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以審判為中心 有效辯護 訴訟
作者簡介:王利達,浙江潮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高級合伙人。
中圖分類號:D9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64
我國傳統的以偵查為中心的司法實踐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我國司法機關在對刑事追訴的過程中有著著重打擊犯罪而輕視受害人保障的問題,在刑事審判的過程中,往往著重于對案件事實的澄清而輕視司法公正的維護,在證據獲取的過程中,司法機關重點在于審核證據的真實性而輕視了證據的合法性,這些固有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深層次推進。以審判為中心視角的辯護制度從我國的刑事司法實踐方面提出的,在以審判為中心視角的辯護制度中,要求定罪權是由我國人民法院所具有的,對于促進當前司法公正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本次研究結合大量的實踐經驗,對以審判為中心視角下的有效辯護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對我國的當前的有效辯護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研究背景
在我國傳統的司法實踐中,偵查中心主義沿用至今,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刑事案件在經過有權機關的立案、偵查、審查階段后遞交到人民法院,經過各級機關的層層把關,案件的控方在庭審的過程中本身就具備天然的優越性,而在偵查階段中辯護律師的調查取證往往會受到各方面掣肘,從目前我國的司法制度來看,由于法律體系不健全,律師的辯護權在受到侵害的時候其救濟保障制度的程序是不完善的,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的刑事辯護的比例是較低的,而且質量不高。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當前辯護制度發展的主要方向,而且在廣大學者以及研究人員中達成了強烈的共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大會通過了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相關內容 ,并且著重強調了該內容的重要性,從本質上來說,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辯護律師的合法權益,并且保證他們辯護權的實現,從整體上來說,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推進我國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同樣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的關鍵因素。
二、有效辯護的構成和判斷
(一)有效辯護的構成
從有效辯護的構成來看,有效辯護主要包含著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辯護人行駛辯護權的權利,有效辯護概念的提出以及辯護權利保障機制的完善使得有效辯護制度得到了認同和發展,在訴訟權利體系中,辯護權是刑事被追溯者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訴訟權利,而且在訴訟權利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有效辯護權都是刑事司法體系中重要的部分。從目前我國國內學者的觀點來看,有效辯護的構成涉及多個方面,其本質就是保障刑事辯護能夠正常實施,有效辯護是從憲法的權利中引申出來的,也是執行公證的司法程序的必然要求,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律師對其當事人進行有效辯護不僅僅是自身法律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體現,更是當前社會背景下職業律師道德倫理開放性的要求,因此,有效辯護制度的推行非常有助于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設。
(二)有效辯護的評判標準
有效辯護制度的實施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改變傳統的司法體制中偵查中心的主體地位,有效辯護權利的實現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偵查過程應當獲得司法的授權,一些強制性措施的合法性應當由法官來簽署,偵查機關在做出強制處分時必須向被處分人出具該文書,這樣可以對偵查機關的權力進行約束,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其次,有效辯護制度中應當還包含偵查的司法救濟原則,也就是說在該辯護制度的運行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以及辯護人對有關機關的強制執行措施不服,那么有權力向中立的司法機構提出申訴,該內容的存在能夠保護案件在偵查偶成中受侵害人的權益,也是司法救濟中的重要內容。最后,有效辯護制度中還應該包含啟動程序性的制裁措施,也就是在審判的過程中法官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權利的,可以利用審判權來排除控方強制性的證據,進而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權力。
三、“以審判為中心”的有效辯護的實現
在我國范圍內推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保障司法公正,使得司法的效率進一步提升。而且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各級有權機關過度配合使得被告人的合理辯護權失去意義,被追訴人的正當訴求很難得到保障,而司法機關在已經發生錯誤的按鍵上重審、平反又會消耗大量的司法資源,不利于社會的進步。
首先,以審判為中心的有效辯護的實現能夠維護被告人的權益,是尊重人權的表現。在憲法中,辯護權是人權的重要內容,被追溯人可以通過有效的辯護,并且通過辯護律師積極發表辯護意見提高辯方的訴訟地位,以審判為中心的有效辯護的實現也是對國家權力機關的一種限制,通過程序的正義性來保護被追訴人的合法權益,從有效辯護制度的構想來看,其價值流程為:有效辯護→辯護權→訴訟權益→人權,從法律角度來看,有效辯護就是對被追訴人辯護權的保護,其最終價值的歸屬為保障被追訴人的辯護權利,使得被追訴人的人權得到保障。
