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刑釋人員 重新犯罪 危害 幫教救助措施
作者簡介:施劍羽,云南省大理監獄。
中圖分類號:D92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73
據新聞媒體的相關報道,近年來,全國一些地區相繼發生了一系列帶有極為非常典型的刑釋人員在社會上重新違法犯罪的重大惡性案件。這當中,最為駭人聽聞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的主要案件分別為:發生在北京的韓磊在與人爭執過程中,毫無人性當街摔死女童案;發生在河南安陽的周江波在公共汽車上肆無忌憚地殺死3名無辜乘車群眾案;發生在湖南衡東縣的陽贊云用汽車撞和刀砍致11人死亡、42人受傷的瘋狂報復社會案;發生在山西太原的任愛軍,在兩次服刑改造(一次被判處無期徒刑)期間多次違法違規獲減刑回歸社會后,組織、領導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具有黑社會性質的嚴重刑事犯罪案;發生在云南昆明的孫小果——這個20年前兩次被判刑(第二次被判處死刑),但被違法違規改判、減刑出獄后,搖身成為作惡一方的昆明黑社會老大案。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案件,特別是上述惡性案件的相繼發生,客觀地講,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具有其特定的發案原由或者說發案的相對突發性和偶發性。然而,這類案件本身所暴露出的作案手段的極其殘忍性、報復社會的極其瘋狂性、不計后果的極其嚴重性、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巨大沖擊性,以及由此而來的社會各界對新時期我國法治建設進程,尤其是刑事司法的執法過程和社會治安等較為負面的質疑和多重的拷問,不能不引起紀檢監察部門、司法機關和相關社會管理部門的認真思考、全面總結以至深刻反思!這里,筆者擬以從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所造成的嚴重社會危害入手,對新時期和新形勢下如何健全和完善對監獄執法工作的監督以及對刑釋人員的社會關懷與幫教救助體系等進行理性思考和芻議。
一、對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危害社會的認識
結合近年來尤其是近期社會上所發生的一系列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的案例,尤其是重大惡性案件來看,筆者認為對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所造成的社會危害的嚴重性認識應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對案發地構建平安和諧、文明幸福社會所造成的沖擊
從近年來刑釋人員在社會上重新犯罪的具體案例來看,無論是一般的刑事案件還是重大的惡性案件,只要有案件發生都會對案發地以及所在省、市、自治區乃至全國構建平安和諧與文明幸福社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沖擊,而且這些沖擊往往會涉及到諸如社會治安穩定、生產生活正常進行、人民群眾應有的安全感、刑事案件受害人和他們親屬的身心危害及其撫平等諸多方面。而這當中,對案發地著力構建平安和諧與文明幸福社會進程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無疑是最為直接、最為嚴重和最為負面的,其中個別典型案件不僅會使一些已有明顯起色的工作由此受到難以挽回的沖擊和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可能還會直接阻礙和諧平安與文明幸福社會構建的歷史進程。
(二) 對案發地各族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所造成的危害
一個社會和一個地區,尤其是各行各業的正常運作、各族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和諧平安與文明幸福社會氛圍的營造,需要與之相配套的規范有序的社會秩序和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作為依托。然而,如果一旦發生突發性的刑事案件,或者是嚴重的惡性刑事案件,特別是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肆意橫行作惡,就會使案發地原有的規范有序的社會秩序和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受到不應有的嚴重沖擊,而這種沖擊有的甚至還可能造成短時間內以至相對較長時間內,案發地社會治安秩序的混亂和波動,從而使各族人民群眾在精神上和生產生活上都會受到缺乏安全感、不時有恐懼感、生怕成為被害者的嚴重沖擊!從而不僅會使案發地各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損失,而且還會使案發地社會治安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打折扣。
(三)對案發地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所構成的破壞
任何一個地區或者一個省、市、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與所在地社會治安整體狀況以及平安和諧與文明幸福社會構建進程之間,無疑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系。正是由于這一必然聯系,使得社會治安的持續穩定、刑事案件發案率的不斷降低、社會和諧平安與文明幸福指數的整體提升顯得十分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突然發生或不時發生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的刑事案件,亦或出現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必然會對案發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造成嚴重的不可估量的破壞!這是因為,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都離不開社會治安長久穩定的堅強支撐和有力保障。
(四)對國家刑罰執行機關監管改造系統工程所構成的挑戰
由于歷史等諸多原因,致使社會上一些人對國家刑罰執行機關——監獄改造人、造就人的系統工作不夠了解,加上監獄工作長期相對與社會之間的隔離性、長期與社會大環境之間的相對封閉性,使得刑釋人員回歸社會后重新違法犯罪的案件尤其是重大惡性案件發生后,一些群眾往往會片面地把刑釋人員的重新違法犯罪與監獄對罪犯的監管改造不到位、教育改造質量低、監獄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作為,監獄沒有始終堅持以改造人、造就人為宗旨的黨的監獄工作方針等加以聯系,從而導致監獄工作不可避免地處在新聞媒體熱議的焦點和社會輿論關注的風口浪尖上,并由此使監獄機關和監獄警察承受著不應有的各種外在壓力,嚴重的還會使黨的監獄工作尤其是改造人、造就人的系統工程受到不應有的嚴重沖擊,個別特定情況下甚至還會有可能出現大有否定整個監獄工作或者某一所特定監獄整體監管改造工作成效的趨勢。
