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旖旎
“一帶一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深化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計劃。但是,沿線國家的工業化程度不同,產業也不同,造成沿線貿易統計的巨大困難。
一帶一路戰略理念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轉變。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須與國內經濟形勢相結合。目前中國的產能過剩只是相對的,基礎設施建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遇到的新挑戰,如果我們不顧及國內這些時機的需要而追求向國外投資和轉移企業,有可能造成國內投資的擠出效應和空白化。本文分析了我國一帶一路沿線貿易統計存在的問題。
一、“一帶一路”沿線商貿現狀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9月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經過五年的發展,沿線國家經貿合作不斷加強,“一帶一路”戰略下的進出口貿易在中國各地區的發展趨勢是光明的。當前的發展形勢下,中國和全球一部分國家簽訂了多項自由貿易協定,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占中國全部貿易總額的1/3,所以說就一帶一路戰略方針實施以來,沿線國家的外貿總額急速增長,中國的出口額也得到提升。中國也逐漸成為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領頭羊,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成為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大的合作伙伴和貿易進出口市場。就在2016年一年內,中國對沿線國家的出口貿易總額達5874.8億美元,大約占據了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30%。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沿線國家的出口的商品有電子、輕工、信息產品和高科技產品,中國主要從沿線國家進口石油、燃料及汽車零部件等 。
二、"一帶一路"沿線商貿數據統計難點
數據統計作為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工作之一,商貿數據統計的統計數據在整體工作任務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貿易統計的結果不僅反映了一個地區的貨物流通和市場的整體運作,而且反映了主要電子、輕工業、信息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在市場上的未來發展趨勢。因此,可以看出貿易統計的重要性。在腰帶和道路貿易統計中,它比一般的統計工作更加困難。因為涉及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外貿,有必要對統計工作者,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重視,并做了最好的貿易統計數據。以下是沿線商業統計的一些困難:
(一)數據統計資料多
數據統計工作的困難主要是由于被統計的資料過多,過于復雜,和部分統計工作者的素質偏低造成的。首先,統計數字太多,而且有一定的復雜性。貿易統計的目標主要是電子、輕工、信息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等行業的數據。統計的范圍和內容使貿易統計工作變得困難。此外,也有一些統計人員沒有嚴格的自我要求,對統計工作的性質不清楚,有強烈的責任感。在統計過程中,數據不一致,計算錯誤。
(二)數據統計樣本大
因為在貿易統計工作上,數據統計樣本大,只能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然而,抽樣調查的方法更復雜且容易出錯的。因此,統計學家在工作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利于進一步的調查和統計工作的發展。
(三)數據統計準確度難把握
統計方法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所以這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將在采樣過程中遇到。有些企業沒有意識到商貿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在被調查的過程,而是通過虛報數據,不提供完整的貿易記錄等行為,而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難以把握貿易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三、"一帶一路"沿線商貿數據統計對策
(一)加強組織培訓課程
基于貿易企業的制度不健全,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等問題,統計部門需要定時制定培訓計劃,對統計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例如,統計法的內容、報告平臺的運作、統計的基本知識,讓貿易企業的統計人員對標準化統計工作加深了解,能快速適應網絡信息化報告平臺來進行數據統計,有效的提升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二)提高企業配合度
為了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有必要加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之所以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不愿意與調查合作,是因為他們的貿易統計的誤解,他們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統計方法的宣傳,讓企業人員對統計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從而提高企業的合作程度。除了宣傳從法律法規的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也有可能通過提高所獲得的數據的機密性,以減少企業的個人信息泄露,從而保證了公司的切身利益,并使全體員工積極配合進行調查統計數據。
(三)調整限額標準
由于抽樣調查的統計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調查應細致深入,并對貿易統計的局限性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調整配額企業的數量的同時就是減輕了抽樣調查的工作量,讓更多的統計人員去注重最后的數據精確性,讓數據的質量得到提高。
四、結語
在一帶一路商貿的背景下,沿線國家和互相之間的貿易活動日益頻繁。與過去相比,他們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些進展與貿易統計數字是分不開的。雖然我國的貿易統計工作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我們相信,在國家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貿易統計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快。這將為我國一帶一路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作者單位:重慶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