其次,以“審判為中心的”有效辯護的實現可以顯著地提升訴訟的效率,能夠節約當前我國緊張的司法資源。律師的工作不但要為當事人進行法律工作,而且還得幫助被追訴人盡早地脫離訴訟過程,避免長期陷入到一個案件之中。而“審判為中心的”有效辯護的實現不但能夠維護司法的公平與正義,而且還能夠顯著地提升司法效率。在我國當前司法機制的運行過程中,審判程序長期地存在著非法取證的現象,程序違法現象異常突出,程序違法現象再加上被追訴人的辯護權被無視、被邊緣化,尤其是在刑事訴訟的階段中,一些有權機關對被追訴人采取了非法扣押、非法竊聽、限制人身自由以及采取措施來限制辯護人的辯護權等方法致使了整個辯護過程呈現出無效化的特點,這種控辯失衡的局面嚴重威脅著辯護方的合法權益,而且辯護方的反復上訴使得整個訴訟流程變慢,嚴重造成了司法資源的浪費。不僅如此,在當前的司法行為中,還存在著大量的無效辯護的現象,無效辯護導致了大量非法證據被使用,整個辯護活動呈現出邊緣化的特點,導致了冤假錯案頻頻產生,這些冤假錯案的發生在社會中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使得我國司法機關的形象受到了嚴重地損害,而隨后的平反工作又再一次浪費了大量的司法資源。所以,從整體上來說,“審判為中心的”有效辯護的實現可以提高辯護的效力,減少了訴訟過程中不必要的環節,還能夠減輕被追訴人的訴訟負擔,此外,“審判為中心的”有效辯護的實現對有權機關的行為進行了約束,可以制約執法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降低了冤假錯案現象的發生概率,節省了大量司法資源。
四、實現有效辯護的措施
(一)提升刑事辯護的參與度,樹立辯護理念
刑事訴訟制度是衡量我國法治文明程度和人權保障的重要制度,刑事辯護的提出對刑事審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司法人員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要樹立辯護理念,不斷地提升刑事辯護的參與度。在實際應用中,應當使得人權的保障與懲治犯罪相結合,在嚴懲犯罪分子的同時還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注重對被追訴人正當權益的維護和保障。每一位從業的律師要樹立良好的辯護理念,司法人員也應當保證被追訴人合法辯護權的實現,在一些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應當征求被告人的同意,在判決生效之前應當認證地聽取辯護人的意見和被告人的最后陳述。
(二)強化律師的辯證能力
首先,在實體辯護中,律師要做到對于主要針對的方面的相關司法解釋、審判指南等方面的文件、法規等內容熟悉,從刑事案件的特點來看,大多數刑事案件通常和其他類型的法律相互聯系,例如在交通肇事類案件中往往會牽涉到道路安全法的相關內容、有毒有害食品的安全方面又會牽扯到國家食品監管方面的內容,所以,在辯護過程中,辯護律師要具備良好的口才,并且有嚴密的推理能力,有著非常明晰的辯護體系。
其次,律師還應當具備程序辯護的能力,在辯護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辯護的主動性,這就要求辯護律師能夠熟悉法律的動向,并且可以充分地利用辯護權,雖然我國目前的司法體制并沒有完善的辯護權保障機制,但是已經是處于不斷完善的進程中,律師可以在辯護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質證權和非法證據排除權等。此外,律師在辯論的過程中還需要合理地平衡風險和收效,利用自身的經驗來進行辯護。
(三)提升律師的業務水平和執業水平
從目前我國的整體水平來看,我國的刑事辯護率較低,產生這樣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刑事辯護律師的業務水平和職業水平較低,由于刑事案件一般都牽涉到民商法領域的內容,其中的知識點非常瑣碎,而且專業化的程度非常高,知識以及技術水平方面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律師沒有非常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和大量的實踐經驗是沒有辦法勝任該領域的工作的內容。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律師要充分了解辯護制度方面的內容,并且在工作中多多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使得自己的法律基礎知識更加牢固,從刑事案件的辯護內容來看,刑事案件往往會牽涉到各個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律師在工作的同時應當學習跨專業的知識,并且在實戰中積累辯護經驗,學會使用證據辯護和程序辯護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辯護能力。
五、結語
在十八屆四種全會中通過了訴訟制度改革的相關內容,在這樣的司法背景下,探討有效的辯護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我國的司法進程來看,刑事案件的審判司法還著重于偵查中心主義突出的現象,大量的證人證言、被侵害方的陳述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內容都存在著未被裁判的情況,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相關有權機關的權利,而且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要求控辯雙方實現平等的對抗,更加注重被追訴人的辯護權利,從整體上來說,以審判為中心的辯護制度的完善是推動我國法制進程的重要手段,該制度的形成和不斷豐富是司法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建設的發展方向。
注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若干問題的決議》。
參考文獻:
[1]馬柳穎,黃小龍.論提升指定辯護質量的實踐路徑——以刑事辯護全覆蓋試點改革為契入點[J].懷化學院學報,2018,37(1):71-74.
[2]臧德勝,楊妮.論值班律師的有效辯護——以審判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為切入點[J].法律適用,2018(3):63-69.
[3]孔超,方玉霞.認罪認罰從寬視域下律師辯護權的保障[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2):57-60+65.
[4]王長水,王晶然.論我國有效辯護原則的運行及完善[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5(6):87-89.
[5]蔣志如,陳磊.從“有”辯護到實現“有效”辯護的演進軌跡——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的變革與發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7(4):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