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從問世到普遍化僅僅用了數年的時間,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互聯網+”的提出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然而“互聯網+”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機遇在于互聯網的效率將大大改變現有的行業狀況,挑戰在于互聯網的深入應用與實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對于大部分傳統企業來說,如何改變傳統的企業管理,將互聯網的創新管理模式應用到企業發展中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時代的變革要求企業管理創新,然而面臨著經驗不足的未來,如何創新,有哪些挑戰與機遇都是未知數,本文筆者將從“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的現狀入手,分析企業如何緊跟時代步伐,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互聯網+”時代給企業管理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和多層次的,既有企業管理理念上的創新,亦有企業人才隊伍管理上的創新以及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企業一站式管理平臺的創建,然而就筆者的調查研究來看,現階段部分企業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企業管理創新上存在著一些問題或是挑戰,主要是體現在企業的管理模式有傳統向創新的轉型上,包含企業理念,人才隊伍建設等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本文筆者將從企業管理創新的實際入手,切實分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創新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以及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新型企業管理體系構建。
一、“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時代發展的要求
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主要體現在互聯網極高的效率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營銷成本等各個方面,提高了企業的生產銷售效率,擴寬了企業的營銷渠道。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企業只有將互聯網與企業的管理深度融合,才能與日益互聯網化的市場接軌,才能在管理的效率成本方面不落后于時代,才能保證持續發展,以變革謀發展,不能跟隨時代的發展潮流就意味著企業將“事倍功半”,終將被時代所遺棄。
(二)行業競爭的要求
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都不能脫離與經濟浪潮之外,只有緊跟行業變革的步伐才能長久持續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大部分企業都在尋求結合互聯網發展的途徑,以謀求更高的利潤,在這種環境下,倘若企業不進行變革,將脫離于行業體系,無法與相關的企業取得良好的合作,且互聯網帶來的高效率、低成本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機遇,倘若企業沒有抓住“互聯網+“的順風車,將在行業競爭中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漸漸失去企業競爭力,因此管理創新至關重要。
二、“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面臨的挑戰
(一)企業管理理念的革新
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相比不僅僅是營銷方式的差異,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差別,“互聯網+”時代的企業需要以“用戶的需求”作為最為主要的管理理念,然而就筆者的觀察來看,現階段大部分的傳統企業對“用戶的需求”這一理念的理解僅僅是停留于表面,無法正確把握其深層次的意義。以物聯網企業小米、京東等電商為例,它們準確的把握了用戶對互聯網網上購物消費的需求,因此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在電商領域占有較大的份額,且提出了“萬物互聯”的下一步發展理念,將產品生態建設進一步布局,搶占下一個市場,現存的大部分傳統企業缺乏對用戶需求的深入了解,應當革新傳統的管理理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對用戶需求形成前瞻性的把握。
(二)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
相比于傳統企業“金字塔”式的管理體制,“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扁平化管理”顯然更加具有活力,企業應當充分利用員工的專業性意見,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讓普通員工也有機會參加企業的決策當中,提升決策的適用性與可行性。
三、“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體系構建
(一)以一站式平臺為體系基礎
要深刻把握“互聯網+”的廣泛性,以互聯網為基礎,建立企業的互聯網一站式服務平臺,將企業的銷售、財務、人事等部分通過互聯網連為一體,提升企業的內部運作效率。
(二)以人才隊伍培養為方式
“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溝通的便利性,為人才隊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企業應當把握機會,將扁平化的人才管理落實到人才隊伍建設當中去,讓企業員工積極獻言獻策,尊重人才團隊的建議,將決策放低,讓決策更加的的貼近市場需求,更加“接地氣”。
(三)以互聯網理念為導向
企業要轉變管理模式,最重要是轉變理念,企業當以用戶的需求最主要的導向,結合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力圖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消費需求,把握時代的風口,搶占市場先機。
四、結語
當前,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及融合,孕育了各種前所未有新興產業和新型企業形態,同時也迅速改變了各種傳統行業、產業的成長形態、發展軌跡和商業模式。企業應當把握“互聯網+”時代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及其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創新企業管理理念、實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實現企業管理精細化目標、合理配置并創新企業資源和采用數字化營銷手段, 通過各種方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南京索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