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煜
目前國內外關于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研究很多,在語言這一塊,寫作是最能體現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所以關于寫作與思維的關系研究成果眾多,但是很少有關于日語專業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其他文科專業學生思維能力差的論述,也就是說如果假設日語專業的學生與其他文科專業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致的,那么是什么影響了日語專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還是對于母語是中文的學生來說,學習日語就意味著識記能力的提高和思維能力的停滯呢?
一、日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路徑設計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進行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的能力,其中包含著質疑、比較、鑒別、判斷的過程,亦即通常所說的獨立思考能力。鑒于在目前尚無更好的方法來分析日語專業學生的思維水平特點的情況下,本次研究采用最能考察思維能力的議論文作為考察方式,具體研究思路如下:
(一)通過中、日文作文分別測得的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水平是否一致?兩者是否呈現出相同或相似的特點?
(二)通過作文表現出來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年級的高低是否有關系?
(三)日語作文和漢語作文反映出來的批判性思維水平是否成正比?
(四)同人的日語作文是否受漢語作文思維模式影響?
(五)日語專業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差究竟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差,還是受到語言的限制而導致?
根據項目組以往教研經驗以及許多學者關于大學生外語作文的思維特點分析成果,學生在日語作文中審題、立意、布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與其批判性思維不完善有很大關系。為了更準確的了解學生批判性思維水平,本次研究選取了景德鎮陶瓷大學日語專業大二和大四的學生共60名進行測試,將他們按年級按人數一分為二,一半學生寫中文作文,一半寫日文作文。
二、日語專業學生測試結果分析
鑒于中、日文作文評閱標準不完全一致,為了更加便于對比,我們分別計算了中文和日文作文的平均分數。平均分的計算方法是兩位評閱人所評定的分數之和除以2所得,標準差是采用EXCEL數據函數計算所得。
將學生日語作文與中文作文成績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趨勢:在日語專業學生的中文作文中,低年級成績略好于高年級,也就是說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大學四年中并無顯著變化,而在日語作文中,高年級成績明顯好于低年級。
這就回答了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即“通過中、日文作文分別測得的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水平是否一致?兩者是否呈現出相同或相似的特點?”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說通過日語作文和中文作文的方式所測得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呈復雜趨勢。同樣是日語專業學生,當他們用中文和日文寫議論文是反映出來的思維水平不同;用中文寫作時按年級呈遞減,用日文寫作時按年級呈遞增,這回答了我們的第三個問題即“日語作文和漢語作文反映出來的批判性思維水平是否成正比?”答案是不成正比。
這樣截然相反的趨勢,我們只能推測用低年級的同學在用日語寫議論時受到了語言能力的局限。這就回答了第二個問題即“通過作文表現出來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年級的高低是否有關系?”答案是從分數來看日語專業學生的日語作文反映出來的批判性思維水平隨著年級提高而升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并不盡然。
從中文高分作文的情況看,批判性思維可以在總論點中體現;也可以在結論中體現;還可能對目前情況的分析,得出新穎的結論;還可以通過正反雙面的分析,得出結論。如果將中文的高分作文同低分作文進行比較,低分作文主要存在審題不清,整體思路偏向或分析過于片面,沒有辯證或措辭上過于計較,寫出來的文章不符合議論文的規范。
而日語作文的評閱人認為高分的日語作文論述類型多數從分析為什么會產生爭論開始,然后論述住校內外的好壞處,得出在校內外各有優缺點,個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選擇;進行國內外對比,從權利和自由的高度去論述,認為選擇住在哪里是學生的自由,學校不應加以限制。日語低分作文主要存在問題拋開語言因素基本與中文低分作文一致。
除了上述分析,研究還要求學生寫出思維過程以及分類訪談共計20人,訪談中有6人提高了對這個題目不可一概而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三思后行體現出了批判性思維的精神;有6人提出如果用中文寫的話,他們會寫的更豐滿,例子更多。
日文作文的寫作模式與中文不同,成績較差的同學反映撰寫的時候經常會在用中文先構思再翻譯成日文,成績優秀的同學則是直接用日文構思,反而習慣之后在寫中文作文時會受到一些影響。
訪談證明,日語專業學生在大學四年中在語言上思維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雖然從日文作文中反映出來的整體批判性思維水平不及中文寫作,但是從訪談中,我們發現很多人被語言限制其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展現。由此可以回答問題“同人的日語作文是否受漢語作文思維模式影響?”在初級階段他們會受到漢語思維的影響,但是當日語水平不斷提高后,這種影響會不斷弱化。“日語專業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差究竟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差,還是受到語言的限制而導致?”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受其本身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水平的限制,他們的日語水平還不足支持他們完整的、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思維。
(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大學)
本論文為江西省教育科學規劃編號為18yb186的一般課題《日語專業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項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