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瓊 侯甜甜 王 強
2017年1月,為實現人民幣發行庫安全保衛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發行庫安全保衛監控(指揮)中心建設規范》(銀辦發〔2017〕7號)(下簡稱“新規范”),對人民幣發行庫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報警系統建設、出入口控制系統建設、安全保衛監控中心建設等四項內容提出了規范標準。安全保衛監控中心建設規范標準明確規定了地(市)中心支行監控中心建設規模、功能分區等建設標準和要求,為推進安全保衛監控中心建設提供了基本依據(詳見表1),但建設規模僅做了下限約定。

表1 地市中支安全保衛監控中心建設功能分區及建設標準
基于以上情況,本文對某省轄區監控中心建設情況做了詳細調查,經過分析研究,探索性提出地市級中支監控中心建設標準、建設規模、投資定額、配套設備等定額標準,以期實現業務發展和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
近幾年,人民銀行充分發揮財務資源“服務中心工作、提供履職保障”的作用,積極指導轄區中心支行開展監控中心標準化改造工作。目前,某省轄區地市中心支行在已進行監控中心標準化改造中,有7個中支是在新規范出臺前改造、4個中支在新規范出臺后改造。部分地市中支改造效果得到上級行的充分肯定。從已實施改造情況看,監控中心改造存在以下問題及難點。
1.監控中心建筑標準不達標。從使用時間看,某省轄區大多數中心支行監控中心建設時間較早,7個監控中心使用期已超過15年;從建筑結構看,受建筑材料及建筑技術的限制,4個中支為磚混結構,消防等建筑標準也不滿足現行安全規范;從總面積看,僅有1個中支達標。
2.監控中心功能分區不合理。由于地市中支監控中心建設初期設計的前瞻性不夠,各功能區域的劃分和配置已不能滿足現行業務規劃和履職要求。從調查結果看,部分中支沒有對工作區、生活區、備勤區和設備區進行嚴格隔離,個別中支沒有設置備勤區等分區。
3.監控中心設施設備不完善。一是現有設備普遍老化嚴重,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差,某些設備局部更新換代后與原設備兼容性不強。二是安全門、供電電源系統、防雷系統、防火消防系統以及燈光照明系統不能滿足新規要求。三是人性化工作環境打造不足,部分中支仍采用普通液晶顯示屏且分屏較小。
因中央嚴控樓堂管所建設政策規定,轄內多數中支監控中心均是在既有建筑物基礎上局部改造,受客觀條件約束存在三個難點:
1.監控中心空間難拓展。已實施標準化改造的地市行項目中,監控中心總面積不達標率為36%(4個),值班室、設備室、武器庫,武器臨時寄存室、備勤室、生活區不達標率分別為36%、36%、36%、82%、45%和18%。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中支標準化改造時新規范未出臺;二是受既有建筑結構局限,無法在不改變建筑結構和功能布局的情況下擴寬使用面積;三是整體新建受政策、土地、規劃、資金等多方面限制。
2.設施設備標準難統一。監控中心的設施設備改造難以按統一標準進行規劃,主要原因是:在監控等專用設備方面,各中支監控中心既有設施設備的品牌型號、新舊程度各異,部分中支可以合理利舊,但需要考慮新舊設備的兼容問題,部分中支需整體更新;在房屋建筑物所配通用設備方面,建設面積和具體情況千差萬別,如電源配置,因實際照明功率和設備功率的不同,導致電源的供電功率及電池數量不同,如取暖及空氣調節,可安裝中央空調、分體式空調、地暖和新風系統等不同設備,且數量不統一。
3.建設投資難精確。一是建筑物所配通用設備,如監控中心內的強電、弱電、空調、消防等系統工程的涉及面廣、工程量大,實施過程中的不可預見因素較多。二是監控中心所用專用設備種類多、性能參數復雜、品牌發展快、價格差異大,精準測算投資有難度。三是施工中不可控因素可能導致工程量及分項項目發生變更。
本文按照“從嚴控制、合理配備”的思路,從整體原則、建設標準、投資控制三方面對監控中心定額標準進行了研究,以期切實發揮財務資源效益,充分保障業務部門履職。
根據總行業務規范要求,秉持“重要性、可行性、經濟性”的原則,結合地市中支發行業務量、功能分區需要和保衛工作標準,建議地市中支監控中心建設總面積控制在100㎡-130㎡。
在功能分區方面,將監控中心劃分為核心區域與一般區域。其中:核心區域包括守衛值班室、設備室、武器庫,一般區域包括武器臨時寄存室、備勤室和生活區(詳見圖1)。核心功能區的面積必須符合總行新規范的最低面積標準;一般功能區在使用上可適當合并或重疊,如武器臨時寄存室的設置,可根據發行基金押運工作量、武器寄存的數量與批次,單設或與武器庫合并使用;對于備勤室、生活區,若總面積不能達最低標準的,可將其功能進行合并。

