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未成年人 檢察 監督
作者簡介:楊廣芝,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檢察院檢務保障部干警。
中圖分類號:D92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67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億萬家庭的最大關切。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根本保障。”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司法辦案工作涉及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的全過程。堅持辦案、幫教、救助、預防一體化,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有效推進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認真落實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特殊制度,積極推動構建未成年人社會化司法保護支持體系,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一、現階段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任務,不斷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檢察專業化、規范化、社會化建設,努力給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綜合司法保護。
(一)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始終堅持依法從重從快從嚴辦理的原則,堅決有力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
(二)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堅持寬容不縱容,從有利于教育挽救出發,依法對未成年人涉嫌輕微犯罪案件少捕、慎訴、少監禁,依法懲治涉嫌嚴重犯罪的未成年人。落實對涉罪未成年人開展社會調查、分管分押、法定代理人或合適成年人到場、附條件不起訴、犯罪記錄封存等特殊檢察制度取得了成效。積極利用各地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工作社會化建設,對流動未成年人異地幫教、未達刑事責任年齡人臨界預防、涉案家庭親職教育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三)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專業保護與救助
在辦案中注重對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導,充分保障受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避免辦案中的“二次傷害”,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為困境未成年被害人申請司法救助,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四)依法妥善辦理未成年人重大敏感案件
對于社會高度關注的未成年人案件,堅持提前介入偵查活動,提出取證和法律適用建議,切實維護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依法妥善處理。為建立此類案件快報、預警、處置機制,妥善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
(五)進一步深化犯罪預防工作
按照高檢院統一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掀起“法治惠民”活動熱潮。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設也蓬勃發展,法治教育主陣地作用日益凸顯。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下降趨勢,預防犯罪工作成效顯著。
(六)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未檢隊伍
持續開展以提升辦案能力和司法保護能力為核心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未成年人檢察隊伍職業化專業化水平,培養出了一支既具有良好法律素養、豐富司法辦案經驗,又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了解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的隊伍。注重打造工作品牌,涌現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未檢工作室。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當前未檢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困惑甚至是誤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少年司法的獨立價值和功能還未深入人心
檢察系統內部對未檢工作特有的功能任務、司法理念、內在規律和工作要求缺乏應有的認識,把未檢工作作為偵監、公訴工作的一部分來看待和安排,單純以辦理逮捕、起訴案件的數量來評價未檢工作,為應對檢察官績效考核,未檢人員不得不兼辦大量其他案件。甚至有人認為未檢部門從事社會化工作是不務正業,搞花架子,導致對未檢特殊制度和程序貫徹不徹底,影響未檢工作成效和可持續發展。
(二)獨立未檢機構建設問題突出
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使得未檢機構尚未建立和面臨撤并問題相互交織。未檢案件主要在基層,未檢機構和人員被撤并的問題更為突出,將對未檢工作產生較大影響。
(三)對新時期的未檢工作研究不夠深入,應對不夠主動
有的地方面對機構改革問題,不能正確對待,甚至產生一些焦慮、悲觀、迷茫等情緒。對影響未檢工作長遠發展的問題,理論研究不夠,具體工作的謀劃思考也不夠深入。
三、關于今后一個時期未檢工作的設想
未檢工作如何彰顯中國特色,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找到自身發展空間,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下面就今后一個時期的未檢工作談幾點設想:
(一)堅定做好新時代未檢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黨的十九大提出,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了新的更高水平、內涵更豐富的需求,希望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對未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一項積德行善的工作。做好未檢工作,不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茁壯成長,能夠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犯罪,還有利于解決未成年人問題背后的深層次社會問題,消除社會不安定因素,是檢察機關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途徑,是檢察機關充分履職,服務大局很好的著力點。張軍檢察長指出,做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就能為每個家庭、每一所幼兒園和中小學學校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對未來的美好預期。未成年人檢察在新時代是沒有止境的,要深入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到前面,延展到后面。張檢還強調,要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深處的工作以及涉及單位的社會工作是最難的,未檢干警要把講政治和抓業務有機結合起來,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打牢未成年人檢察事業的基礎,更好地維護未成年人權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省各級未檢部門和未檢人員要堅定信心,勇于擔當,充分發揮好未檢職能作用,通過扎實業績來證明未檢工作的價值所在。
(二)積極正確應對機構改革
改革對于成長中的未檢部門來講,既是嚴峻的現實挑戰,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方面要堅持把工作做好,進一步提升未檢工作的成效和影響力,取得各方的肯定。另一方面,要結合工作實際,堅持辦案數量和職能任務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既加強未檢專業化建設,又服從于機構改革大局,積極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爭取最優方案。
尤其注意,要立足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根據特殊保護、全面保護、綜合保護的需要,合理論證未檢部門的工作量。尤其要注意,無論怎么改革,都要要求有專門人員來從事未檢工作。無論有沒有未檢獨立機構,未檢工作要求和標準都不能降低,專業化建設都不能放松。
(三)大力推進智慧未檢建設
智慧檢務建設必將對檢察權運行機制、檢察工作方式、辦案模式等產生深刻影響,未檢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要認真研究信息技術與未檢工作深度融合的切入點和具體舉措。注重利用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手段,通過專用信息網絡平臺等建設,實現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加強、改進對涉案未成年人的人格甄別和心理矯正工作,提高對涉案未成年人的幫教救助的質量、效率和效果。注重對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權益保護大數據的分析運用,及時掌握動態趨勢,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推動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機制、制度和政策。
(四)持續推進專業化規范化建設
面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下降的趨勢,更要確保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于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優先保護的規定落實到位、發揮作用。認真落實未檢工作評價標準,注意在教育、感化、挽救、預防的工作中具體把握好尺度,讓社會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公正。把未檢案件質量評查工作抓實抓好,通過評查,發現問題,既有利于提高案件質量,又有利于引起院黨組對未檢工作尤其是未檢專業化規范化建設的重視。注重從證據把握、法律適用、特殊工作機制和效果等方面進行歸納分析,通過辦理典型案件,一方面展示檢察機關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成效,提高未檢工作影響力;另一方面要發揮典型案例的指導作用,不斷推動規范辦案。注重開展類案監督,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未成年人犯罪新形勢新情況進行研判、歸納,寫出高質量專題檢察建議、調研報告,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創新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五)進一步加強未檢宣傳工作
未檢工作作為一個新興業務,要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關注、支持未檢工作,做好宣傳尤為重要。各級未檢部門要加強與新聞宣傳部門的配合,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未檢工作,提升檢察機關社會影響力。要加強對未檢工作的宣傳,講好未檢故事,傳播未檢聲音,打造未檢工作品牌,贏得社會認同和情感共鳴。要以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為主線,加強對典型未檢案件辦理工作的宣傳,做好輿論引導和宣傳工作,宣傳未成年人司法理念。
但是需要著重強調的是,未檢宣傳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注意意識形態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準確妥當宣傳未檢工作理念價值,堅決杜絕因工作不當引發輿論炒作。進一步健全完善檢校合作長效機制,建立一批檢校合作示范點,配齊配強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提高在校學生法治教育實效。充分利用各地新聞宣傳平臺開展預防,面向學生、教師、家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群體,延伸預防觸角,提升預防效果。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是一項“驅逐黑暗、播撒陽光”的事業。未檢人需要深刻認識新時代未檢工作承擔的新使命,增強政治責任感,積極創新、努力實踐,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