接,必須根據高校教學發展需要,對部分關鍵性教育項目,做更高維度的教育統一,改變傳統發展影響下各項教育工作發展模式,將新思維、新方法等,引入現有的教育管理體系,使高校思想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能保持環環相扣,緊密融合。
(二)教育規劃布局不嚴謹
傳統高校思政教育,一味的進行理論教育規劃,長此以往,不僅未能充分的發揮理論教育優勢,同時,使大學生對思政教育工作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傳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多的是滿足管理者的基本工作訴求,而未能與學生做充分溝通,所制定的教育管理規劃,也與高校基本教育理念不相符,實際的管理工作內容設置,主要參考初中、高中階段的教育管理,對學生的個體對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議,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通常易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激化的問題,從而,導致未來階段的學生教育管理規劃,無法切實的發揮教育管理意義。
二、針對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結合的新路徑
(一)革新教育方法,改變管理策略
革新教育方法目的,在于改變傳統思政教育思維模式,運用現代教育思想融入思政教育體系,并根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需求,將部分思政教育內容,做出一定程度的改變,從而,提高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契合度。例如,在基礎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方面,可引入部分學生所認同的教育觀點做教學討論,并對觀念內容的前瞻性、先進性與有關問題等,做深入分析,將學生所認同的觀念,客觀的加以呈現,使學生對思想教育內容的理解,能達到更高的思想維度。學生管理工作方面,不應單一的沿用傳統刻板的管理工作模式,要勇于開展教育管理創新,強化基層教育管理執行力,不斷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積累經驗,在不同教育環境下,應采取多種學生管理工作方案,使學生管理工作,成為規范學生學習行為與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保障,以此,為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融合,開辟新道路。
(二)注重教育引導,培養學生教育管理參與主動性
現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關鍵,是充分的理解學生思想內容,不應以傳統的教育眼光看待問題,要采取以引導為主,管理為輔的教育策略,通過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逐步的理解思想學習內容,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從社會熱點問題著手,不斷擴大思政教育的影響范圍,繼而,在提高學生思政學習主動性的同時,也為后續階段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做了一定程度的管理鋪墊。學生參與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指根據學生的基本意愿,在合理的條件范圍內,充分參考學生的教育管理意見,圍繞人性化管理,開展以人為本的專業教育管理工作,營造和諧的教育管理環境,進一步融入學生的實際教育生活環境,從學生專業學習角度,打造更為完善的高校學生管理體系。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結合,必須建立在完善的教育管理體制至上,通過對教育內容傾向性的改變,最大限度為學生管理工作融合,提供必要的實際條件。學生管理工作,則應利用基層教育管理優勢,打下良好的學生管理溝通基礎,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基層的學生教育管理支持,使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能切實的發揮主體教育優勢。
參考文獻:
[1]湯菊芳.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融合路徑探討[J].知識文庫, 2016(24).
[2]吳紅杏.思政教育在地方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作用與途徑[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