圖1 監控中心各功能分區面積要求示意圖(單位:㎡)
合理選配室內裝修材料,配置與環境相適應設備設施,做到建筑材料節能環保,設備設施簡潔適用。
1.建筑及裝修標準。按照“經濟適用、厲行節約”的原則,監控中心裝修標準宜采用普通裝修,本文對監控中心室內建筑與裝飾裝修選材提供參考標準。(詳見表2)

表2 監控中心建筑及裝修選材比較標準
2.設備配置標準。按照新規范要求,并結合各地實際,對監控中心的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配置提供參考標準。
(1)通用設備配置標準(與建筑物配套)。根據總行新規和建筑行業標準,結合監控中心的建筑空間特點及裝修標準,提出與建筑物相適應的通用設備設施配置標準(詳見表3)。

表3 監控中心通用設備配置標準
(2)專用設備配置標準。根據新規及行業規范,規劃提出監控中心專用設備參考標準(詳見表4)。

表4 監控中心專用設備配置標準
經梳理轄區已改造完工項目成本并參考全國造價信息,對改擴建工程造價進行估算(詳見表5)。

表5 監控中心改擴建工程投資估算表

B1、間接費B、其他 投資按土建、安裝、裝修總投資的6%估算按土建、安裝、裝修總投資的11%估算B2、不可預見費按土建、安裝、裝修總投資的5%估算C1、通風系統1.5-2.5萬元(分項設備設施總投資)守衛值班室采用新風系統,其余功能分區采取自然通風。C2、供暖系統2-4萬元(分項設備設施總投資)全部安裝空調風管機C3、供電系統C、通用 設備 設施3-6萬元(分項設備設施總投資)新購UPS電源通用設備設施總投資(11.5-21)C4、消防系統3-5萬元(分項設備設施總投資)改造消防系統,安裝感煙和感溫兩種探測器,設置火災自動探測報警系統,安裝和設置消防滅火設施,配置專用的空氣呼吸器和消防過濾式自救呼吸器。D1、液晶顯示屏 0.9-1.3萬元/塊 不少于12塊D、專用 設備 -顯 示屏D2、解碼控制器 2-3萬元/臺 不少于2臺D3、LED條屏 0.65-0.75萬元/平高度不低于300mm據實際情況而定E1、存儲管理綜合服務系統 20-24萬元/臺 一般為1臺E2、工作站 1.7-1.9萬元/臺 不少于4臺E3、攝像機(以1080P高清寬動態網絡攝像機為例)0.28-0.32萬元/臺區域內部安裝E4、交換機(以24口光口接入交換機為例)1.2-1.6萬元/臺 數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2臺。E5、解碼服務器(以8路解碼服務器為例)1.6-1.9萬元/臺 數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1臺。E6、IP語音對講E、專用 設備 -監 控系 統( 新購)主機 0.8-1.1萬元/臺 數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安全防護門、值班室門、庫內及交接區安裝,數量根據實際情定,一般不少于4臺E8、110聯網報警設備 0.6-0.8萬元/套 1套據實際情況而定E7、IP語音對講分機0.1-0.14萬元/臺E9、門禁控制器(雙門雙向) 0.2-0.4萬元/套安全防護門、值班室門、設備間門、武器庫門安裝,一般不少于4套E10、區域門禁控制器 0.6-0.9萬元/套 安全防護門及庫區出入口安裝,一般不少于2套
根據上述表5,可探測出估算某中支監控中心改造費用。
計算公式:V=A+B+C+D+E ,其中:
A=Σ(A1:A3)*P
B=Σ(B1:B2),其中:B1=Σ(A1:A3)*P*20%,B2=Σ(A1:A3)*P*5%
C=Σ(C1:C4)
D=Σ(D1*D[1-1]:D3*D[3-3])
E=Σ(E*E[1-1]:E*E[10-10])
指標解釋:
V:監控中心改造總費用
A:按實際面積計算的土建、安裝及裝修的總投資額
B:按實際面積計算的間接費及不可預見費總額
C:通用設備總投資額
D:顯示屏總投資:以D[1-1],D[2-2],D[3-3]分別表示D1,D2,D3的實際數量。
E:監控系統總投資:以E[1-1],E[2-2],……E[10-10]分別表示E1,E2,……E10的實際數量
P:實際改造面積
根據以上公式及標準測算,全面改造地市中支監控中心投資在110萬元-160萬元之間(不考慮原有專用及建筑通用設施設備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