二、對健全完善刑釋人員幫教救助體系的思考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從我國國情以及新時期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平安和諧與文明幸福社會等出發,相繼出臺了包括加大對刑釋人員關懷幫教救助機制在內的一系列強化社會管理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舉措。這些措施的相繼出臺,不僅為刑釋人員回歸社會后面臨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以及自主擇業、靈活就業和創業興業等創造了相對有利的人文關懷條件,而且也為社會治安平穩、和諧社會構建、降低刑事案件發生概率、提升各族人民群眾安全感等奠定了基礎。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社會生活中不同行業、不同階層、不同利益群體、不同地區之間在經濟發展、科教水平、社會進步、文明幸福指數上所存在的差異的日益擴大,以及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的深水區后,以往社會管理包括對刑釋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的接茬幫教和關懷幫扶救助中的一些常態化措施,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有必要予以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與創新。而這當中,筆者認為以下幾點相對尤為重要:
(一)切實做好刑釋人員必接必送工作,努力為強化社會管理提供基礎性保障
根據中央政法委和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的相關要求,我省司法行政機關于2011年開始,啟動并持續落實刑釋人員由監獄回歸社會過程中的必接必送工作。為做好這項創新性的社會管理工作,全省監獄機關和全省社區矯正機構相繼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效。但由于這項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參與人員多、經費開支龐大等難題的實際存在,致使這項工作在實際執行中有不少時候很難落實到位。為此,筆者認為,作為此項政策的制定者和監督者的各級政法委及其綜治部門,有必要在對這項系統性工程進行綜合整體評估,并在此基礎上,對相關工作進行必要的梳理和改進與完善,同時盡力協調和保障開展相關工作所需的經費開支,以確保這項工作的正常和持續開展,從而為新時期強化社會管理、減少和防范社會治安隱患、確保社會安全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二)切實做好刑釋人員的社會幫教工作,確保他們順利度過與社會的正常融合期
刑釋人員經過不同法定期限的封閉式監管改造后,回到社會上時往往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有些人難以與家人親友和社會之間實現真正的正常融合;另一種則是適應社會“過于太快”,甚至還搖身一變成了社會治安的新隱患。為此,筆者認為,作為承擔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職責的相關部門和有關社區矯正機構以及民政救助部門,均有責任和有義務對所有刑釋人員做到不漏管、不疏管、不脫管和堅持定期和不定地進行有針對性的適時幫教,尤其是在他們剛剛刑滿釋放走出監獄回歸社會之際,更要傾心盡力地注意做好一對一或多對一的銜接幫教工作。其中,筆者認為,特別要重點做好將刑釋人員及時納入相關的城鎮居民或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障中,而這當中,首先特別要對無家可歸、無親可投且一時無業可就的刑釋人員,提供出監后不少于3個月并視情適當予以延長的過渡性安置和食宿救助安置,既使他們的基本生活依法依規得到應有的基本保障,并享有有病能夠及時得到就近醫治,又使他們能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基層組織對他們的關懷、幫教與救助,從而堅定他們重新做人、重新起步、重新立業、重新擔責、重新立足社會的人生信念;其次,是要全力做好對他們的接茬幫教和引導工作,促使他們在充分吸取以往違法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的深刻教訓的同時,切實明確自己今后的所有活動和所有言行都必須自覺地限定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再次,就是要注意嚴格依法依規落實好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切實落實好刑釋人員在自主擇業、靈活就業和創業興業時,應當依法依規享有的各項具體的政策性減免和優惠性措施,從而促使他們積極而又依法依規地投入到各自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
(三)切實做好刑釋人員跟蹤回訪調查工作,及時了解他們在遵規守法和生產生活上的實際情況
從大量實踐來看,由于相對特定原因的存在,刑釋人員既是社會生活中處于較為弱勢的群體,又是容易造成社會治安出現新的不穩定甚至是動蕩的特定對象。因此,為確保新時期強化社會管理和創新社會管理工程的有序推進,筆者認為,有必要將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刑釋人員開展跟蹤回訪調查工作,列為地方社會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舉措予以長期堅持。具體工作中可采取:一是由各級政法委綜治部門因時因地地制定出相關的計劃或規劃,并負責牽頭組織監獄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社區矯正部門以及公、檢、法等部門組成回訪考察組,采取普遍式和抽樣式相結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轄區內刑釋人員進行回訪和調查,以此全面掌握轄區內刑釋人員群體在社會上的綜合情況。二是對回訪或調查中發現的刑釋人員中出現或發生的共性問題和個別特殊情況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適時對他們分別開展有針對性的幫教、訓誡、引導或幫扶工作,以此在穩定和確保刑釋人員的正常生產生活狀況的同時,為社會治安持續穩定、各族人民群眾安全感提升提供特定的保障。三是努力營造民主、法治、和諧、文明的社會壞境,鼓勵和倡導刑釋人員積極參加所在社區或企業、公司等開展的各項政治、文化、體育和社會公益活動,以此方式加速他們融入社會、回歸社會、服務社會、報效社會和家人親友的正常的人生進程,并以此為社會穩定、治安平穩奠定堅實基礎。