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平 劉夢
關鍵詞 習近平 科技人才 培養
基金項目:陜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陜西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機制研究”(項目號:2017KRM136)。
作者簡介:白清平,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劉夢,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6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235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各國若要謀求發展,就必須重視科學技術,而人才在科技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學界委員聯組討論時強調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述就指明了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發表有關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研究習近平關于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能夠在實踐中為科技人才的培養提供指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一、習近平關于科技人才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當今世界發展大勢,全面系統地闡述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培養路徑和科技人才的責任擔當等內容,構成了習近平關于科技人才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
(一)重要地位論
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推進,各國都在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浪潮下謀求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構全球創新版圖,世界范圍內以人才為中心的創新要素加速流動,各國之間的競爭演變成了人才的競爭。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科技人才的作用,早在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就高度重視人才,在浙江全省自主創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人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以來,依舊高度重視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 這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科技人才對于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地位。
(二)培養路徑論
針對科技人才的培養路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從培養主體、營造環境、完善機制、重要保障四個方面,全面地闡述了如何培養科技人才,對于展開培養科技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科技人才的培養主體。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科研院所和研究生大學是我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基礎所在,也是科技創新人才的搖籃。” 這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科研院所和研究生大學對于培養科技人才的主體作用。第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造快科技創新環境。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生命,創新能夠推動科技發展,實現科技創新要依靠人,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把握科技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基礎上,指出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使用機制、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的作用。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指明要改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開幕會上批評了當今人才評價的不合理現象,他指出:“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仍然嚴重,” 針對這些現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形成并實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 第四,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黨和政府對于科技人才的保障作用。200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科普日時對黨和政府提出要求,他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提供良好條件和有力保障。” 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從培養主體、營造環境、完善機制、保障條件四個方面來論述了如何培養科技人才,對高校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三)責任擔當論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闡明了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如何培養科技人才,還對科學人才提出了一些要求。
首先,科技人才要堅持立足時代搞科研。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科技人才要充分把握時代潮流,立足于時代搞科研。201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里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立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因此,廣大科技人才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所需突破的科技難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其次,科學人才要自覺弘揚創新文化。在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向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加自覺、更加積極地弘揚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是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蘊含著中華兒女的精神基因,能夠為科技工作者提供精神動力。弘揚創新文化能夠激發創新精神、推動創新實踐,為我國的科研事業提高精神支撐,還能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創新的良好風尚,有利于為中國的科研事業培養后備人才。
二、習近平提出關于科技人才重要論述的現實邏輯
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關于科技人才重要論述的現實邏輯,可以從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導向以及我國的科技人才現狀出發。
(一)應對國際競爭的大勢所趨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愈來愈激烈,科技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各國必須充分發展科技。科技發展離不開科技人才,各國只有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才能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正是基于國家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科技人才的論述,強調了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科技人才的培養路徑,并對科技人才的責任擔當做了闡述。
(二)實現民族復興的需要
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科技的發展,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只有科學技術充分發展,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因此,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充分發展科技。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調研時指出:“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我們國家的發展事業就大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指日可待。” 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人才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作用,科技人才作為人才的一種,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樣很重要,正是基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
(三)改善我國科技人才現狀的需要
目前,我國的科技人才人數充足,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問題。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指出了我國科技人才現狀面臨著結構上的問題,我國科技隊伍規模在世界居領先地位,但創新型科技人才結構性不足、世界級科技大師缺乏。 面對我國科技人才隊伍的現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培養、引進科技人才以完善我國科技人才結構的措施。可見,正是基于我國的科技人才現狀,習近平總書記才發表了一系列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改善我國科技現狀的需要也就成為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關于科技人才重要論述的現實邏輯。
三、習近平關于培養科技人才重要論述對高校的啟示
習近平關于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為高校如何培養科技人才提供了行動指南,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新評價機制
高校應創新評價機制,改變以往以論文職稱、學歷為評價依據的導向,在評價高校科技人才時應以創新能力、貢獻為依據,在高校內建立起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發揮創造力的評價機制。
(二)完善科研環境
科研人才對于國家發展十分重要,高校必須采取措施營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創新的環境。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是指高校要為科技人才提供研究所需的物質裝備。軟環境是指高校內要形成尊重創新、尊重科研的文化氛圍。
(三)培養問題導向
科技發展要為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大局服務,因此,科技必須立足于時代,以社會發展的要求為導向,只有這樣科技才能促進生產力發展。科技發展主要依靠科技人才,因此高校必須注重培養科技人才的問題導向和時代意識,使科技人才擁有把握時代需求的能力,從而使科技人才的研究具有問題意識,更加有針對性地為社會服務。
注釋:
兩會授權發布: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分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委員并參加討論[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3lh/2013- 03/05/c_124415149.htm.
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137.
習近平.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習近平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 強調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EB/OL].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9-09/21/content_18565017.htm.
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1- 05/24/content_22627964.htm.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習近平談“第一資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EB/OL].http://www.wenming.cn/djw/djw2016sy/djw2016sytt/201807/t20180720_4766906.shtml.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